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讓新興產業「挑大樑」

《甘肅省推進綠色生態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著力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培育發展清潔生產、節能環保、清潔能源、先進製造、文化旅遊等十大產業,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將十大生態產業作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轉方式調結構、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多篇文章一起做的最大結合點和主抓手。”甘肅省委書記林鐸說,甘肅已制定形成綠色生態產業的發展規劃、行動計劃、產業基金、扶持措施等一攬子政策框架體系,謀劃總投資8200多億元265個重大標誌性工程項目,實現了十大生態產業發展的順利起步和良好開局。

今年2月份,甘肅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推動綠色發展崛起的決定》,並印發《甘肅省推進綠色生態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將著力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培育發展清潔生產、節能環保、清潔能源、先進製造、文化旅遊、通道物流、循環農業、中醫中藥、數據信息、軍民融合等十大產業,促進傳統產業“脫胎換骨”,讓新興產業“挑大樑”。

“一區兩帶”佈局特色鮮明

圍繞構建生態產業體系,甘肅將建設中部綠色生態產業示範區、河西走廊和隴東南綠色生態產業經濟帶,走出一條各具特色的綠色發展新路子。

根據規劃,在中部地區,甘肅將圍繞蘭州新區、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培育壯大節能環保、先進製造、中醫中藥、數據信息、通道物流等重點產業,加快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傳統產業清潔化改造,打造以蘭白城市群為重點,城鄉一體化的中部綠色生態產業示範區,引領全省綠色發展。

通道物流,是甘肅省重點發展的綠色生態產業之一。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黃金通道,甘肅發展通道物流業具有先天優勢。記者從甘肅省商務廳瞭解到,蘭州國際港務區、蘭州新區試點建設的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正在加快實施。蘭州始發的南向通道鐵海聯運國際班列已穩定開行,目前每月開行2列,年底將實現每月4列。中歐國際貨運班列、南亞公鐵聯運國際貨運班列密度不斷加大,去年全年開行305列,實現了常態化運營。

甘肅省商務廳副廳長馬琨介紹說,甘肅正在以蘭州國際港務區多式聯運綜合體項目、蘭州高原夏菜副食品採購中心項目、甘肅(天水)國際陸港項目等標誌性工程為引領,推進建設82個重點項目,涉及投資590億元,籌備設立甘肅省通道物流產業投資基金。

在河西地區,甘肅將以構建河西內陸河流域生態屏障為重點,加快祁連山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大力發展節水型綠色產業以及清潔能源、文化旅遊、戈壁農業等特色優勢產業,建設河西走廊乾旱區綠色生態產業經濟帶,促進綠色轉型升級。

在隴東南地區,甘肅將以加強黃土高原綜合治理、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為重點,發展壯大先進製造、文化旅遊及保健養生等特色優勢產業,提升農產品生產、加工、儲運綠色化水平,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建設隴東南開放型綠色生態產業區域合作經濟帶,推動綠色富民強縣。

隨著“一區兩帶”發展佈局的深入推進,甘肅將形成綠色生態產業發達、生態環境質量優良、社會經濟和資源環境統籌協調的發展格局。

十大產業支撐突出優勢

日前,蘭州新區佛慈制藥科技工業園一期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建設用地574畝,主要建設內容為製藥板塊和甘肅省現代中藥製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項目正式投產後將形成中藥材前處理提取量10000噸、丸劑4630噸、固體制劑1800噸的生產能力。”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裕介紹說,項目3年至4年完全達產後,預計年產銷規模達到14億元、年繳納稅收1.6億元。

記者瞭解到,甘肅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405萬畝,產量110萬噸,連續多年保持全國首位,但規模以上藥品生產企業只有97家,年產值僅200億元左右,形成了“資源大省、產業小省”的困局。

作為甘肅省重點發展的十大綠色生態產業之一,日前出臺了《甘肅省中醫中藥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將中醫藥產業打造成全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精準脫貧的主導產業和促進綠色發展的重要動力。

今年2月份以來,甘肅省政府先後公佈了十大綠色生態產業的專項行動計劃,每個產業發展側重點各異,但幾乎都是立足甘肅的資源稟賦和先天優勢,十大產業也成為甘肅招商引資的重點領域。

在7月上旬舉辦的第24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甘肅共有471個項目在會期成功簽約,從項目類別看,通信工程、循環產業、現代農業、裝備製造、通道物流、生態旅遊等甘肅重點發展的綠色生態產業成為投資熱點。

根據發展規劃,未來幾年,甘肅綠色生態產業發展規模將進一步壯大。其中,節能環保產業產值2020年將達到1000億元,2025年將達到2000億元,基本建成協調發展的生態產業體系,綠色生態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明顯提高,建成一批生態產業示範工程和示範園區,生態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顯著提高。

“一攬子”政策供給立足綠色

今年4月份,甘肅省政府與興業銀行簽署了《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政銀戰略合作協議》,圍繞甘肅省綠色生態產業發展規劃,興業銀行未來5年將向甘肅省提供500億元綠色融資,重點支持甘肅省海綿城市、水利水務、生態旅遊等綠色產業發展建設項目的融資需求。

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表示,為加快推動生態產業建設開好局起好步,甘肅全省上下將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突出“新”,加強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運用;落到“實”,推動一批標誌性工程項目落地建設;借好“力”,用足用好綠色金融工具。

為此,甘肅將創新政策供給,從財政金融、投資政策、價格政策、土地政策、環境政策、運營監管等方面實施政策創新,積極營造有利於綠色生態產業發展的制度環境,促進各類要素聚集綠色發展。

在綠色金融方面,甘肅將統籌設立各類綠色發展基金,引導和鼓勵發行綠色債券,擴大綠色保險覆蓋面,支持綠色企業上市掛牌,鼓勵引導金融資金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綠色產業和生態環境治理。建立全省大生態項目名錄和項目庫,支持環境效益顯著的項目納入大生態項目庫。

在考核導向方面,甘肅將堅持差異化主體功能定位和全省生態產業統一佈局相結合,生態經濟考核與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有機結合,生態環境治理和綠色產業發展相結合,完善生態環保基礎數據採集體系,將其作為市州政府和部門領導班子工作實績及幹部任用的重要依據,並納入各級各部門年度績效考評範圍,增強幹部的生態擔當和綠色發展意識。

前不久,甘肅省提出將採取更大力度、更加靈活、更加柔性的政策措施,引進培養推動綠色生態產業發展的經濟技術類人才,為生態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