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盈利模式 造就直播領先的平台商業價值

剛剛過去的618,是每年都會上演的“貓狗大戰”大戲的一場,只是這一次一頭“鯊魚”也參與了其中。

  在今年的618購物狂歡上,鬥魚直播以“鯊魚”的形象攜手618位網紅主播,以24小時不間斷直播的形式,為電商平臺618助威。這場跨界營銷活動不僅內容豐富精彩,數據表現亮眼,更是攢足了人氣。最高熱度969萬,位居鬥魚全平臺第一,總曝光1.83億,累計節目觀看人次4327萬,禮物貢獻值超過85萬,彈幕量超過23萬,最高峰3125位鬥魚貴族在線。

  這份漂亮的成績單背後,是鬥魚利用直播平臺的獨有屬性展開的品牌營銷合作,通過和京東電器的深入合作,體現出品牌對直播玩法的嶄新探索。而作為頭部直播平臺,鬥魚主播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在年輕粉絲中提升品牌好感度,吸引更多的粉絲,從線上進行轉化,達到品牌和營銷共贏是此次合作的關鍵。

  這也是電商平臺選擇與鬥魚合作的重要原因,此外鬥魚的平臺的商業價值早已得到公認。5月23日,鬥魚在2018艾瑞年度高峰會上獲得了“最具投資價值產品獎”,是所有獲獎企業中唯一一家遊戲直播平臺。

  如果說電商平臺看中的是鬥魚強大的泛流量價值,那麼眾多遊戲垂直品牌看中的就是鬥魚在遊戲直播領域的領先優勢帶來的精準轉化。例如鬥魚第四季黃金大獎賽,分期樂成為冠名商,電競椅品牌DXRACER是合作伙伴,虎族、小黑盒、虎撲社區、優酷遊戲、搜狐視頻等多個知名遊戲垂直媒體同樣在列。據瞭解,本次賽事為鬥魚創造的營收高達數百萬。

  而在稍早之前的鬥魚直播節上,一組數據也能夠直觀感受鬥魚帶來的商業價值:首日現場體驗觀眾約15.68萬人次,三天期間現場體驗觀眾累計為52.18萬人次、全網線上直播觀看2.3億人次。期間舉行的2018國際武漢鬥魚直播節文化產業招商洽談會上,涉及網絡直播、遊戲、版權保護、商業綜合體、文化旅遊、影視投資等領域,共計19個文化產業項目簽約落地,簽約金額80.9億元。

  此外,長安福特翼搏、天使紀元、英特爾、索尼,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以及可口可樂、騰訊、滴滴、美團、國美電器、美圖手機等來自通訊、視頻、互聯網、數碼、手機、快消、房產領域的眾品牌企業入駐借勢鬥魚直播節實現了品牌的跨界融合。

  出於在商業價值層面的明顯優勢,鬥魚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格外關注。今年3月鬥魚獲得了騰訊獨家的6.8億美元融資,從鬥魚融資歷程來看,其中不乏像招銀國際這樣的國家隊以及紅杉資本、鳳凰資本等專業資本機構的看好和認可。

  鬥魚商業價值的領先得益於商業模式的拓展,2017年開始鬥魚的營收來源就已經擺脫了傳統的單純依靠用戶打賞,而是在用戶打賞的基礎上結合了廣告,遊戲和項目聯運,商業節目植入和電商等。

  進入2018年,我們看到鬥魚正在開拓、進化、深耕、外延變現步驟,嘗試線下直播場景、數字產品銷售、版權售賣等新的模式去完善盈利機制。正是鬥魚多元化、可持續性的盈利模式,才造就了鬥魚領先的商業化變現價值。

多元化盈利模式 造就直播領先的平臺商業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