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內地三大電信運營商共同成立的中國鐵塔擬在香港通IPO,具體定價預計將於8月1日公佈,預計將於8月8日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擬全球發售約434.15億股(報價範圍為1.26——1.58港元),最多集資約681.21億港元(86.8億美元),有望超越小米(IPO募資371億港元)成為今年港股市場最大IPO項目。

中國鐵塔的主要業務是通訊鐵塔的建設和運營。那麼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通訊鐵塔,它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通訊鐵塔作用及分類

通訊鐵塔主要用於微波、超短波、無線網絡信號的傳輸與發射等,由塔體、平臺、避雷針、爬梯、天線支撐等鋼構件組成。

為了保證無線通信系統的正常運行,一般把通訊天線安置到最高點以增加服務半徑,而通訊天線必須有通訊塔來增加高度,所以通訊鐵塔在通訊網絡系統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通信鐵塔根據適用地形可以分為地面塔和樓面塔兩大類。常見類型為:角鋼塔、單管塔、景觀塔、拉線塔、仿生塔、美化塔、抱杆、增高架等,不同類型的的通訊塔都有其適用地形和高度。

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一般的地面普通和景觀塔基礎施工30-40天,塔身安裝3-5天,而較而言,簡易塔和樓面塔所用時間則大幅縮短。

主要業務及流程

中國鐵塔的主要業務為鐵塔建設、維護、運營;基站機房、電源、空調配套設施和室內分佈系統的建設、維護、運營及基站設備的維護。其上游主要為設備、材料服務提供商,下游為通信運營商。

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公司的業務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四步驟:需求獲取、選址、建設和維護

在選址上:目前中國鐵塔積極探索、推動"多杆合一",將通信基站、路燈、環境監測、公安視頻監控、LED廣告、充電樁、WiFi等多項功能整合在一個杆體上,促進社會基礎資源的高效集約利用,目前已在天津、南京、深圳、青島、西安、鄭州、杭州、海南等省市開展試點。

在建設上:下圖表為近三年來完成的新建、改造的項目數量。

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截止2017年12月13日,待啟用站址11937個,在建站址41337個。

在維護上:2017年單站維護成本下降,總體維護成本佔收入比例下井,人工成本佔總收入比例下降。

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同時,為降低維護成本,中國鐵塔積極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小編在之前《

未來5年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將高速增長》中曾闡述,從2018年開始,未來5、6年內中國國內的三元、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將迎來一波報廢高峰,如下圖所示。

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報廢是指電池容量衰減至額定容量的80%以下時,動力電池就不適用於電動汽車上,而當電池容量衰減至額定容量的20%以下時,就要進行拆解回收。而近幾年內國內報廢動力電池大都為磷酸鐵鋰電池,其拆借回收價值不高,所以絕大部分以梯次利用為主。

而目前通訊基站中所用蓄電池大都為鉛酸蓄電池,相比而言,梯次利用的動力電池採購費用更低、使用壽命更長,年消耗成本只相當於鉛酸電池的30%-50%(樣本數據較少)。而目前中國鐵塔所投入使用的站址數量如下表。

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加上截止2017年年底在建的41337個,待啟用站址11937個,按照一個基站消納一部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來算,目前消納量就達到193.2萬輛新能源汽車退役的動力電池,超過2014-2017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數量總量178萬輛。

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主要客戶與主要股東高度重合問題

中國鐵塔是由國內三大移動通訊公司合資發起設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2002-2006年間中國移動、電信、聯通、網通、鐵通5家企業大量基礎設施投資後造成的通訊資源重複建設、光纜利用率的問題。

因此2014年7月11日,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共同簽署了《發起人協議》,分別出資40.0億元人民幣、30.1億元人民幣和29.9億元人民幣,在中國通信設施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各持有40.0%、30.1%和29.9%的股權。中國國新於2015年12月31日進入,增發後總股份1293.446億股。

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由於公司主要服務與下游的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在營收方面,三家公司共享公司總營收的99%以上。2107年收中國鐵塔營收686.65億元,其中中國移動方面貢獻368.04億元、中國聯通162.32億元,中國電信154.67億元,三者共佔99.8%。

