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的生母是誰,有著怎樣的經歷?

勇敢堅強ygjq


《明宣宗實錄》記載,明英宗朱祁鎮生於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其母為貴妃孫氏。清朝所修《明史》認為孫氏是攘奪宮人之子作為自己的兒子,原文是“妃(孫氏)亦無子,陰取宮人之子為自己子,即英宗也……”
上圖明宣宗宣德皇帝

孫氏是山東鄒平人,“幼有美色”,父親孫愚任永平縣主簿。永樂年間,皇太子朱高熾妃張氏之母彭城夫人家居永平,與孫愚夫人往來密切。彭城夫人入宮探望皇太子妃張氏時,談起孫愚之女如何伶俐可愛。皇太子妃張氏讓彭城夫人將孫氏帶入宮中收養。在冊封胡氏為皇太孫妃的同時,冊封孫氏為皇太孫嬪。洪熙元年(1425)七月初四,宣宗登基後,冊封胡氏為皇后,孫氏為貴妃。

孫氏貌美伶俐,又善於迎合宣宗,因此日益得寵;而皇后胡氏多病又常勸誡宣宗,因此日益失寵。漸漸的,孫氏孃家人所受的封贈超過了胡氏的孃家人。宣德二年(1427)在孫氏的貴妃封號前加“皇”字。

上圖孫皇后

朱祁鎮是宣宗的長子,出生剛剛兩個多月就被冊立為太子。孫氏母以子貴,大臣中有人上疏請求立孫氏為皇后。宣德三年(1428)三月初一日,孫氏被冊封為皇后。原皇后胡氏“就閒別宮”,隨後正式遜位。這是明朝歷史上首次皇后異位。

上圖電視劇《女醫明妃傳》的孫太后

明英宗即位後,孫氏被尊為太后。正統十四年(1449),發生土木之變。消息傳到北京後的第二天,孫太后果斷命郕王朱祁鈺暫總百官,代為處理國家事務。又過兩日,即立朱見深為太子。在英宗被瓦剌挾持,不能回到北京的局面下,孫太后同意郕王即皇帝位,是為明代宗景泰皇帝。
上圖電視劇《女醫明妃傳》中的朱祁鎮、朱祁鈺

景泰三年(1452),代宗決意易儲。官僚集團屈服之後,孫太后只能同意。朱見濟立為太子的第二年,便夭折。官員們圍繞皇儲人選分裂為兩大派系,一派主張立舊太子朱見深,一派主張立襄王世子。部分文官出於建功奪權的考慮,趁代宗生病時,將英宗從南宮搶初,史稱“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沒有孫太后做內援和後盾也難以成功,當石亨借曹吉祥表達復辟之意的時候,孫太后便發下敕旨,賦予奪門集團進入宮廷的憑證。

上圖明景陵,宣宗與孫氏合葬於此

英宗復位後,有鑑於孫太后為自身權力的後盾,遂開先例,進孫太后徽號“聖烈慈壽皇太后”,孫氏外戚也進入了軍事系統的核心。

天順六年(1462)九月初四,孫太后崩,諡號“孝恭懿憲慈仁莊烈齊天配聖章皇后”,與宣宗合葬於景陵


鄧海春


明英宗母親是明宣宗的孫皇后,山東鄒平人,孫忠之女。

明宣宗朱瞻基

據《明史.后妃傳》記載:“妃亦無子,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即英宗。

《明史稿》也稱孫皇后“子宮人子”;

毛奇齡《勝朝彤史拾遺記》記載:“宮人有身者,貴妃隱之為己有……

眾多史料和書籍都說當時孫皇后假裝懷孕,是抱的其他宮女的兒子來當作自己兒子的,明英宗實際上並非孫皇后所生。


然而這些言語都經不過推敲,當時明宣宗年近三十無子,不光皇帝很急,整個皇宮上下都很急,都會關注到底誰會生第一個皇子,孫皇后在這種情況下想瞞住所有人是不可能的。

本身十月懷胎,肚子會越來越大,宣宗有很喜愛孫皇后,經常看望孫皇后,這肚子怎麼騙過皇上?

其次,孫皇后分娩的時候,張太后肯定會來看望,生小孩這事怎麼能瞞得過人?

所以,明英宗的生母就是孫太后,並非他人所生。


1435年,明宣宗去世,皇太子朱祁鎮登基為帝孫皇后被尊為皇太后。


史裡有料


明宣宗孝恭孫皇后。最重要的事蹟是以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在明英宗、代宗在位期間的三場重大動亂中穩定朝局。


山東鄒平人,永城縣主簿孫忠之子。當時,明成祖朱棣要為皇孫朱瞻基選妃。因為明仁宗朱高熾的皇后張皇后(當時明成祖朱棣在位,朱高熾為太子,張氏為太子妃)的母親彭城伯夫人是永城縣人,看中了孫氏貌美賢德,經常入宮向女兒張氏提起,於是張氏同意接其入宮候選,由張氏教導宮廷禮儀。由於孫氏與朱瞻基日夜相對,逐漸產生感情。

但是後來結果卻是錦衣衛百戶胡榮之女胡氏被冊立為正妃,孫氏居嬪位。隨著朱棣、朱高熾先後亡故,朱瞻基繼位為君,胡氏成為正宮皇后,孫氏被冊封為貴妃。但是胡皇后只為朱瞻基生下兩個女兒,而孫貴妃卻生下了長子朱祁鎮。朱瞻基本來就喜愛孫氏,就以皇后無子為由,命胡皇后辭去皇后之位,廢為道姑,冊立孫氏為皇后。朱瞻基去世後,朱祁鎮繼位,孫皇后成為太后。

(土木堡之變)

明英宗朱祁鎮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人俘虜,孫太后穩定朝局,沒有立年幼的皇孫朱見深為新帝,而是立庶子朱祁鈺為帝,起用於謙等人,成功打勝北京保衛戰。英宗回朝後被軟禁,孫太后經常前往探望。後來眾大臣擁護英宗復位,發動奪門之變,也是事先獲得了孫太后的許可。


(奪門之變)

因此,孫太后是明朝英宗、代宗期間重要的政治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