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爲了救樓市,爲什麼不炸掉庫存

房地產已經瘋狂了許多年,地方政府、開發商、金融業、炒房客等等,都應是盆滿缽滿了,只留下一大群苦苦掙扎的房奴們,還在那裡死撐著。

如今泡沫終於到了要擠的時候,利潤到了要讓的時候,人家就不高興了。救市的聲音越來越強烈,行動也是一個接著一個,可惜市場已經不接招了,人家市場已經看透了。但是資本的貪婪仍然還在,絕對不想就此讓利。而農民工買房補貼一度盛行;有開發商甚至宣稱即使房價上漲50%也仍然虧損;現在竟然到了庫存房子只能“炸掉”的說法。

這真是讓我想起了當年世界資本主義大危機的時候,寧肯把牛奶傾倒。還別說,那個時候正是讀書的時候。想想現在的房子,居然有人提出要“炸掉”。

這個問題聽上去很像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牛奶賣不完寧可倒掉也不免費送人?

既然是為了救樓市,為什麼不炸掉庫存

我們先討論一下牛奶的問題好了

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不少農場主把大量的牛奶倒掉。2015年初,中國也發生了奶農倒奶事件。人們不禁納悶,為什麼不低價出售,起碼可以少賠一點,或者免費送人多好,還可以留個好名聲?

這個問題真的不太容易回答,而且也不能夠以人的情感為轉移。

也許講個故事更容易說清楚。一家農場生產牛奶,供養附近的一個城鎮和一個鄉村。城鎮的生活比較富足,而鄉村的經濟欠發達。

隨著人們對於牛奶的需求開始增加,農村主決定購買更多的奶牛,並僱傭更多的工人進行生產。

但是農產主並沒有考慮到市場真正的需求,而是很貿然的將生產擴大了一倍,於是乎,每天都能會有牛奶剩下,產能過剩。

儲藏牛奶並不容易,因為牛奶很容易腐敗,其次,奶牛每天都要消耗飼料,成本上升。所以為了掙錢,只能提高牛奶的售價。但是牛奶的售價上升以後,鄉村的人開始不喝牛奶,因為牛奶對於他們來說不是必須的,吃飽肚子才是。而城鎮的人們依舊習慣於喝牛奶的生活。

於是乎,銷量下降,剩餘的牛奶更多,成本更高。

這些剩餘的牛奶如果運到較遠的城市去售賣,掙到的錢還不夠運費,所以打消了這個想法。

免費送給周圍的人也是可以的,想要牛奶的人希望農場主可以送牛奶上門,而上門領牛奶的人則儘可能多領走免費的牛奶,反而引起其他排隊的人不滿。

想要把牛奶低價賣給鄉村,而高價賣給城鎮,但是,鄉村的人低價買到牛奶後,自己不喝,反而轉手賣給城鎮的人們,農場主自己定的高價也保不住。

所以,倒掉多餘的牛奶、減少奶牛的數量是最優的選擇。

假設,農場主擴大生產以後的產量與銷量剛剛好。那麼為了掙到更多的錢,仍然需要提高售價,然後鄉村的人不再需要牛奶,城鎮牛奶的需求也不會更高,則牛奶仍然會剩下,最優選擇仍然是倒掉,理由前面已經說過。

既然是為了救樓市,為什麼不炸掉庫存

房子畢竟與牛奶不同,有沒有到需要炸掉的地步?

房地產是中國最重要的融資抵押物,是金融槓桿最重要的源動力。

由於之前中國樓市發展的不平衡,導致有房者買房投資,無房者購買不起。在去庫存的道路上能夠優先滿足居住需求才是去庫存的本意,單純的數量減少並沒有意義。

而房地產項目更多的成為P2P、信託、理財等融資抵押物。很多人的心血都在房子上。房地產去庫存之戰不僅是供需再平衡之戰,更是金融槓桿風險之戰。如果將融資抵押物炸掉的話,信用違約將大面積呈現,這是任何經濟社會不能承受的打擊。牛奶的問題只是供需問題,可以依靠供需關係解決,而到了房子身上,炸掉這麼簡單暴力的方法,似乎並不適用。病斷錯了,開出的藥往往會致命。

當然,如果把那些質量不過關的豆腐渣工程炸掉,大家還是認可的。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