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候,女性來了月經是怎麼處理的?

高爽45


真是羞恥啊,我一個大男人竟然知道怎麼回答這個問題。汗顏!

首先,我來帶大家學習一個漢字“姅”,讀作“ban”四聲,音同“半”。《說文解字》中解釋為:“姅,媍人汙也。從女,半聲。”所以這個字在古代就是月經的意思。

如解釋,月經是婦女的汙物,在古代,不管中外對此都是比較忌諱的。《漢律》記載:“見姅變不得侍祠。”意思就是月經期的女性不能參加祭祀活動,而國外有些國家更加嚴重,女性這段期間不能接觸男人甚至男性物品,不能走在大路上,要單獨躲在家中,結束後才能出來。

不過這其實也算對經期女性起到了一定保護作用。據《史記·五宗世家》記載:“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闢,不願進。”意思就是漢景帝召程姬,但當時她恰好在經期,便不願意受召。

而《索隱》中對此解釋道:“天子諸侯髃妾以次進御,有月事者止不御,更不口說,故以丹注面目旳旳為識,令女史見之。”古代天子諸侯有很多嬪妃,經常會碰到有嬪妃在經期不能“御事”,但是又不好說出口,於是在臉上點上硃紅色,女官看到後就知道,不會召其進御。

所以在古代,經期的女性都會停止方式進行保護。

但光這樣是不夠的,尤其沒有衛生巾的古代,女性又用什麼來代替呢?

在原始時代,就比較簡單,女性一般用乾草樹葉擦拭後便了事。隨著進步,開始會用柔軟的獸皮或樹皮縫製內衣褲,當月事來臨後,墊入乾燥物。

之後織布,絲綢出現,女性會在長布條中放入草木灰,然後兩頭用細繩系在腰間,使用後倒掉草木灰,洗淨曬乾後,再塞入草木灰後重新使用。這在之前被稱為月經帶、月事帶、或者騎馬布。一直到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我國部分地區還在使用。

三國時期雖然已經改進造紙術,但是直到唐朝前期,紙還是高檔的奢侈品。只有極少數富貴人家才會用白紙代替草木灰,但是大多數普通人家還是填充草木灰。當然在三國,就算再豪的家庭也不會填充白紙。

到了二十世紀,衛生棉才出現;二十年代,第一塊拋棄式衛生棉靠“靠得住”美國被生產出來,所以香港的影視中常用“靠得住”做梗。70年代,我們現在的背膠式衛生巾才正式出現。

除了以上辦法之外,古人還有一個辦法,一次基本可以維持十個月。就是“塞子”法,一次努力,十月安心,等過了保質期,再塞個進去就可以了。


Rick潘維鏞


這麼羞羞的問題提出來真的好嗎?現代人普遍用的是改良後的類似於“紙”又類似於“棉”吸水性很好的棉條,這裡所說的是三國時期,其實不難想象,這時候有人會別出心裁的使用紙!(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為什麼說是別出心裁呢?因為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其中又有四大發明,而造紙術居其一,造紙術什麼時候發明的呢?東漢時期蔡倫發明造紙術,為中華文明在世界歷史的發展中留下了濃重淡抹的一筆。

既然是東漢就有紙,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繼立東漢而來,顯然會有人拿紙張這種輕薄物品做文章,當姨媽紙使用,不過紙在當時是新興事物,吸水性、透氣性都很一般,不見得會大規模使用,而且這種新發明,成本可能也不太合適。


那麼,有沒有什麼替代物品呢?當然有,一般的家庭會在布條裡裝上草木灰或者香灰,每次把香灰倒掉清洗布條即可。

當然,窮苦人家不捨得用布,為了勤儉持家,往往是一條布袋輪換著用,富貴人家可能多準備幾條,輪換著用。

當然還有人使用填充棉花的布條,但是新棉花的吸水性一般,而且棉花本身的成本較高,每次都換掉也不合適,這對於普遍生活在溫飽線上的古代老百姓來說,又是一項不小的開銷,不大不小的負擔,因此用的並不多。

當然,這都是說的比較講文明愛衛生的了,其實大多數家庭來說,女性來了月經其實是個很尷尬的事情,往往是在家憋著,等姨媽走了再出門!


歷史三日談


今天無論男女對月經都會有一定的瞭解,但是我們把事件回溯,特別是在人類歷史的早期,情況則大有不同。

由於沒有足夠生理與生物學的知識,古代人們把這種出血卻沒有受傷的行為與月亮的變化對應。甚至在宗教信仰的體系內,月經是神聖而神秘的抑或是為詛咒和不可觸及的。

這個回答不會只侷限在特定時期,而是回顧一下人類認識自己身體的一個小過程。

古代

儘管在人類甚至完全演化為物種之前,女性就已經經歷了月經,但是你幾乎找不到任何古代關於月經的文獻記載。

這也可能是由於當時記載歷史的都是男性,我們不知道女性對月經的態度是否與男性一樣。

正如亞里士多德指出:由於先民普遍營養不良,所以初潮會比現在晚,而絕經則會提前在40歲左右出現。但還是缺乏關於古代婦女如何處理月經的資料。

零星的記載比如:

