「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是唐代白居易《長恨歌》中記述唐玄宗與楊玉環在“七夕”以牛郎織女為例,共誓白頭之約。

中國古代,“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該節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節屬於婦女的節日,是單身女子最快樂的一天,即使是春節,不少女子都未必可以穿著新衣服去串門,家中一般使喚男子走親訪友,只有在七夕節,古代的單身女子可以著盛裝,大大方方地走出去與姐妹們聚會、玩耍。

▌“七夕”題材也一向被歷代畫家所鍾愛,不同於詩人們的悲情,畫家多描繪熱鬧的乞巧場景。在一年一度的七夕來臨之際,小藝君選出關於“七夕”的中國畫,讓我們在畫中感受“七夕”,學學“投針乞巧”。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四川出土“龍虎戲璧,牛郎織女畫像”

▌七夕節,緣起於漢代宮廷,歷代文人筆記中多有記載,最早見於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當時的風俗是:“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載:“七夕,婦人結綵縷穿七孔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網於瓜上,則以為得。”可見當時的七夕並不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悲悽的愛情故事,而是為了紀念織女,女性通過“拜織女”來祈願擁有智慧和巧藝。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南宋·李嵩漢宮乞巧圖

▌七夕節流傳到民間以後,被加入了諸如愛情、家庭美滿等願望,甚至還加上了提倡讀書、寫文章的內涵,比如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就提到七月七日人人曬書的片段。儘管七夕節各地風俗不同,從古至今一直沒有變的就是以“乞求女子巧慧”為主。

▌到唐代,七夕節慶活動越來越熱鬧,雖然祭祀的是牛郎織女星,但仍是乞巧為主。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唐宮七夕乞巧圖》,現藏於美國納爾遜美術館

據謝稚柳、徐邦達等人鑑定其為北宋時期的摹本或改畫本。該圖取全景俯瞰,建築庭院重重盡現,仍有敦煌唐代壁畫的空間感。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唐宮七夕乞巧圖》局部

值得注意的是,黑漆案上陳碗甚多(非宴會,乃乞巧之水碗),外國人曾以為這是宴會用的餐具,於是稱其為“宮宴圖”,事實上這些碗是古代女人用來“乞巧”的水碗。

“乞巧水碗”就是用來“投針”的。“投針”就是一項重要的“乞巧”遊戲,這項遊戲看似無聊,實則是對女性有無耐心與靈巧與否的考驗。其過程是,在七夕節前一天用水碗盛滿清水置於陽光下曬,稱為“曬水”。經過一天一夜的暴曬,碗內水面上會形成一層由微塵、微生物組成的薄膜,叫做“水皮”。節日的午後,女伴們相約一起到院中,輪流手捏鋼針輕輕丟到碗內,要小心讓鋼針藉助水皮的託舉浮在水面之上,不能沉底。然後,大家一起觀察陽光下鋼針在碗底形成的投影,影子形狀不同,含義也不一樣。投影的樣子像一把梭是最好的結果,說明織女願意賜巧給這位丟針人;如果像個棒槌則會引來同伴們的嘲笑,因為這意味著丟針人沒有得到織女的垂青,接下來一年裡雙手會很笨。

▌到宋代,七夕被作為“女兒節”,婦女多在庭院中陳瓜果、剪刀、女紅、剪紙等物,除了乞巧外,還祈求美好姻緣。富貴人家多在庭院中結綵樓,被稱為“乞巧樓”。首都汴梁街市上還有賣巧果、磨喝樂(手捏的小泥人兒)、水上浮(用蠟塑各種形象,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等乞巧玩物與食品。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宋趙伯駒 《漢宮圖》 冊頁,絹本設色,直徑24.5公分,臺北故宮藏。

