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看這個小鎮如何以一座景區解下三道難題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新時代·新動能”

走進山東特色產業鎮

編者按:特色產業是山東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石、踐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抓手、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驅動力量。“無產業小鎮不興,無特色小鎮不強”,在特色產業的驅動下,山東省如今湧現出了諸多發展特色產業鎮的好典型、好經驗。

“鎮”是行政區劃的一個小單位,卻是我們瞭解當地經濟發展的大窗口,這就帶你走進山東特色產業鎮……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日照市東夷小鎮

酒樓茶肆、宅第店鋪鱗次櫛比;貨物五光十色、種類繁多;男女老幼,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這一派常在古裝劇中出現的繁榮景色,成了東夷小鎮的真實寫照。殊不知,這座“新晉網紅”的新建景區原本是一座小漁村。就是這麼一個旅遊項目卻解決了海濱旅遊轉型升級、國企轉型、舊村改造三道難題。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一座旅遊小鎮,解旅遊升級之困

作為日照重點打造的新景區,東夷小鎮於五一小長假前夕一經亮相,便在遊客及當地市民的微信“朋友圈”中廣泛流傳,儼然成了“新晉網紅”,開業兩個月就已接待遊客180萬人次。這座國內離海最近的仿古特色旅遊小鎮,之所以能一鳴驚人,背後是日照旅遊市場積壓多年的期待。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大約20年前,日照旅遊起步於海濱遊。大量湧入的遊客推動了當地“漁家樂”餐飲住宿行業的興起。然而長年來,日照漁家樂從未脫離“家庭旅館”的形態。隨著全民旅遊時代的到來,體驗遊、休閒度假遊正逐步取代觀光遊,遊客口味逐漸“刁鑽”,以提供低端住宿為主的“漁家樂”也漸漸滿足不了遊客胃口。“如果不盡快實現脫胎換骨,日照的民俗旅遊就是死路一條,很快就會被市場所淘汰。”日照城投集團負責人說。

恰在此時,東夷小鎮應運而生。日照市將“漁家樂”經營村董家灘整體搬遷,由日照城投集團在其舊址建設集吃、住、遊、購、娛於一體的旅遊小鎮,打造日照濱海遊客承接地。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2018年4月18日,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的“日照(石臼灣)中央活力區”出爐。中央活力區七大片區中,直接與旅遊產業相關的就有4個,其中萬平口活力片區將作為核心片區建設。隨著這一規劃的持續推進,區域內旅遊及相關產業將進一步提質擴容。即便就目前來看,日照海洋公園、萬平口景區、日出東方·海之秀、國際會展中心、日照科技館等項目串珠成鏈,已經初步形成以海洋為主題的旅遊業態集群。

一個模式創新,解國企轉型之困

小鎮所有商鋪都按照“統一設計裝修、統一培訓、拎包入駐、收入分成、末位淘汰”的模式招商選商,業主無需繳納固定租金,而是按照收入與城投集團分成。不過,店主們並不輕鬆。小鎮採取的“末位淘汰”制度,促使他們要一門心思將店鋪經營好。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作為日照城投集團既定的三大業務板塊之一,文旅板塊將由“運營管理型”向“市場營銷型”轉變。日照城投集團將對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文創園、東夷小鎮、海洋公園等重點項目,按照市場的思維、效益的眼光進行重資產持有、輕資產運營管理,確保集團公司轉型發展。

一項民生工程,解舊村改造之困

2004年起,獲益於身處奧林匹克水上公園以及距海岸線600餘米的地理優勢,董家灘村民加入“漁家樂”餐飲住宿行業的大潮。雖然位於日照濱海旅遊核心區,但村民從事的民俗旅遊檔次不高,收入較低。

2012年,借棚戶區改造政策,日照市確定將該村整體搬遷,採用“旅遊+舊城改造”模式,在原址建設東夷小鎮,在距原址1.5公里處建設17萬平方米安置住宅。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搬遷村民的實惠遠不止此。在開發建設中,日照城投集團主動擔當,按照“拆一片舊村,帶一片產業,富一方百姓”的思路,堅持把最大的收益和創富機會留給百姓。東夷小鎮目前的6.8萬平方米建築中,有6萬平方米依然是董家灘村的資產。

按照董家灘村與日照城投集團簽訂的合同,歸董家灘村所有的6萬平方米交由城投集團租賃經營。租金頭三年為1800多萬元,10年後將增長至2100多萬元。加上安置區沿街的租金收益,目前階段,每名村民將獲得1.3萬元的收入。

記者手記

如今的東夷小鎮,既時尚又典雅,既緊跟時代創新節奏,又不失傳統文化瑰麗色彩。正以人無我有方為特色的創新精神,上演著將東夷文化、海洋漁文化、非遺文化多種元素融合的文化多重奏,讓遊客在體驗的同時真實感受到“文化﹢旅遊”的獨特魅力。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特色小镇|看这个小镇如何以一座景区解下三道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