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此次發行股份佔發行後總股份25.13%。而作為中國鐵塔的基石投資者高瓴資本和阿里巴巴旗下一家子公司等10家公司已經同意購買14億美元股票。其中高瓴資本同意投資4億美元,淘寶中國控股投資1億美元,Och-Ziff資本管理集團投資3億美元,其他基石投資者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上汽集團以及中國工商銀行。

通信服務定價

由於主要股東和主要客戶的高度重合,外加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大都來源於三大電信運營商,因此中國鐵塔對於三大電信運營商提供的服務定價方面或嚴重地處於被動低位。

目前其定價主要以2016年7月8日簽訂的《商務定價協議》規定為主,而今年中國鐵塔於1月31日與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2月1日與中國電信訂立《補充協議》,其重要調整如下圖。

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從上面6個更改要點可以看出,2018年中國鐵塔給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提供的服務優惠有降價、共享優惠政策時效延長等方面,且到期前可再行協商。而目前其來自三大電信運營商收入中95%以上來自於鐵塔業務,下圖為其鐵塔業務定價公公式。

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而其2015-2017年以來站均通信運營商租戶數量如下表所示,為方面運算,站均通訊運營商假定為1.5戶。

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根據新調整的成本加成率和共享優惠水準,據小編粗略計算,調整後鐵塔業務產品價格將比原先下調約7.76%(僅供參考)。而中國鐵塔也對2017年收入進行了調整,其鐵塔業務下調6.11%。同時進行調整的有鐵塔折舊年限(10年改為20年,折舊減少下企業利潤提升)

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未來5年國內通訊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預測

雖然沒有掌握定價權,但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行業未來幾年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客觀的,這是由於國內移動通信數據流量的高速增長需求,還有5G網絡建設,而5G網絡的商用則意味著三大運營商要開始新一輪大規模部署基站。

全球知名市場調研機構Frost & Sullivan(下稱沙利文)對中國移動通信行業2012、2017年曆史數據進行統計,並對2018-2020未來5年發展前景數據做出預測,如下圖。

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從上圖表可見,2012年至2017年將國內移動通訊數據流量呈現爆發式增長,而未來5年國內移動通訊數據流量年複合增長速度仍保持高速,但相較過去的5年增速放緩,如下表所示。

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基建大隊”——中國鐵塔

移動通訊行業數據流量需求的高速增長必然帶動基礎設施服務行業市場空間的擴展。根據沙利文報告預測,2014-2017年,中國國內4G基站從84.3萬座增長至328萬座,預計至2020年增至月450萬座。

於此同時,中國政府針對5G通信做出的商業化進程的規劃也將令未來國內國內基礎通訊行業鐵塔建設、基站服務市場空間增加。

由於在相同環境下,相同功率的5G基站的單站覆蓋半徑預計將遠低於4G基站,即使未來技術進步可以在成本稍作增加情況下大幅增加單個基站的功率,但仍不足以覆蓋頻率升高導致的信號衰減倍率。這意味著運營商將需要更加密集的5G基站部署。預計5G網絡2020年開始投入商用,至2022年5G基站數量將達到約240萬臺。

因此可以看到2018-2022這5年國內4G、5G基站新增量將達到約362萬座,已經超過目前4G基站保有量,即使在"多杆合一"舉措、站均租戶數

提高的情況下,未來幾年內大量的鐵塔、基站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需求仍是十分巨大。

中國將在5-10年內共計投入1.2萬億元用於5G網絡建設。而未來5年在通信鐵塔基礎設施市場規模預期將由706億元人民幣增至1091億元人民幣,複合年均增長率為9.1%。

綜上,未來幾年內中國通信鐵塔服務行業發展前景是十分可觀的,但是就中國鐵塔而言,雖然壟斷了國內市場,但其主要股東和客戶的高度重合性,導致未來其服務定價權始終把控在下游的三大電信運營商手中,因此未來其服務價格存在繼續下調可能。

在此情況下我們更應該關注中國鐵塔的成本方面的控制,如"多杆合一"、"新能源汽車報廢電池梯次利用"等方面,同時也需關注除三大電信外其他客戶的業務擴展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