畫中描繪的是宮廷后妃在七夕時節登高樓向織女乞求得巧的活動,以界畫畫宮殿庭園,園內設步幛,幛外有牛羊車輅幃幔。幛內宮娥綵女,列隊兩行,手拿著各種樂器、法器,簇擁著一位貴婦,穿過假山,登上高臺向銀河乞巧。

▌元、明、清各代花樣更多,除了在庭中擺設香案,陳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穿七針孔外,還會捉蜘蛛放到盒子裡,第二天早上鬥蛛網,網絲圓正的叫“得巧”;還有一個比賽項目是“丟針”,把繡花針輕輕地丟在盛水的碗裡,能浮在水面的叫“大吉”。

橫持手機觀看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明仇英(傳)《乞巧圖》卷,紙本,水墨,27.9×388.3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圖描繪婦女乞巧的活動。星星高掛於天空,婦女群聚在庭院中,對著星空祭拜,在庭院中擺設香案,上有瓜果、鮮花、酒、針線等衷心祈望自已能像織女般工巧,其中還有婦女對著星空穿針。全幅以白描為主,人物清雅。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明 郭詡 (款)乞巧圖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明代七夕應節牛郎織女紋方補超大圖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清·陳枚《月曼清遊》七月“桐蔭乞巧”

《月曼清遊圖》冊描繪的是宮廷嬪妃們一年12個月的深宮生活,七月就是“桐蔭乞巧”。嬪妃們的活動內容,在民間生活中均習以為常,只不過由於宮廷的特殊地位,而令這些活動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更加富貴、繁瑣及典制化的特點。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此冊更是在乾隆皇帝親自督促下,製成牙雕作品,集能工巧匠於一堂,結合牙雕與鑲嵌技術,精雕細刻之大作,反映了我國18世紀牙雕工藝和鑲嵌技術的高超水平,歷來被譽為清代牙雕藝術中的代表之作。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清·任頤 《乞巧圖軸》

此幅描繪的則是民間女子簡樸的乞巧場景。畫中女子正在做丟巧針的遊戲。準確地表達出她們渴望成為能工巧婦的迫切心情。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清·丁觀鵬《乞巧圖》,紙本墨筆,縱27.8釐米橫384.5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全圖色彩豐富,人物頗具動感,是清代宮廷繪畫中合筆畫的代表作之一。此卷用白描寫出七夕夜間庭院中婦女們燃燭齋供的情景。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載:“七夕,婦人結綵縷穿七孔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網於瓜上,則以為得。”婦女髮絲,著墨細勻,衣褶線條流暢,飾紋刻畫細緻,佩環飄動,得“吳帶當風”之姿。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清乾隆,緙絲七夕乞巧圖軸,縱47cm,橫32cm

此圖軸在本色地上彩緙七夕佳節牛郎、織女在天上鵲橋相會、人間婦女或憑欄遠眺、或對空乞巧的場景。作品採用一至二色間暈的裝飾方法,施以平緙、構緙、緙金等技法緙織。紋樣大面積運用線條勾勒,然後填彩。圖中的亭臺樓閣、捲簾、臥榻和牆壁完全依照界畫的程式用界尺畫出。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清·袁耀《七夕圖》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清·郎世寧 雍正十二月令圓明園行樂圖-七月乞巧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程十發乞巧圖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傅抱石甲申(1944年)作七夕 立軸 設色紙本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何家英 2002年作七夕相邀圖 鏡心 設色紙本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黃山壽七夕乞巧 立軸 設色絹本

“七夕”要來了,看古畫學學“投針乞巧”

佚名乞巧圖 立軸 設色絹本

▌隨著時間演變,七夕現已成為中國情人節。在中國大陸,七夕節被商家作為商業促銷的一大良機,而傳統習俗則呈現失落,人們對七夕的熱情比不上西洋舶來品“情人節”,傳統七夕節情況堪憂。看過上面的作品,對“投針乞巧”有沒有學到手?

▌又到“七夕”,你會怎麼過?

讓|藝|術|贊|美|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