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新时代·新动能”

走进山东特色产业镇

编者按:特色产业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驱动力量。“无产业小镇不兴,无特色小镇不强”,在特色产业的驱动下,山东省如今涌现出了诸多发展特色产业镇的好典型、好经验。

“镇”是行政区划的一个小单位,却是我们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大窗口,这就带你走进山东特色产业镇……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日照市东夷小镇

酒楼茶肆、宅第店铺鳞次栉比;货物五光十色、种类繁多;男女老幼,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这一派常在古装剧中出现的繁荣景色,成了东夷小镇的真实写照。殊不知,这座“新晋网红”的新建景区原本是一座小渔村。就是这么一个旅游项目却解决了海滨旅游转型升级、国企转型、旧村改造三道难题。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一座旅游小镇,解旅游升级之困

作为日照重点打造的新景区,东夷小镇于五一小长假前夕一经亮相,便在游客及当地市民的微信“朋友圈”中广泛流传,俨然成了“新晋网红”,开业两个月就已接待游客180万人次。这座国内离海最近的仿古特色旅游小镇,之所以能一鸣惊人,背后是日照旅游市场积压多年的期待。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大约20年前,日照旅游起步于海滨游。大量涌入的游客推动了当地“渔家乐”餐饮住宿行业的兴起。然而长年来,日照渔家乐从未脱离“家庭旅馆”的形态。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体验游、休闲度假游正逐步取代观光游,游客口味逐渐“刁钻”,以提供低端住宿为主的“渔家乐”也渐渐满足不了游客胃口。“如果不尽快实现脱胎换骨,日照的民俗旅游就是死路一条,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日照城投集团负责人说。

恰在此时,东夷小镇应运而生。日照市将“渔家乐”经营村董家滩整体搬迁,由日照城投集团在其旧址建设集吃、住、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小镇,打造日照滨海游客承接地。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2018年4月18日,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的“日照(石臼湾)中央活力区”出炉。中央活力区七大片区中,直接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就有4个,其中万平口活力片区将作为核心片区建设。随着这一规划的持续推进,区域内旅游及相关产业将进一步提质扩容。即便就目前来看,日照海洋公园、万平口景区、日出东方·海之秀、国际会展中心、日照科技馆等项目串珠成链,已经初步形成以海洋为主题的旅游业态集群。

一个模式创新,解国企转型之困

小镇所有商铺都按照“统一设计装修、统一培训、拎包入驻、收入分成、末位淘汰”的模式招商选商,业主无需缴纳固定租金,而是按照收入与城投集团分成。不过,店主们并不轻松。小镇采取的“末位淘汰”制度,促使他们要一门心思将店铺经营好。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作为日照城投集团既定的三大业务板块之一,文旅板块将由“运营管理型”向“市场营销型”转变。日照城投集团将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文创园、东夷小镇、海洋公园等重点项目,按照市场的思维、效益的眼光进行重资产持有、轻资产运营管理,确保集团公司转型发展。

一项民生工程,解旧村改造之困

2004年起,获益于身处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以及距海岸线600余米的地理优势,董家滩村民加入“渔家乐”餐饮住宿行业的大潮。虽然位于日照滨海旅游核心区,但村民从事的民俗旅游档次不高,收入较低。

2012年,借棚户区改造政策,日照市确定将该村整体搬迁,采用“旅游+旧城改造”模式,在原址建设东夷小镇,在距原址1.5公里处建设17万平方米安置住宅。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搬迁村民的实惠远不止此。在开发建设中,日照城投集团主动担当,按照“拆一片旧村,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的思路,坚持把最大的收益和创富机会留给百姓。东夷小镇目前的6.8万平方米建筑中,有6万平方米依然是董家滩村的资产。

按照董家滩村与日照城投集团签订的合同,归董家滩村所有的6万平方米交由城投集团租赁经营。租金头三年为1800多万元,10年后将增长至2100多万元。加上安置区沿街的租金收益,目前阶段,每名村民将获得1.3万元的收入。

记者手记

如今的东夷小镇,既时尚又典雅,既紧跟时代创新节奏,又不失传统文化瑰丽色彩。正以人无我有方为特色的创新精神,上演着将东夷文化、海洋渔文化、非遗文化多种元素融合的文化多重奏,让游客在体验的同时真实感受到“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