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死社稷”,為什麼明英宗被俘還不去死呢?

史韻書局


“君王死社稷”嘛,本身就是後人強加給明朝的,本身明朝皇帝們從來沒說過這句話,這是兩千多年前的《禮記》中的一句話。

雖然是後人強加給他們的,不過畢竟是皇帝被俘,為什麼不去死呢?

因為英宗的求生欲,確實很強啊。

土木堡被俘後,也先帶著英宗到處忽悠,想要靠這塊金字招牌騙開城門,好大肆擄掠。

他們來到重鎮大同城下時,大同守將郭登一邊與也先虛與委蛇,一邊暗中組織營救方案。

明著來不行,瓦剌兵力太多,而且明軍投鼠忌器,郭登的選擇是使用明軍的特種部隊——“夜不收”。

英宗來到城下當晚,“夜不收”就成功滲透進了瓦剌營地的核心,並聯絡上了代英宗傳達信息的袁彬,想要當夜立即行動,將英宗帶回城中,但是英宗怕死,認為這事風險太大,不敢跟著走,只能作罷。

夜不收楊總旗密告袁彬:今夜有五個夜不收來,密請爺爺石佛寺去,待他尋不見時,便乘間入城去。

可見夜不收的計劃是比較周密的,先把英宗帶到城外不遠的石佛寺,等到瓦剌尋英宗不見造成混亂時,趁亂帶英宗入城。英宗的回答是:

此危事,使不得。先在土木時不曾死,我命在天,若萬一不虞,如何好?(《北征事蹟》卷18)

隨後朱祁鎮在瓦剌那裡混吃混喝了一年多,瓦剌人好生伺候著,除了條件差點,跟宮裡沒法比,其他一點也沒為難他,他更沒必要去死了,最兇險的時間都熬過去了,這時候再死,更加犯不著了。

不過最兇險的時間段並不是與瓦剌打交道的時候,是他歸國成為太上皇之後。

朱祁鎮景泰元年被釋放回京,隨即就被軟禁在南宮,整整鎖了七年。

這期間,才是對他的生死考驗,他隨時可能會莫名其妙、不明不白的死去。

因為這太正常了啊,在帝位面前,沒有兄弟情面可講,不信,你問問李世民?在他被軟禁的這七年,他弟弟朱祁鈺想要他死的話,他能有一百種死法,而且死得悄無聲息。

不過英宗的命就是好,隨便換一個皇帝,他早死幾百回了。他弟弟還是個厚道人,雖然看管嚴密,但畢竟留了他的命。

雖然活著,但英宗這時候其實還是看不到希望的,最大的可能就是被軟禁至死。可能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把他弟弟熬死,繼任的侄兒可以對自己好一點,有一些自由,就相當不錯了。

這時候很多人想要他死,他就是倔強地堅持著沒死。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英宗的命實在好爆了,弟弟沒熬死,先把侄兒朱見濟給熬死了,隨後朱祁鈺又病重,他成功復位,一朝重登寶座,這個時候,他還會死嗎?

這樣看來,所有的堅持都是值得的!

事實上,歷朝歷代,被俘的皇帝實在太多了,自己去死的有幾個?

蜀後主劉禪、東吳末帝孫皓,主動投降,都得到了不錯的待遇。

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後受了那麼多屈辱,還是不肯去死,圖啥呢?

還不是生命寶貴,怕死是人之常情,好死不如賴活著嘛!

有這些例子在前,朱祁鎮幹嘛要急著去死呢,大明也沒亡國,他也沒受什麼虐待,大明律裡也沒規定皇帝被俘必須去死,他當然更加不會去死了。


小院之觀


君王(國君)死社稷,這句話據說是出自《禮記》,意思是一個國家的皇帝應該為保衛國家而死,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崇禎皇帝,李自成率領大軍攻破北京,他是在煤山上吊而亡的,那麼為什麼英宗朱祁鎮就不能為國家而死呢?

