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E一個人
這個問題需要給某廠洗個地,給大家摘摘有色眼鏡。
洗地分割線
Socket,就是通常說的插座,再具體來說,“針”腳四周對稱,插入插座後,用機械槓桿鎖定針腳,鎖定既是固定的過程,也是電氣接觸的過程,後者因素非常重要,無論是針腳的粗細,還是表面鍍金,都是降低接觸電阻的關鍵設計。
最常見的有:
Intel的Socket 478(面向桌面平臺)、Socket 479(也叫Socket P,面向移動平臺,多一個針腳主要功能是能源管理);此前還有Socket 370,就更久遠了;
AMD主要使用的是Socket FM1/2、AM3/3+和AM4,AM4是如今最熱門的Ryzen所使用的接口。
LGA,Land Grid Array,平面網格陣列。
LGA接口為人們所熟知是從LGA775開始的,如今英特爾主流的是LGA1150,AMD只有面向服務器和高性能桌面產品,才開始使用狹義LGA的TR4/SP3接口。
為什麼說是下一LGA接口,大家所熟悉的LGA,處理器端觸點是平的,與之對應的是Socket上密密麻麻突起的針腳。然而,所謂Socket插座,只不過是俗稱,其封裝方式仍然是LGA的!
這些是常見的芯片封裝,它們和LGA對應。
LSI(大規模集成電路)外連針腳越來越多,特別還有更換需求,LGA出現並衍生了PGA、BGA狹義LGA等多種封裝。以下LGA都指狹義LGA。
簡單點說,PGA就是焊盤上焊接了硬質的針腳(PIN),可以反覆插拔,相對常見的焊錫來說,其焊接溫度更高,通常比較難自行焊接;BGA是在焊盤上放了可加溫融化的錫球,焊接固定在PCB上,拆下來再安裝的話需要重新植球;LGA則更簡單,焊盤上啥都沒有,可以隨便造,對應Socket上突起的鍍金簧片與其接觸傳遞信號/電力,更換方便、電氣性能好。
另外,CHIP還要告訴大家的是,LGA名稱、工藝、封裝都不是Intel專利,只是對應的針腳數量(775、1150、1151、2011、3066等)的具體插座設計,是英特爾持有設計專利,相應器件的生產商Foxconn、Molex、AMP/TE、Lotes(臺灣嘉澤端子)等持有製造專利。同樣,AMD Socket AM4接口接插件的主要製造商是Foxconn,TR4/SP3與英特爾一樣,主要供應商是Molex。在接插件領域,Molex比Foxconn有著相對更高定位及定價。
成本因素,無疑是AMD沒有大規模採用LGA接口的最直接原因。
誰不願意便宜呢~~當年英特爾上LGA775,有個非常重要的背景就是功率坑爹的Prescott——首款LGA775的使用者。另一個重要的背景是雙通道內存的趨勢到來。
PGA針腳式結構面臨著機械結構、針腳密度、單針腳功率、接觸電阻等多重挑戰。
Socket整體針腳固定過程中有可移動的機械結構鎖定針腳,上千條針腳可能的機械失效、接觸電阻差異甚至是緊固力差異,都是非常大的風險。另外,CPU固定在Socket上的全部力量來自傳導自針腳的夾力,散熱器拔下時帶下CPU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CPU及主板不可恢復性損壞。
LGA結構的CPU下壓力和防拔力都來自插座外圍的固定框,不會傳導到針腳,損壞的風險也低多了。
LGA另一方面的好處是CPU針腳和底座簧片,實際接觸面積更大、接觸電阻更小,有利於增加電流、降低電壓。同時,LGA有利於提升針腳密度,隨著PCI-E控制器、內存控制器,甚至網絡控制器等設備移入CPU,針腳數量會越來越多,PGA很難繼續支撐下來,LGA是未來的大趨勢。
手機用戶61973074261:瞎說,因特爾之所以用lga是為了降低用戶使用不良習慣帶來的損壞,所以將針腳損壞風險轉嫁給了主板商,從這一點來說按摩店是很良心的
上面引用這位網友,同時也是DIYY圈非常流行的說法,再針對性洗一下地:
嚴格地說,降低故障率(無論是CPU還是主板),包括針腳損壞的機械故障和接觸電阻等的電氣故障,以及解決針腳密度問題,是切換向LGA的根本原因。到底是CPU損壞後更換成本高還是主板Socket損壞後更換(主板或Socket)成本高,用戶(整機廠商)自己清楚,CPU及主板等供應商也很清楚。DIY那點量,和OEM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OEM自然會推動供應商向降低成本的方向走~~AMD還沒換,就有OEM量不大的背景因素。
