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闆電器爲例,聊聊成長企業的安全邊際

對高成長型企業(增速≥35%)來說,如果增速下降一半,企業的估值是否還依舊低估?更進一步,如果增速下降一半,市場會給予其什麼樣的估值水平?這個估值水平下,當前的價格是否依舊低估或有安全邊際?典型的如老闆電器,在2017年報出來之前的三年,老闆電器的淨利潤增長率都在45%左右,如此高增長加上廚電行業的天花板,市場給予其30倍以上的估值合情合理,如果在25倍PE買入,也可以說有一定的安全邊際,PEG顯著小於1。例如,2017年年報出來前以46元以下的價格買入,如果淨利潤同過去三年一樣繼續增長45%,則每股收益為1.86元,市場給予30倍估值就是55元,相較25倍PE、46元有近20%的股價上漲空間——即便這樣,PEG依然顯著小於1,也就是說55元的股價相較於1.86元的每股收益和45%的淨利增長依然不算高估。

然而這個安全邊際假定了老闆電器能繼續45%左右的淨利潤增長率和市場願意繼續以30倍估值來定價——而這兩個假定是非常不靠譜,並不是真正的安全邊際。現實中,45%的淨利潤增長率和市場以30倍估值都是極為不可靠的,尤其是45%的淨利潤增長率幾乎是不可能持續的——雖然老闆在過去幾年當中千真萬確的做到了,並且看起來貌似未來也能繼續做到(至少在2017年財報出來之前大多數人都是如此判斷的)。那麼彼時(2017年報發佈前)應該怎麼來考慮老闆的安全邊際呢?我認為穩妥的做法是先假定增長率下降一半,也就是22.7%,在這個增長率背景下,我們去考慮老闆電器的股價是否高估。這個增長率意味著每股收益1.57元,那麼是否能按30倍來對其進行合理估值,從而得出合理股價是47元呢?顯然不能,當增速降低到22.7%,則市場給予的估值水平也應該相應的大幅降低。22.7%的增速在家電行業中應該屬於穩健成長性,那麼相應的估值水平也應該參考同行業中穩健成長型企業的估值水平,同時,考慮到老闆電器有一定的品牌/龍頭溢價,我認為這個估值水平取20倍PE較為合適,那麼我們可以得出老闆電器合理的股價是31.4元,考慮到一定的安全邊際,股價在27元以下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

然而,遺憾的是,拉出老闆過去一年的K線圖,我們發現在2016年報發佈之後、2017年報發佈之前,老闆電器並沒有到過27元以下的價位。也就是說用這套保守的估值方法分析半天,最後發現沒用,市場上很難找到這樣的投資標的。但好處是,如果按這樣來去分析和篩選標的,自然也就躲過了老闆電器今年的大雷。

那麼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這套方法是否能讓現在的老闆電器進入視野呢?

同樣,我們現在看到老闆電器的淨利潤增長率是21%,如果2018增速繼續下降至15%,那麼在家電行業來說,顯然這步入到一個低速增長期,考慮到老闆的品牌/龍頭溢價,參考格力美的的估值水平,我們認為市場對老闆的合理估值水平為18PE(樂觀一點20PE我認為也無大錯),按15%增長、1.77的每股收益算,2018年報出來前,合理股價應為31.86,考慮一定的安全邊際,那麼我認為27元以下的價格顯然是老闆電器的最佳入場時機。這個分析邏輯,最重要的在於對這兩個假定的判斷:①老闆電器2018年實現15%的業績增長;②在這個增長率下,市場能夠給予老闆電器18倍PE的估值。

對①的判定,我認為成立的概率是極大的,老闆依然是好學生,僅僅是過去一次沒考好(其實考得也不錯了),但廚電行業的龍頭地位依舊穩固,集成灶也好,還是其他什麼也罷,都不大可能對其持續增長構成致命威脅,15%以上的淨利潤增速應該是十拿九穩的。無論券商研報還是長期跟蹤老闆的資深股友的預測,老闆2018年的淨利潤都在17億以上(大部分是18億)。但對②的假定卻不太容易,尤其是當前的熊市氛圍下,基本面一點不比老闆差的格力估值都快到10倍以下了,賺錢賺到手軟的銀行股普遍8PE以下了,憑什麼說老闆電器就在未來一定能有18倍PE呢?憑什麼不是12倍或10倍PE呢?這點無法反駁,但從歷史上去看,廚電行業龍頭公司的估值從來沒有低於過20倍PE,我們這裡假定18PE我認為是合理的。順便說一句,我也認為格力美的合理的估值應該在20PE左右。

發不發車,就看每個人的判斷了。(作者:山人字有妙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