  • 古希伯來人堅持尼達的律法規定經期婦女進入隱居狀態,必須與社會其他人分離七個“清潔”日。

  • 在古埃及,一部公元前1550年的文獻中暗示出血可能是某些藥物引起的。

儘管如此,古代人的衛生棉條或襯墊使用情況任然是一個謎。

中世紀

數百年過去了,時間來到了中世紀。許多歷史學家相信此時婦女開始使用破布或其他吸收性的材料。

伴隨著一定程度的羞恥感,女性開始煞費苦心地處理,在中世紀的歐洲,他們的鼻子和腰部周圍掛著甜香草藥,希望它能夠中和血液的氣味,並且可能會嘗試用粉狀蟾蜍等藥物阻止大流量學。

現代

1879年開始,人們對於用衣服布料止血是否健康衛生感到擔憂。一個英國醫學雜誌報告描述一種可以插入陰道內的新型衛生棉條樣。

1888年出現了第一個市售的一次性月經墊,稱為Lister's毛巾。大約在同一時間,護士開始使用他們在醫院發現的木漿繃帶作為一次性墊。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已經有市售的可以腰部腰帶上的換洗襯墊。

第一個衛生棉條直到1929年才被髮明。有趣的是:在那個時,為了這個“女性”產品,女性不得不在商店的一個盒子裡秘密地放錢,而不是在售貨員面前買東西!

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可以粘貼到內衣上的衛生巾,並且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人體工程學被調整了,出現了更具吸水性並避免洩漏的新款式。



兔肉菌


歡迎點評。


WM曉奇


現代女性真幸福,如同那句衛生巾的廣告語:“我,想動就動;我,坐沒坐相;我說,只有身體喜歡才是最好的!”但古人認為月經是汙穢的,沒人關心女性健康,來了月經只能草草處理。

原始社會里,女性的月經是沒有任何處理措施的,她們還會很恐懼,只用乾草或樹葉擦拭了事。奴隸社會時期,女性有了內衣遮羞,月經來潮時,就可以墊上一些乾燥物。

封建社會時,人類發明了絲綢、麻布等紡織品,這時候就有了專門的“月經神器”——衛生帶,具體做法是把乾燥的草木灰裝進一條縫製好的布條裡,兩頭連上布繩,系在腰間,可以吸收汙血。

這種衛生帶可以反覆使用,用髒了倒掉裡面的草木灰,清洗風乾後,再裝入新的草木灰,簡單方便,經濟實惠,因此很受女性歡迎,直到近現代,一些沒有普及衛生巾的落後農村,仍有大量婦女使用這種原始的衛生帶。

三國時期,雖說已經改進了造紙術,但紙張仍沒有普及,更不可能用於女性製作月經用品,因此女性使用的仍然是這種體現女性智慧的自制衛生巾。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三國時期如果來月事,女性會選擇墊上天然海綿或者幹葉。

在古代,女性來月事可以說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動不動就流血,還會弄髒衣物。原始社會時期人們還沒有“遮羞”的概念,女人們從來都是用樹葉把血跡擦一擦就繼續做事了。

到了奴隸社會時期,人們漸漸地發展了文明,這個時候女性們會用獸皮或者樹皮縫製衣物來遮蓋重點部位。也是在這個時候,人們發現天然海綿和乾草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於是女性們會在月事的時候在下面墊上海綿或者乾草來吸附汙血。

到了唐朝,女人們發明了月事帶。所謂的“月事帶”就是在布條中裹上草木灰後用兩根細細的帶子系在腰間,更換的時候更換其中的草木灰並且洗乾淨布條就可以。後來造紙術出現,人們發現草紙的吸溼能力更強,於是人們便用紙來代替布條,製成了一次性的月事帶。

街頭賣胭脂的小販都會賣這個。條件好的家庭會用祭祀用的白紙來做月事帶,並且會用質地柔軟的棉花來代替草木灰。然而當時的棉花還不如草木灰吸附能力強,所以更多的人還是選擇使用草木灰。

然而這些都是家庭條件好的女孩子才能用上的,家境貧窮的女孩子一般都用不起月事帶。她們往往會將棉花塞進下體來防止髒血的流出,也就類似於現在的衛生棉條。

但是有些女孩子發現,懷孕期間不會來月事!多開心。於是她們就積極地懷孕,生了一個一個一個個,來逃避月事的麻煩。Emmmmm,那個,生孩子難道不比來月事更麻煩嗎?


