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稱帝後,給了天下百姓一項特權,乾隆:誰敢用殺誰

導讀:明太祖朱元璋是唯一一位生於農村的皇帝,小時候因溫飽問題多次徘徊在生死之間,後來走投無路更是跑去寺廟裡當和尚。許多年以後,縱使穿上了龍袍,朱元璋也時常會在夢中驚醒。前半生的顛沛流離,帶給他了太多痛苦的回憶。也造就了其深入骨髓的仇富心理。

朱元璋自幼成長於農村的經歷,也讓他對老百姓的想法是瞭如指掌的。朱元璋稱帝后,常常告誡自己的兒孫們,“天底下的百姓,最畏懼的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天災降臨時,老百姓尚能勒緊腰帶過日子,只怨天,不由人。而人禍就不同了,掌握權力的人倘若昏庸無道,老百姓便會奮起反擊。一個王朝從興盛道覆滅,也大都是由人禍造成的。

朱元璋稱帝后,給了天下百姓一項特權,乾隆:誰敢用殺誰

為了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為了大明江山的萬世基業,朱元璋剛稱帝不久,便下旨給了天下老百姓一項特權,鼓勵和允許天下百姓,在父母官橫行霸道,魚肉百姓之時,上京告御狀。而且作為皇帝,將親自接待上京告狀的百姓。這可是古代官方第一次明文規定允許老百姓“直達天聽,告冤控官”的行為。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明朝之前,莫說進京告狀,就算是以民告官,那也是大不敬之罪。挨一頓板子算輕的,動不動還會有性命之虞。

朱元璋稱帝后,給了天下百姓一項特權,乾隆:誰敢用殺誰

朱元璋在紫禁城外設置了“登聞鼓”,老百姓上京後,便可以徑直走到面前擊鼓鳴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緣由阻攔。這樣的制度,在大明朝二百餘年的歷史裡從未改變。成千上萬的老百姓也通過此途徑,找到了絕處逢生的希望。明朝的各地官員有鑑於此,也不敢肆意妄為了。但到了清朝,朱元璋給老百姓的這個“特權”,卻遭到了乾隆的大力批判。

朱元璋稱帝后,給了天下百姓一項特權,乾隆:誰敢用殺誰

乾隆登基後,在一次朝會中,有位大臣上奏請求乾隆恢復老百姓的這項“特權“。乾隆皇帝當即雷霆震怒道:“如此一來,把駕馭官員的權力,分給了老百姓,讓老百姓有能影響官員賞罰的能力,那還要我這個皇帝有用?”由此可以看出,乾隆的執政理念和朱元璋是截然相反,乾隆皇帝認為,天下的老百姓都是孫子,而官員卻是兒子。就算是兒子做的再差,也應該是自己這個當爺爺去主動去管教,而絕對不是有當孫子的去惡人先告狀。乾隆非常討厭如此般“不孝順”的行為,甚至幾次在諭旨中強調祖子孫的治國理念,要老百姓要學會孝忍,不能僭越妄為。

朱元璋稱帝后,給了天下百姓一項特權,乾隆:誰敢用殺誰

乾隆不光是嘴巴上的這般說,其行動也和嘴巴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乾隆三十四年,陝西某地百姓上京狀告其知府和縣令官官相護,欺壓百姓。乾隆得知此事後,隨即批示道“此事事態嚴重,必懲糾眾之人,官員應得處分,不即究治”,翻譯成現在的話意思就是,這件事情非常嚴重,領頭告狀的百姓一定得殺掉,被告的官員得從輕發落,不可太過追究,因為處理太重,會鼓勵這種情況繼續發生。

朱元璋稱帝后,給了天下百姓一項特權,乾隆:誰敢用殺誰

還有一次,江西某地大旱,農作物顆粒無收,百姓屍橫遍野。江西巡撫為了自己得政績,報喜不報憂。一個魏姓落魄秀才便帶著民意上京告狀,乞求國家賑災安撫。結果魏秀才以文字獄的罪名被關押大牢,秋後問斬。而瞞報災情的江西巡撫只是撤調職務回京待命,沒過多久反而升職了。就這樣,從此基本上沒有人敢上京告狀了,乾隆也樂的一身清閒。

大家認為在這件事情得處理上,朱元璋得方法好,還是乾隆得方法好,歡迎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