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一盤開盤引來近百家企業搖號 企業禁炒令何時出台?

新房和二手房價差最明顯的南京河西,正成為企業購房大軍扎堆的炒房“熱土”。今年以來河西幾波開盤潮,現代快報記者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出現在各樓盤的搖號清冊中。

剛剛開盤的宏圖上水雲錦的搖號名單中,企業數量更是前所未有地達到近百家,這讓剩餘的5000多名購房人怨聲載道。目前國內多個城市已經出臺企業禁炒令,南京是否會跟進出臺?

看點

01

現象:216套房源,6065個報名者,出現99家企業!

8月7日,河西宏圖上水雲錦收官開盤,216套房源共計6065組購房者報名參與搖號,當天賣光。就在南京公證處公示的這份搖號清冊中,現代快報記者發現,參與搖號的企業多達99家,這已經是河西開盤以來參與搖號企業最多的一次!其中不乏一些房地產中介公司和物業公司。

現代快報記者發現,銀城物業旗下的第五分公司、惠美佳家政公司、科技公司共計3家公司均出現在宏圖上水雲錦的搖號名單中。此外,一些房地產經紀公司也出現在搖號清冊,比如南京鏵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南京智觀房地產銷售有限公司、南京青樹投資置業有限公司、江蘇悅達置業有限公司、南京悅達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據記者瞭解,這批參與搖號的企業,最終有好幾家中籤並在開盤當天成功置業。

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河西搖號購房的大軍中,今年表現得尤為明顯。6月份,在河西中部上海建工海玥名都的搖號清冊中,4977組購房名單裡有70多家公司赫然在列,涉及健身中心、加油站、網絡科技公司、旅行社、航空公司等各行各業。

5月底,河西首批開盤潮來臨,等了許久的購房人蜂擁而至。現代快報記者盤點仁恆綠洲新島的搖號清冊發現,一千多組購房名單中有20家單位報名。佳兆業城市廣場報名人數突破1.2萬人,50多家公司報名,有的甚至來自外地。

看點

02

分析:為何越來越多的企業熱衷搖號買房?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企業購買房地產有多種原因。首先南京的政策並沒有限制企業參與搖號;其次,一些中小企業搖號購房,有可能是老闆個人缺少購房資格,利用公司名義買房;第三,部分中小企業投資房產,主要是衝著河西一二手房較大的價差而來。

以宏圖上水雲錦為例,目前在售二手房以6萬元/平方米來計算,此次限售價格4.5萬,購買一套143平方米的大戶型,買到就賺214.5萬元。這對很多小企業來說是較大的利潤來源。

此外,還有不少單位買房用來做員工宿舍,一邊投資,一邊給員工當福利。也有一些中介參加搖號,一邊投資,一邊還可以作為房源在自家銷售,一舉兩得。

對於一些企業來說,置業一套房產,可以在急需資金的時候,用房產進行住房抵押獲得“現金流”。

該人士甚至認為,像銀城物業旗下3家公司參與搖號可以理解,因為物業行業盈利不多,多數依靠地產企業貼補,如果有較好的炒房機會,也是物業公司增加企業利潤的一種方式。

一位參加過數次河西搖號的企業負責人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們這次終於搖中了宏圖上水雲錦,目前的政策是單位買房需一次性付款不能貸款,契稅3%,每年還需要繳納房產稅,未來轉讓需要繳納增值稅。看上去成本的確不低,但是該人士認為,這些成本與河西房價的上漲幅度相比都可以忽略不計。

看點

03

追問:“企業禁炒令”南京能否跟進?

今年6月以來,西安率先出臺“企業禁購”的相關規定,明確在住房限購區域內,暫停向企事業單位及其他機構銷售住房,包括商品住房和二手房,防止“以企業名義投機炒房”。

緊接著,6月25日,長沙也提出繼續加強樓市調控相關舉措,要求暫停企業在限購區域內購買商品住房,已經購買的商品住房必須在取得不動產權屬證書滿5年後方可轉讓。

6月26日,針對杭州一家樓盤在公證搖號過程中出現3家企業同時中籤的亂象,杭州房管部門出臺政策,明確要求在限購範圍內暫停向企事業單位及其他機構銷售商品住房及二手房。

7月底,深圳市出臺調控政策“升級版”,暫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法人單位在該市購買商品住房。通知發佈之日起,停止辦理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法人單位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網籤手續。自通知發佈之日起,個人、企事業單位或社會組織等法人單位新購買的商務公寓,自取得不動產權登記證書之日起5年內禁止轉讓。

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個人炒房得到了大力遏制,而企業炒房目前在南京尚未出臺相關的限制措施。不少業內人士建議,限價房本應該優先滿足自住購房需求的購房人,企業參與搖號大大降低了購房人的中籤率,也違背了房住不炒的大宗旨,希望南京能夠借鑑其他城市的做法,儘快出臺“企業禁炒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