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常見故障對策

很多車主有用車的時候,總是分不清楚各種故障,真真假假的分不清。在未來幾周呢,車叫獸就統一為大家普及一下汽車基本故障的判斷以及分析其原因和排除方法。全都是硬貨喲!快戳" 右上角 " 分享朋友圈,造福更多朋友!

1. 車輛的排氣管排出藍色的煙霧。

汽車常見故障對策

故障判定:真故障。

原因分析:是由於大量機油進入氣缸,而又不能完全燃燒所致。拆下火花塞,即可發現嚴重的積炭現象。需檢查機油尺油麵是否過高;氣缸與活塞間隙是否過大;活塞環是否裝反;進氣門導管是否磨損或密封圈是否損壞;氣缸墊是否燒蝕等,必要時應予以修復。

2. 車輛排氣管冒白煙,冷車時嚴重,熱車後就不冒白煙了。

汽車常見故障對策

故障判定:假故障。

原因分析:這是因為汽油中含有水分,而發動機過冷,此時進入氣缸的燃油未完全燃燒導致霧點或水蒸氣產生形成白煙。冬季或雨季當汽車初次發動時,常常可以看到排白煙。這不要緊,一旦發動機溫度升高,白煙就會消失。此狀況不必檢修。

3. 發動機噪聲大,車輛原地踩加速踏板時,有 " 隆、隆 " 異響,發動機艙內有振動感。

汽車常見故障對策

故障判定:使用類故障。

原因分析:舉升車輛,可看到發動機的底護板有磕碰痕跡。如果路面有障礙物而強行通過,發動機底護板就要被磕碰。底護板變形後與發動機油底殼距離變近,如果距離太近,當加速時油底殼與底護板相撞就會發出異響並使車身振動。所以,行車中一定要仔細觀察路面,不要造成拖底現象發生。處理方法:拆下底護板,壓平校正即可。

4. 車輛的轉向盤總是不正,一會向左,一會向右,飄忽不定。

汽車常見故障對策

原因分析:這是由於固定在轉向機凹槽中的橡膠限位塊已完全損壞導致。將新限位塊裝復後,故障完全消失。

5. 每次開啟空調時,其出風口有非常難聞的氣味,天氣潮溼時更加嚴重。

汽車常見故障對策

故障判定:維護類故障。

原因分析:由於蒸發器的溫度低,而空氣溫度高,空氣中的水分子顆粒會在蒸發器上凝結成水珠,而空氣中的灰塵或衣服容易附著在冷凝器的表面,從而導致發黴,細菌會大量繁殖。這樣的空氣被人體長期吸入會影響駕駛員及乘車人的身體健康,所以空調系統要定期更換空調濾芯,清潔空氣道。

6. 下小雨時風窗玻璃刮不乾淨。

汽車常見故障對策

原因分析:這種情況表明刮水器的橡膠部分片已硬化,無法與玻璃面緊密貼合,或者刮水器片有了傷痕便會造成擦拭上的不均勻,形成殘留汙垢。刮水器或刮水器膠片面的更換很簡單。但在更換時應注意,在車型及年份不同,刮水器的安裝方法及長度不同。有的刮水器只需要更換橡膠片,而有的刮水器需整體更換。

7. 車輛有噪聲。

汽車常見故障對策

原因分析:無論是高檔車、低檔車、進口車、國產車、新車、舊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噪聲問題。車輛行駛中,發動機高速運轉,其噪聲通過防火牆、底牆等傳入車內。懸架方式不同、輪胎的品牌不同、輪胎花紋不同、輪胎氣壓不同產生的噪聲也有所區別。在一般情況下,行駛速度越高,風噪越大。

8. 運行中發動機溫度突然過高。

汽車常見故障對策

原因分析:如果汽車在運行過程中,冷卻液溫度表指示很快到達100℃的位置,或在冷車發動時,發動機冷卻液溫度迅速升高至沸騰,在補足冷卻液後轉為正常,但發動機功率明顯下降,說明發動機機械系統出現故障。導致這類故障的原因大多是:冷卻系嚴重漏水;隔絕水套與氣缸的氣缸墊被沖壞;節溫器主閥門脫落;風扇傳動帶鬆脫或斷裂;水泵軸與葉輪鬆脫;風扇離合器工作不良。

9. 汽車加速時機油壓力指示燈會點亮。

汽車常見故障對策

故障判定:真、假故障並存。

原因分析:機油燈點亮有實與虛兩種情況。所謂實,就是機油壓力確實低,低到指示燈發出警告的程度,說明潤滑系統確有故障,必須予以排除。所謂虛,正像懷疑的那樣,機油潤滑系統沒有故障,而是機油壓力指示燈系統發生了故障,錯誤地點亮了指示燈。這種故障雖不會影響發動機的正常工作,但也應及時找到根源,排除為妙。

10. 車輛在高速行駛時出現全車抖動現象。

汽車常見故障對策

原因分析:車輛在正常行駛至 96km/h 左右時,出現全車抖動現象,降低車速,現象即消失,若再加速至 90km/h左右時抖動又出現說明汽車底盤存在故障。其故障原因有:輪胎動平衡失準;前後懸架、轉向、傳動等機構鬆動;前輪定位、軸距失準;半軸間隙過大。以上故障若不及時排除,將導致惡性循環,並引發其他故障。

11. 汽車轉彎時,轉向盤明明轉的大轉彎卻變成小轉彎,轉向盤明明轉的是小轉彎卻又變成大轉彎。

汽車常見故障對策

原因分析:轉向時發生的這兩種現象前者稱為不足轉向,後者稱為過度轉向,說明轉向系統出現問題。當行駛半徑變大時,稱為不足轉向。當行駛半徑變小時,稱為過度轉向。還有一種轉向現象,最初是不足轉向,在中途又變成過度轉向,急劇向內側轉向。這是最危險的逆轉向現象,易發生事故。這種情況只在個別的後置發動機的汽車上才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