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紀委,請捍衛不看錢、不拼爹、只看分數的高考的純潔和神聖

河南高考答題卡疑被掉包事件,引發全網熱議。目前河南省紀委已成立了專案組調查此案。

這起事件,讓人想起去年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關於“高考是階層性的考試”的看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熊軒昂說,“高考是階層性的考試,農村地區越來越難考出來。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很多的教育資源,也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對於父母都是外交官,自己從小就是各種牛N的學霸來說,拿個高考狀元不足為奇。

但仔細思量,“高考是階層性的考試”,這句話讓人細思極恐。

自二千多年前,孔老夫子給讀書人指出讀書做官,這條康莊大道之後。從古到今“高考”,就成為除軍功、世襲之外唯一打破個人階層出身的通道。在這唯一不看錢、不看臉、不拼爹,只看分數的跑道上,卻發生答題卡疑似掉包事件。你是他們你會怎麼想??儘管其中一個孩子的高考作文,巧妙地避開了“知識和文化”兩個詞。

河南紀委,請捍衛不看錢、不拼爹、只看分數的高考的純潔和神聖

2017年全粉無數的印度電影《起跑線》,講的就是關於教育、階層的問題。影片中拉吉夫婦為了讓女兒能進到排名第一的私立學校費盡心思,焦頭爛額,無所不用其極。為的就是打破階層。

英語在印度不僅僅是一門語言,還是階級。米圖在電影中向人們揭示了“起跑線”的真諦。而中國俗語“教育改變命運”中的“命運”,其實就是“階級”。

對於高考,有人支持,有人謾罵。但在“拼爹”、各種“二代”贏者通吃的邏輯之下,高考是寒門子弟改變自身階層最簡單,最公平的方式。雖然不是唯一渠道,但卻是最寬的渠道,對每個人都公平的渠道。除了高考,我們還有什麼方法能改變階層嗎?

河南高考答題卡疑似掉包事件,經媒體報道後各路自媒體人也從技術、制度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輿論涇渭分明,吃瓜群眾紛紛站隊“作弊派”和“是學生們導演的一場騙局”派。

如今,該起事件還無法下定論,真實情況有待紀委公佈調查結果。

相信這起事件背後的故事一定更精彩。願河南紀委用事實捍衛不看錢、不看臉、不拼爹,只看分數的高考的純潔和神聖。

畢竟,高考是我們改變自身階層最簡單,最公平的方式。雖然不是唯一渠道,但卻是最寬的渠道,對每個人都公平的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