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的纵队司令是什么级别?后来都授予了什么军衔?

抗战胜利后,为了适应大兵团作战,解放军最开始组建了22个纵队,到1949年2月全军统一编制时共有55个野战纵队。那么纵队司令是什么级别,后来又被授予了什么军衔呢?纵队相当于后来的军,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基本战役单位。解放军在战争中不断扩编,因而不同时期解放军的纵队司令最后授衔也是不同的。

解放军的纵队司令是什么级别?后来都授予了什么军衔?

《亮剑》剧照

早期的纵队司令军衔以上将为主,中将、大将为辅,行政级别也多以正副兵团为主。57位开国上将中有近30位是最初的纵队司令或政委,如许世友、杨得志等到了解放战争后期都升到了指挥三四个纵队或军十几万人的兵团司令,在1952年部队干部评级时大多是正兵团级。当然也有比较特殊的,如陈赓战功高、资格老,行政级别定在了军委委员级,在1955年授衔时被授予大将。还有王树声和许光达两位大将虽然行政级别是正兵团级,但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需要出一个大将,他们就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解放军的纵队司令是什么级别?后来都授予了什么军衔?

华野九纵首任司令员许世友

到了后期的纵队司令,全军共有55个纵队,加上纵队政委得有100多人(某些纵队存在司令兼政委的情况),上将的评比标准和人数严格限制,显然57个上将不够分的,他们的军衔基本上以中将为主,极少数是少将和上将。纵队司令战功突出者,像“旋风司令”韩先楚因在东北战场的卓越战功,在1955年授衔时属于19个副兵团级上将之一。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将军、孟良崮战役击毙张灵甫建奇功的王必成将军(后来以此为原型创作了《红日》)在解放战争后期做到兵团副司令,在22个副兵团级中将之列。准兵团级的38军军长梁兴初和正军级的15军军长秦基伟也被授予中将军衔。准兵团级的段苏权和正军级的钟伟(《亮剑》中丁伟的原型)算是极少数被授予少将的纵队司令。

解放军的纵队司令是什么级别?后来都授予了什么军衔?

李云龙原型王近山将军

由此可见,解放军不同时期的纵队司令,到了1955年授衔时级别和军衔相差都是很大的。虽然军衔有高低,但用《亮剑》里常乃超说的话“他们都是在战场上确立自己地位的人”,都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自己不朽的贡献。

解放军的纵队司令是什么级别?后来都授予了什么军衔?

常乃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