史之策


第一種說法:

據《三餘贅筆》記載,漢代的后妃宮女們在月經來潮或者懷有身孕的時候,往往會在手上戴一枚金戒指,以此提醒帝王在此期間不可同房。所以,金戒指也被稱為“經戒指”,表明月經期間戒除性行為,是一種警示標誌。

第二種說法:

漢代的後宮女性每當來月經或者妊娠時就在左手戴一枚銀戒指,如果被皇帝臨幸了,則會賜給金指環,戴在右手,並由女史記下與皇帝同房的時日,以備日後確定懷孕時進行核對。

第三種說法:

後宮佳麗在“進御君王”之前要結過女史的登記和安排,女史向每位宮女發放兩種小環,一種是金的,一種是銀的。

如果哪位宮女有了身孕或者正處於月經期間,不能行房,不必明說,只要把金指環套在左手上就可以了,作為“禁戒”的信號,女史見到就不安排她侍寢了。平常,宮女們則把銀環戴在右手。


不管金的、銀的,戴哪個手上,橫豎來月經戴戒指“戒”性生活。

因此,古代的女性來月經時是很麻煩的。


斌格謙


古代女子來了月經之後,處理方式都是根據不同時代而有所變化,從原始社會的放任不管,拿水沖洗再到用乾草或者樹葉擦拭,接著再是用月經帶,到了現如今的衛生巾,這一切代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也代表了女性的地位逐漸提升,因為人們越來越重視女性。

(小喬劇照)

那麼三國時期的女性是如何處理月經的?

我們根據當時的社會情況來分析,三國時期普遍用的都是月經帶,雖說在東漢時期造紙術已經發明,但是因為紙質昂貴很多人用不起,其次就是當時的紙質並不好,即使有的富家女子用得起,也未必會用。

而這個時候,他們早已經有了“月經帶”,月經帶從開始發明一直到近現代都還有女子在使用,唯一會變得是月經帶裡面裝的吸附物。

月經帶:從絲綢、麻布等紡織品發明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月經帶”,它是以細布縫製而成,長條狀,寬約6釐米,長短不一,根據女性體型製作,兩頭留有穿繩孔,用來綁在自己腰間。

但是這種月經帶裡面裝的吸附物也是根據時代不同而有所變化,就三國時期來說,裡面裝的肯定是乾燥的草木灰,草木灰吸附性強,用完之後清洗乾淨即可,據說當時的女子出嫁,孃家的嫁妝裡就有月經帶,有的女子月經帶一輩子只有一條,而有的富貴人家的千金則有好幾條換著用。

(富貴千金)

棉花的出現,也有人使用棉花作為吸附物,但是棉花還不如草木灰,所以被很多人棄用。

(草木灰)

再到後來人們用衛生紙取代了草木灰,而且對月經帶有有所改造,就是將月經帶細布內側鑲有薄薄的一層橡膠,以防滲漏。直到有了衛生巾,女人們才沒有之前那麼麻煩,不用時刻注意。


羽評歷史


作為一個資深網文閱讀者,花花很負責的告訴你,在木有姨媽斤和衛生棉條的日子裡,來了大姨媽也有一個神器啊,那就是月經帶。

據說這個裝男士的“寶貝”特舒服,有木有男同志響應試試?😜😜

雖然現在基本上也查不到三國時候的月經帶長什麼樣了,畢竟以前的包括現在的人,都認為月經是汙穢之物,月經帶更是集汙穢之大成,而且是用在女性的隱私部位的特別私人的東西,這個東西肯定不會拿出來給人看,更不會有文人墨客為這個東西寫詩做詞譜曲,也不會有大能專門記錄這個東西。這些東西都是家裡的母親教給女兒。

那所謂月經帶,就是類似上圖這種,一個可以當褲子一樣穿著的東西。那裡面填的東西,就要看你家的經濟水平了。在紙還沒有被髮明的時候,一般是在裡面填棉花、布頭或者草木灰。

還記得之前看穿越小說的時候,看到女主從現代穿回古代,結果就迎頭碰上大姨媽這個最大的障礙,然後看到月經帶塞草木灰的做法,簡直分分鐘爆炸。就是為了解決姨媽巾問題,女主分分鐘奮起,研製透氣吸水的紙張,尋找吸水的物質,在古代各種材料匱乏的情況下,自己創造條件製造古代版姨媽巾,畢竟這個東西家家戶戶都需要,屬於剛需。結果還憑著這個闖下偌大市場,成為古代大商人,是不是很帶感?

其實月經帶到如今也沒有完全絕跡。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也就是現在當奶奶的那一帶,其實小時候用的也都是月經帶。小時候經常看媽媽偷偷洗,偷偷晾,估計這也是很多小朋友小時候很疑惑的問題:那長長的飄帶到底是嘛玩意!

據說月經帶還有個特殊用途:男人穿 給自己的“寶貝”一層呵護!據說穿了以後特舒服!

有沒有想試試的男同學?或者試過的來講講體驗!哈哈哈


花言亂語


三國時候,那已經很久了,應該草木灰,這個在古代很實用,殺菌、柔軟,再用粗布條、棉麻條將草木灰裝進這些布條裡裝進去,手工縫製好後兩頭同細線系在腰間,這就是古代的衛生巾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