這裡吹個小牛,CHIP編輯當年混村裡的時候,是憑藉一把扁平鉗和烙鐵,修復過370針腳的——針腳斷了換上.3的漆包線,478時代就幹不了這個事情了——針腳細了、密了。LGA時代,啥都不要想了,中間的阻容沒啥手動修復的可能。
CHIP中文版
那是因為AMD厚道啊!CPU有針腳意味著什麼?沒錯,意味著CPU更容易因為針腳斷裂而損壞,但是這也意味著AMD要自己承擔CPU針腳的良品率和意外針腳損壞所產生的保修問題,而主板廠商所需的CPU插槽損壞率就低多了,付出的成本也更低。
而英特爾的LGA插槽看似沒有針腳,消費者不容易弄壞CPU,然而這個風險全都轉嫁到了主板廠商這邊,我們已經看到過很多英特爾主板插槽針腳損壞的例子,就在LGA775剛出現時,那時的很多主板廠商叫苦連天,維修售後問題不斷,從而導致現在的英特爾主板廠商總會在CPU安裝說明上寫的非常詳細,就怕消費者一不小心弄壞主板插槽上的針腳。
曾經的CPU故障率最高的是什麼?其實就是CPU上面的這些針腳,英特爾為了降低自己的風險,保障利益,從而把風險轉嫁給主板廠商,況且LGA插槽賣的還比AMD的插槽貴不少。
儘管說AMD處理器的針腳暴露在外面容易損壞,但是那些針腳如果出現彎曲自己完全可以掰回來,即使有斷掉的針腳,找電腦城的人焊上去也不是多大難事,俗話說就是很“皮實”;然而英特爾的LGA插槽底座觸點一旦損壞或者大片歪掉,幾乎是只能返廠維修了,非常不方便。
AMD曾經也有服務器皓龍CPU採用過LGA式插槽,但是至今的主流CPU仍然沿用針腳式,這樣最高興的其實還是主板廠商,AMD主板相對更便宜也與這一點有關。其實從這一方面也反映出了英特爾和AMD兩家的勢力和對主板廠商的掌控力度,因為你作為主板廠商再不想用LGA插槽也得用,因為對方是英特爾。
嘟嘟聊數碼
首先說明一下AMD的桌面cpu的確還是針腳式插座,但是服務器的平臺已經是LGA封裝了 。其次我們再來說他的桌面cpu為什麼還是針腳式插座呢?主要原因如下:
1、
我們知道Intel以前CPU故障率最高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針腳損壞,最開始Intel的cpu也是針腳式插座,但在後期安裝到主板時經常損壞cpu,這個問題引起了Intel的注意,為了減小這方面的損失(畢竟一顆cpu成本還是較高的,尤其是高端cpu),然後Intel把這樣問題的故障率轉移到了主板廠商去(主板相對cpu成本更低),即把針腳用在主板上來降低cpu損壞的風險。
2、intel作為x86版權老大,肯定要對封裝式針腳(LGA)註冊專利保護並且防止AMD的抄襲,這樣就使得AMD的桌面cpu一直使用的是針腳式插座,除非向Intel交專利授權費,但是我們知道AMD的桌面cpu相對Intel cpu價格一直不高,這是amd的優勢,如果採用了封裝式針腳(LGA)那麼AMD 的價格必然會升高 ,這樣與Intel競爭將會不利與自己。
3、intel的LGA接口底座很容易損壞 ,AMD統的針腳式插座要牢固得多,同時AMD也有自己的考慮,AMD針腳彎了因為有個底座的孔幫忙修正針腳稍微好修些,Intel的主板CPU座針歪了比較不好理正,而且怕通電了有針腳短路了。AMD的就不存在這個問題,針腳歪了就插不進去了。避免了二次傷害。
主要一些原因是這些,當然也還有其他的一些小原因,其實兩種方式都各有優點,在使用性能上並沒有太大差距。
趣味兒科技
早些年年x86系列都是針腳,不管是intel還是amd或Cyrix、威盛等,只不過一個針腳在cpu上,一個針腳封裝在主板插座裡而已
但intel作為x86版權老大,為控制主板生產廠商的話語權,註冊了封裝式針腳的專利並且不再對amd等x86cpu接口進行授權,導致amd的cpu仍然使用老式針腳式的技術,僅此而已,使用上並沒有太大差異
老J在此
AMD當時被坑,跟隨Intel用了slot1的接口,好像是這麼拼寫的錯了我表示抱歉,當時的AMD和Intel不相上下。後來Intel處理器因為得天獨到資源和處理器優勢I3 秒AMD基礎線的所有產品,以後AMD一蹶不振。所以就重新選擇自己的接口AM系列。這也是AMD的厚道之處。不像Intel幾乎年年變接口。所以AMD更親民一些。自從去年AMD最新的銳龍處理器面世後,打了一個漂亮得翻身仗,自然變為接口,估計未來2年也不會變動接口。所以我支持AMD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