英宗的父親去世以後,9歲的他被扶上了皇帝的寶座,但是畢竟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個小孩子,所以他父親在臨終之前就決定,等到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所有一切大事都要請示太后,再加上當時朝中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敷),所以當時的朝政還是沒有出現什麼亂象,仍然按照以前的軌跡運行。

由於當時英宗年齡還小,善於溜鬚拍馬迎合聖意的宦官王振被朱祁鎮提拔到了重要的位置,擔任司禮監的負責人,這個部門可以管理和批改朝臣的奏章和公文。等到太后和三楊死去,王振大權獨攬,整天慫恿皇帝玩樂,而他自己在朝廷當中結黨營私,順從他的就得到提拔,反抗的就得到打壓。

而北方的瓦刺在也先上位後,他的野心也終於藏不住了,開始擴張勢力,在1449年,也先宣稱明朝答應將公主嫁給他的兒子但是沒守信用為由, 在這一年7月正式向大明發起戰爭,王振為了青史留名,為了貪功,然後就勸英宗親征,英宗不顧群臣的反對同意了。匆匆的徵招了50萬大軍,然後就出發了。

也先假裝失敗,引誘大軍進一步追擊,這時被僥倖撿了一條命的鎮守太監郭敬告密,英宗和王振知道了實情,他們決定撤退。王振最開始想撤往他的家鄉,出發不久,他又想起大隊人馬如果對家鄉造成一定的困繞, 家鄉的父老鄉親一定會罵他,然後又決定改變路線,重新往回走,由於這樣磨磨蹭蹭耽擱了時間,大軍很快就被瓦刺騎兵追上。

這一天大軍邊戰邊退,距離懷來只剩20裡,行經土木堡的時候,王振下令就在這裡駐紮,原因就是因為還有輜重車輛未到達,但是這個地方顯然不利於防守, 如果抓緊時間進入居庸關,歷史可能都會被改寫,可惜王振不同意,英宗也沒什麼表示,不久後,他們就被包圍了,後來也先使計擒下了英宗。

土木堡之變,葬送了大明很多忠臣良將,還有50萬精銳部隊,英宗被俘後,瓦刺本來想用他做籌碼,威脅大明朝廷,結果大明已經推舉了英宗的弟弟成王朱祈鈺繼位為帝。後來也先以送英宗回來為名,發兵北京城,不過被于謙打敗了。

也先決定講和,但是景帝不願意讓自己的哥哥回來,害怕皇位不保, 英宗表示回去之後願意做一名普通百姓,或者去看守皇陵,景帝就同意了,不過他回去之後被軟禁了7年,直到景帝生了大病,英宗在幾名臣子的幫助下,發動了“奪門之變”,重新奪取了皇位,將景帝貶為成王,景帝在不久後去世。

英宗一生有兩大汙點,一就是被瓦刺俘虜,第二就是寵信奸臣,害死了于謙王文等忠臣,說是有君王死社稷這一說法,但是也並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會有這種為國犧牲的精神,畢竟好死不如賴活,如果他真的想死的話,我想他在做瓦刺俘虜的那一年時間,完全可以找到機會自殺,當然,也不排除他忍辱負重,想回到自己的土地去,不過這樣的活著未免屈辱了一點。其實最不可原諒的還是把于謙處死,不過好在他也並非一無是處,臨終之前下令廢除了嬪妃殉葬的習俗。



暖男唐僧


明英宗是一個紈絝子弟,寵信宦官,大明王朝就是在他的手上開始衰落的,他是不可能會自尋短見的。不過他真的很幸運,命運大起大落,經歷了死而復生,皇位失而復得,這讓他的政治態度改變很多!


當年明月974


因為他不想死,所以沒有死


南山樵夫


引戰嗎?對於劫掠成性的遊牧民族來說,英宗在當時確實是個奇貨可居的肉票,會捨得讓他死?只是後來事情的發展出乎他們的意料而已,問這個問題的你在大家的眼中就是個傻逼


性感半藏在線隨緣


據說好吃好喝的供著,放回來也沒索要財物。而且他弟弟是皇帝了。


用戶174629721


因為有新君已立,被俘的是太上皇


yang91979


因為社稷未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