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为了救楼市,为什么不炸掉库存

房地产已经疯狂了许多年,地方政府、开发商、金融业、炒房客等等,都应是盆满钵满了,只留下一大群苦苦挣扎的房奴们,还在那里死撑着。

如今泡沫终于到了要挤的时候,利润到了要让的时候,人家就不高兴了。救市的声音越来越强烈,行动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可惜市场已经不接招了,人家市场已经看透了。但是资本的贪婪仍然还在,绝对不想就此让利。而农民工买房补贴一度盛行;有开发商甚至宣称即使房价上涨50%也仍然亏损;现在竟然到了库存房子只能“炸掉”的说法。

这真是让我想起了当年世界资本主义大危机的时候,宁肯把牛奶倾倒。还别说,那个时候正是读书的时候。想想现在的房子,居然有人提出要“炸掉”。

这个问题听上去很像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牛奶卖不完宁可倒掉也不免费送人?

既然是为了救楼市,为什么不炸掉库存

我们先讨论一下牛奶的问题好了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不少农场主把大量的牛奶倒掉。2015年初,中国也发生了奶农倒奶事件。人们不禁纳闷,为什么不低价出售,起码可以少赔一点,或者免费送人多好,还可以留个好名声?

这个问题真的不太容易回答,而且也不能够以人的情感为转移。

也许讲个故事更容易说清楚。一家农场生产牛奶,供养附近的一个城镇和一个乡村。城镇的生活比较富足,而乡村的经济欠发达。

随着人们对于牛奶的需求开始增加,农村主决定购买更多的奶牛,并雇佣更多的工人进行生产。

但是农产主并没有考虑到市场真正的需求,而是很贸然的将生产扩大了一倍,于是乎,每天都能会有牛奶剩下,产能过剩。

储藏牛奶并不容易,因为牛奶很容易腐败,其次,奶牛每天都要消耗饲料,成本上升。所以为了挣钱,只能提高牛奶的售价。但是牛奶的售价上升以后,乡村的人开始不喝牛奶,因为牛奶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必须的,吃饱肚子才是。而城镇的人们依旧习惯于喝牛奶的生活。

于是乎,销量下降,剩余的牛奶更多,成本更高。

这些剩余的牛奶如果运到较远的城市去售卖,挣到的钱还不够运费,所以打消了这个想法。

免费送给周围的人也是可以的,想要牛奶的人希望农场主可以送牛奶上门,而上门领牛奶的人则尽可能多领走免费的牛奶,反而引起其他排队的人不满。

想要把牛奶低价卖给乡村,而高价卖给城镇,但是,乡村的人低价买到牛奶后,自己不喝,反而转手卖给城镇的人们,农场主自己定的高价也保不住。

所以,倒掉多余的牛奶、减少奶牛的数量是最优的选择。

假设,农场主扩大生产以后的产量与销量刚刚好。那么为了挣到更多的钱,仍然需要提高售价,然后乡村的人不再需要牛奶,城镇牛奶的需求也不会更高,则牛奶仍然会剩下,最优选择仍然是倒掉,理由前面已经说过。

既然是为了救楼市,为什么不炸掉库存

房子毕竟与牛奶不同,有没有到需要炸掉的地步?

房地产是中国最重要的融资抵押物,是金融杠杆最重要的源动力。

由于之前中国楼市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有房者买房投资,无房者购买不起。在去库存的道路上能够优先满足居住需求才是去库存的本意,单纯的数量减少并没有意义。

而房地产项目更多的成为P2P、信托、理财等融资抵押物。很多人的心血都在房子上。房地产去库存之战不仅是供需再平衡之战,更是金融杠杆风险之战。如果将融资抵押物炸掉的话,信用违约将大面积呈现,这是任何经济社会不能承受的打击。牛奶的问题只是供需问题,可以依靠供需关系解决,而到了房子身上,炸掉这么简单暴力的方法,似乎并不适用。病断错了,开出的药往往会致命。

当然,如果把那些质量不过关的豆腐渣工程炸掉,大家还是认可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