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中國古典音樂與西方音樂碰撞的產物

提到《英雄》這部電影,就不得不說它的配樂,更不能不提作曲家譚盾。眾所周知,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向來重視色彩的搭配,觀眾們在觀看賞心悅目的色彩之時,是否又注意到了影片中激動人心的配樂?

《英雄》:中國古典音樂與西方音樂碰撞的產物

這部電影獲獎無數,就音樂而言,它獲得了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其創作者譚盾為《英雄》所作的樂曲是一次雄心勃勃的嘗試——不僅有浪漫的小提琴獨奏和樂團交響,還有極具東方色彩的鼓點和中國管絃樂。

《英雄》:中國古典音樂與西方音樂碰撞的產物

事實證明作曲家譚盾的嘗試是成功的,《英雄》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古典音樂與西方音樂碰撞的產物。

一、打鬥場景中的音樂美

影片的第一個打鬥場景出現在10分22秒處。在中國古代的房屋前,兩大高手無名(李連杰飾)與長空(甄子丹 飾)在盲琴師面前進行意念對決。刀光劍影,打鬥激烈。就是在這種激烈的打鬥場景前,配上一曲由85歲的浙派古琴名家徐匡華親自彈奏的樂段,為這場高手的對決增添了悲壯的意味。

《英雄》:中國古典音樂與西方音樂碰撞的產物

85歲的浙派古琴名家徐匡華親自出演影片中的盲琴師,他所彈奏的樂段取自《流水》、《梅花三弄》、《酒狂》等古琴名曲。中國的古琴聲配上刀劍打鬥聲,再加上雨點不斷滴落的聲音,在各種聲音的衝擊之下,突然,琴聲止,長空倒下,一切都安靜了。

《英雄》:中國古典音樂與西方音樂碰撞的產物

如果說無名與長空的打鬥在古琴的襯托下是悲壯的,那麼,秦國攻打趙國的場景則是浩蕩的。

秦國眾將士逼近趙國,在邊境上,萬箭齊發。趙國,學堂內,老先生和學生一襲紅衣,執筆而坐,毫無畏懼。兩國交戰的大場面,沒有喊叫,沒有廝殺,有的只是號角聲,馬蹄聲和腳步聲。

《英雄》:中國古典音樂與西方音樂碰撞的產物

譚盾老先生為了表現秦軍的英勇和秦國勝利的喜悅,特意將配樂命名為《Warriors》,正所謂“大風起兮雲飛揚”。配樂中士兵所喊“風!風!大風!”的用意也是表達秦國的勝利。

二、大漠場面下的音樂美

無名(李連杰 飾)騎著駿馬奔騰在大漠之中,獨自一人。此時的他是去趙國,穿一襲紅衣。此時的場景是以慢速來播放的,他神色凝重。從畫面中,我們不知他在想些什麼。但從譚盾老先生的音樂中,我們聽出了他的心聲。

《英雄》:中國古典音樂與西方音樂碰撞的產物

此時的配樂是《For The Word》,他在大漠中已經想好了此行是為天下蒼生,為黎明百姓。所以,一曲《For The Word》正是無名想要說的。樂曲已經向觀眾宣告了真相,大氣魄的配樂加上蒼涼的大漠,更加凸顯了心懷天下的無名。

趙國刺客飛雪(張曼玉 飾)決定去赴無名(李連杰 飾)的對決,在這之前,她刺傷了殘劍(梁朝偉 飾),獨自前往決戰的地方。這個場景也是出現在大漠之中,瘦馬等在遠處,飛雪走近,騎上馬,獨自遠去。

《英雄》:中國古典音樂與西方音樂碰撞的產物

樂曲《For The Word》在此處響起,悲愴、蒼涼。想起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此景大概也是如此吧。

三、秦國大殿前的音樂美

在秦國大殿上,無名登上臺階,兩排都是士兵和大臣,這是古代宏大的場面。這種場面配上古代的編鐘,那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在編鐘聲中,秦王(陳道明 飾)與無名的對話顯得更加深沉,難以捉摸。

《英雄》:中國古典音樂與西方音樂碰撞的產物

在影片的最後一個場景中,也就是在秦王知道了真相,眾人勸說秦王殺死無名之時,響起了鼓點的配樂。鼓點越來越快,眾人口中齊齊喊出“大王,殺!”斬釘截鐵。

《英雄》:中國古典音樂與西方音樂碰撞的產物

鼓點越快,秦王的內心越不安,殺了無名,就是殺了一個真正胸懷天下的英雄,而不殺無名,則不能嚴法紀。最終,秦王還是在悲痛中下令殺死無名。

《英雄》:中國古典音樂與西方音樂碰撞的產物

大殿之上,士兵列陣,萬箭齊發。最後一曲《Yearning For The Peace》以小提琴,鼓點,中國管絃樂以及“風!風!”的喊聲來表現這悲壯的場景。

《英雄》中的每一首曲子都值得讚揚,因為譚盾老先生通過電影將中國的音樂發揚光大。並不只是國外的電影配樂才是好的,中國的音樂也更具表現力,既是對影片中每一位英雄的讚揚,也是表現中國古代的“天下”的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