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千萬不要走進這4個治療誤區!

類風溼關節炎為什麼比一般的風溼性關節炎要嚴重?因為它是一種全身性結締組織疾病,是一種進行性多發性關節炎,不但累及關節,也累及關節外組織,而且它無法被徹底治癒,需終生防治。

類風溼關節炎病因複雜,表現多樣,曾經最好的醫生都對它束手無策,患者痛苦一生。好在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進步,已經能在臨床上緩解症狀,控制病情發展,有效預防殘疾的發生,實現“與狼共舞”。

特別是早期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後,可使病變症狀消失,實現臨床緩解,能正常學習、工作、生活、婚戀。因此,科學治療類風溼關節炎至關重要,千萬不要關心則亂,走進以下幾個治療誤區:

1、類風溼關節炎治不好,不如不治

這種想法尤為危險。類風溼性疾病需要一個長期的治療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部分患者感覺服藥多、效果慢、易反覆,甚至發生了某些併發症,都會打擊他們的治療信心,萌生“反正也治不好,不治也不要命”的錯誤想法。事實上,得了類風溼關節炎必須要及早治療、積極治療(最好是在發病後的兩年內),才能降低發生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的機率。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千萬不要走進這4個治療誤區!

2、症狀一緩解,就自行停藥

這部分患者往往對疾病的瞭解不足,一感覺到症狀減輕了,腰腿不痛了,就自作主張,不吃藥了。殊不知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必須要堅持規範、系統的治療,堅持用藥,才可以防止病情反覆。畢竟關節症狀只是一種表象,若是忽略了內在的療愈,後續再治療起來,難度會大大增加。

3、認為西藥副作用大,迷信民間偏方

類風溼關節炎很難治,這更使得一些江湖遊醫的民間偏方得以“趁虛而入”。再加上人們常認為西藥的毒副作用比較大,特別是一些中老年患者,一味地迷信祖傳秘方、偏方,不遵醫囑,胡亂用藥,不僅花了冤枉錢,還耽誤了疾病的治療;而且偏方成分不明,更有可能引發一些嚴重的後果。

其實,無論西藥還是中藥,都需要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才可使用,後續還需要嚴密監測,方可保證效果及患者安全。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千萬不要走進這4個治療誤區!

4、痛就硬扛著,堅決不吃止痛藥

止痛藥常被人們“吊打”,覺得吃它無異於抱薪救火,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有害人體。這使得許多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再痛也選擇硬扛著,就是不吃止痛藥,其實大可不必如此。

事實上,治療類風溼關節炎時常採用的非甾體類抗炎藥不僅可以緩解關節疼痛,還有抗炎、降低血沉和C反應蛋白等作用,只要控制用量,對患者是利大於弊的。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字內容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