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致癌?致癌的不是咖啡,是你的心

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

立刻想到性交, 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中國人的想象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魯迅


企鵝爸爸開始狠抓造謠傳謠之後,長輩親戚最愛的“玄學養生”營銷號光速過氣,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以澳洲營銷號為代表、通過春秋筆法和捏造數據達到同樣的專業恐嚇長輩效果的“科學造謠”流派。

比如,就在阿包週末在家摳腳發愁區塊鏈這個東西太過professional,我一個門外漢找不到正確的批判姿勢下週專欄怕是要鴿的時候,這個叫做“澳洲Mirror”的公眾號反手就給了我一道送分題。

星巴克致癌?致癌的不是咖啡,是你的心

為了不給這種一心搞個大新聞的辣雞公號引流,我給大家總結了一下這篇文章的要點:

1、星巴克咖啡被《華爾街日報》踢爆含有強致癌物

2、星巴克費盡心思隱瞞黑幕八年,“其心可誅”;

3、星巴克股價“大跌”,全球最大連鎖照相館藥丸。

咖啡憑啥能致癌?

忽略那些化學原理解釋,用大白話說就是:一切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然後經過高溫處理的食物,都會產生“丙烯酰胺”這種“2A級強致癌物”。咖啡本身不含丙烯酰胺,但在咖啡經過高溫烘焙處理時會產生丙烯酰胺(你們也都懂,星爸爸的豆子烤得都快焦了)。同理,日常食物中,油條、麻花等“炸貨”同樣難逃此鍋。

一些高澱粉、經過油炸處理的食物,比如薯條,丙烯酰胺含量的均值能達到752μg/kg,看起來很“健康輕食”的全麥麵包、清炒蔬菜同樣含有“強致癌物”。相比之下,含量僅13μg/kg的煮咖啡簡直是其中的一股清流。

另外要點明的是IRAC(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可能對人類致癌物質”分級列表。在這個表裡面,跟看起來牛逼哄哄一聽就超化學超社會的“丙烯酰胺”同在2A級別的致癌物是啥呢?牛肉、羊肉、豬肉、熬夜,還有溫度在65℃以上的熱水和飲料。

我們每天都要沐浴的“太陽輻射”,也是榜上有名的強致癌物。

星巴克致癌?致癌的不是咖啡,是你的心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以後家裡長輩讓你“多喝熱水”,搞不好也是“其心可誅”哦。

說完這個奇葩“致癌物”列表再來說一下加州的這個奇葩“ProPosition 65”法令。

這個法令規定食品和飲水的經營者應對產品裡“可能致癌或導致出生缺陷的有害物質”進行標註,而這個“有害物質”名單長達900多種,不乏一些日常飲食壓根避不開的成分——也就是說在加州那旮旯,你不管是買包炸薯片還是買一個漢堡,基本上都會給你標註“含有XXX,可能致癌”的標識。

更interesting的一點是,在加州這片盛產Katy Perry的神奇土地,喝咖啡、吃薯片會被警告“可能致癌”,但抽大麻是合法的

星巴克致癌?致癌的不是咖啡,是你的心

星巴克致癌?致癌的不是咖啡,是你的心

當然作為一個(比較朋克的)科學青年,阿包我除了扯頭髮之外肯定是要跟你擺事實講道理的。上面說了,根據IRAC數據,煮好的咖啡的丙烯酰胺含量是13μg/kg,請注意這裡的單位是千克(kg)而不是克(g);而丙烯酰胺的致癌量(還是根據IRAC數據)是每公斤體重2.6μg-16μg/天。

那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數學題:

一個體重為70kg的成年男子,每天的丙烯酰胺致癌量為70kg × 2.6μg = 182μg,也就是說你每天必須喝掉182 ÷ 13 = 14kg的黑咖啡才能達到致癌計量;

就算你體重不過百(50kg),那想要得癌症也沒那麼容易,每天至少要喝掉200斤黑咖啡,按照星巴克一個tall杯 = 355ml的淨含量來計算就是大約28杯。

而且這還只是黑咖啡的重量,還沒算裡面的糖漿和牛奶

星巴克致癌?致癌的不是咖啡,是你的心

簡單的說就是:如果想靠咖啡致癌,你還沒死於癌症就已經被撐死了。

當然,利用PS和一些座標軸技巧讓星巴克股價一美分(大約6分錢人民幣)的波動看起來像是“暴跌”的雕蟲小技,我都懶得去扒。

年輕人不要聽風就是雨,“致癌”的可能是你的心

好了,講了一大段科普,現在我要正式開始批判一番了。

這個“澳洲mirror”,基本上每一篇“爆文”都會被丁香醫生、雲無心等科普自媒體光速打臉。

星巴克致癌?致癌的不是咖啡,是你的心

目前“星巴克致癌”一文已被微信後臺判定為不實信息,“澳洲mirror”公眾號疑似被封號。

基本上,這就是一個利用大眾對現代化學的恐懼和無知、以及社交媒體的病毒式傳播,來製造謠言和恐慌、從中獲利的機構,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講,“其心可誅”。他們每天的工作無外乎就是蒐集一些半真半假的新聞和資料,然後找一顆招風的大樹——比如星巴克——扣上去一口甩不掉的大黑鍋。

這類“致癌”謠言從人人網時代開始,見證了中國社交網絡的風雲變換,寄生在人們的無腦和無知中苟活到了朋友圈時代,利用中國式長輩的“多注意點也沒什麼壞處”和“還不是關心你們”殘害著祖國花朵的智商,以至於“日常致癌”在科普屆都成為了一個梗。

如果說脫離劑量談毒性都是在耍流氓的話,那這些營銷號團隊大概就是一個天天頂著大雕到處亂跑的變態狂。

但比致癌物更可怕的,是大眾對社交媒體上可疑信息不假思索的傳播,和被互聯網時代過剩信息的觸手潮淹沒時的獨立思考能力喪失。如果按照中國式長輩們“看啥啥有害,瞪啥啥致癌”的唯心主義辯證觀去看待現代化學工業的話,那麼很可能致癌的不是化學物質,而是你的心:

“一見化學式就立刻想到癌細胞,立刻想到白床單,立刻想到手術,立刻想到化療,立刻想到火葬場。中國韭菜的的想象力唯二能在‘風口’和‘養生’上實現如此躍進。”

說得難聽點就是:腦子是個好東西,澳洲mirror的團隊肯定希望大家都沒有。此時此刻,這個團隊很可能抱著咖啡在屏幕後面感嘆,這茬韭菜真好割。

畢竟在去園子裡割韭菜的時候,你也肯定不希望這茬韭菜擁有1000億個功能健全的神經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