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還田,農民喜笑顏開,才過不久,卻爲何改口:「害苦」了我們

每當秋天來臨,農民都會很開心,因為這代表著收穫。農民收割下小麥後,看著滿滿一車的小麥心裡很是開心,滿滿的成就感。但轉眼看看田地,又會很發愁,這剩下來的秸稈該怎麼辦呢?以前,農民都是直接把秸稈保留下來,等到冬天。如果冬天天氣很是寒冷,農民會把秸稈在田地的周圍焚燒了,這樣能給田地裡的農作物增加溫度,讓他們能給過冬。但是這樣會給壞境造成很大的汙染,專家便提出來讓農民秸稈還田。

秸稈還田,農民喜笑顏開,才過不久,卻為何改口:“害苦”了我們

剛知道專家提出的秸稈還田的方法時,農民很是開心。不汙染壞境也能處理掉這些沒用的秸稈了。什麼是秸稈還田呢?根據百度百科,我們知道:秸稈還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飼料的秸稈(麥秸、玉米秸和水稻秸稈等)直接或堆積腐熟後埋入土壤中的一種方法。

秸稈還田,農民喜笑顏開,才過不久,卻為何改口:“害苦”了我們

因為秸稈中含有大量的新鮮有機物料,秸稈在歸還於農田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腐解作用,它們就可以轉化成有機質和速效養分。這樣做既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也可供應一定的鉀等養分。秸稈還田可促進農業節水、節成本、增產、增效。這樣一看,秸稈還田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這個方法才提出了不久,農民又開始愁眉苦臉了:秸稈還田害了我們。

秸稈還田,農民喜笑顏開,才過不久,卻為何改口:“害苦”了我們

農民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許多農民這樣做以後,卻發現了很多危害。農民在使用秸稈還田之後,原本的植物卻發生了病蟲害。如果植物本身就有病菌、蟲害等問題,那麼秸稈還田就會將病菌掩埋在地下,這樣就很容易再誘發下茬莊稼再生病害。還有一些農民,在把秸稈埋入地下時,自己卻受了傷。秸稈上面並不光滑,很有可能會對下田勞作的農民的安全造成威脅,刺傷手、刺破腳等的機率很大,農民受傷的風險也會很大。

秸稈還田,農民喜笑顏開,才過不久,卻為何改口:“害苦”了我們

對付秸稈,確實是一件很大的問題。農民焚燒也不是,秸稈還田的危害又大,工作量也大,農民拿秸稈也很沒有辦法。希望專家能夠提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來解決秸稈問題,農民也不用受這麼大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