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世界盃裁判,因爲一次判罰聞名世界,成爲民族英雄

世界盃歷史上出現過很多著名的裁判。比方說近二十年最著名的一個,光頭裁判科里納。

一個世界盃裁判,因為一次判罰聞名世界,成為民族英雄

科里納的長相神似ET,相似度直逼厄齊爾vs三星堆,這個空前絕後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了。更重要的是,科里納是公正的代名詞,他那雙深邃的眼睛不怒自威,好像寫著四個大字——離我遠點。科里納執法了2002年的世界盃決賽,見證了五星巴西的誕生。再比如說韋伯,裡佐利,恰克爾,都是科里納之後湧現的世界級名哨。

但是,這些裁判只能說是優秀,算不上傳奇。世界盃歷史上有這麼一個裁判才真正稱得上傳奇,他只因為一次判罰,成了世界聞名的網紅,受到英女王的接見,本國人民視他為民族英雄,為他建立雕像。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的所有裁判裡獨此一例。而且,他臨死前還留下一句話,讓後人無限遐想,爭論至今。

這個傳奇的裁判是一個阿塞拜疆人,名叫巴赫拉莫夫。他到底做了一個什麼樣的判罰讓他獲得了這麼大榮譽呢?

一個世界盃裁判,因為一次判罰聞名世界,成為民族英雄

這個判罰就是聞名世界的1966門線懸案。1966年世界盃決賽,英格蘭戰勝了西德,獲得了他們迄今為止唯一一個世界盃冠軍。這場比賽的現場直播,不知道頭條裡有沒有朋友看過,或者有在現場的朋友。反正小編沒看過,這場球踢完二十多年小編才出生。小編只看過這場比賽的集錦,看到了那個一直爭議到現在也沒有答案的“門線懸案”。

當時情況是這樣的。英格蘭和西德90分鐘內2-2打平,進入加時賽。加時賽第101分鐘,英格蘭右路傳中,前鋒赫斯特一腳射門打在西德球門的門框下沿,反彈到門線上,西德後衛趕忙把球解圍。

一個世界盃裁判,因為一次判罰聞名世界,成為民族英雄

當時,個別英格蘭隊員和球迷開始慶祝了,他們認為這球進了,幾個西德球員就示意裁判這球沒進。兩隊的大部分球員都在舉手示意,等著主裁判來做出判罰。主裁很懵逼,因為他當時離球門很遠,他也不知道這球有沒有進,於是主裁就跑去詢問邊裁。

這個邊裁就是巴赫拉莫夫。巴赫拉莫夫對著主裁點了點頭,意思是球進了。於是主裁宣佈進球有效,英格蘭3-2領先。西德隊員全都跑去抗議,但是沒有用,結果是改變不了的。這麼一來,英格蘭士氣大振,後來又進了一球,4-2戰勝西德拿到冠軍。

一個世界盃裁判,因為一次判罰聞名世界,成為民族英雄

這個球就是聞名世界的門線懸案,關於這個球到底進沒進的爭論一直持續到今天也沒有答案。現在人用過很多高科技手段來分析這個球,比如以色列導彈專家利用導彈軌道體系來分析這個球的運動線路,最後證明出這個球並沒有進。還有牛津大學的幾個教授運用計算機視覺領域分析,也證明出這個球沒有進。總體來講,今天大部分的科學論證以及高科技手段的分析都偏向於認為這個球沒有進,認為球進了的只佔少部分。

但是,這些分析再怎麼高科技,也只是後人的分析,他們並沒有在現場。而作為這個球唯一的現場目擊者,邊裁巴赫拉莫夫認為球進了。而且這個球的最終判定結果不是主裁做出的,而是邊裁巴赫拉莫夫。

因為這個判罰,巴赫拉莫夫一夜之間聞名世界。英格蘭球迷對他供為神人,西德球迷對他咬牙切齒。這個球也成了圍繞巴赫拉莫夫一生的話題。那麼巴赫拉莫夫本人對他自己的這個判罰有沒有產生過懷疑?

巴赫拉莫夫的兒子小巴赫接受採訪時回憶說:“父親終其一生都從未對自己當初的判罰產生過絲毫的懷疑。不管他出現在哪裡,總會被人們問起當時的情景,父親的回答永遠是進球有效。但是不買賬的反對者也不在少數,對父親的聲討一浪高過一浪。直到今天這場比賽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還是不斷有人在問。如果父親在,他一定會回答:‘球確實越過門線了,我看得沒錯’。”

這可是世界盃決賽,一邊是英國,一邊是德國,都不好惹,在那麼大的壓力下,巴赫拉莫夫能堅持自己的觀點做出這個判罰,確實需要巨大的勇氣。因為這個非常有擔當的判罰,巴赫拉莫夫得到了國際足聯的重用,後來執法過很多重要比賽。巴赫拉莫夫還受到過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接見和嘉獎,伊麗莎白二世製作了一個鍍金的小號雷米特杯,送給了巴赫拉莫夫。1992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問阿塞拜疆時,還專門去拜訪了巴赫拉莫夫,感謝他那次勇敢、公正的行為。

一個世界盃裁判,因為一次判罰聞名世界,成為民族英雄

也因為這個勇敢的判罰,巴赫拉莫夫成了阿塞拜疆的民族英雄,。他成為了阿塞拜疆歷史上名氣最大的人之一,對於世界各地的球迷來講,很多人對阿塞拜疆的瞭解都是從巴赫拉莫夫開始的。為了紀念巴赫拉莫夫,阿塞拜疆把國內最大的球場命名為“巴赫拉莫夫球場”,2004年還在球場外專門立起了一座他的雕像。

一個世界盃裁判,因為一次判罰聞名世界,成為民族英雄

然而,在巴赫拉莫夫生前最後一次談到這個球的時候,他還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巴赫拉莫夫臨終前,有人問他:為什麼你這一生都對這個判罰深信不疑?

巴赫拉莫夫只回答了五個字:斯大林格勒。

這個回答是什麼意思?阿塞拜疆在獨立之前屬於蘇聯,有人說在二戰時,巴赫拉莫夫的家人遭到過納粹的屠殺,所以他恨德國人。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二戰的轉折,德軍遭到重創,巴赫拉莫夫的這個回答意思是要讓德國人像在斯大林格勒一樣受到重創,所以判罰英格蘭進球有效。有一些人就是這樣的看法,他們認為巴赫拉莫夫的判罰和政治歷史脫不開關係。

兒子小巴赫是這麼解釋的:“在斯大林格勒打響的戰役遠近聞名,蘇聯紅軍重創德國人,整個二戰的進程在此之後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父親之所以這麼回答,是因為1966年的那球越過門線就像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一樣,是鐵一般的事實。這是我父親,託菲克-巴赫拉莫夫作出的最客觀,最誠實,最正確也是最職業的一次判罰。”

這就是1966年的門線懸案帶來的爭議,場內的、場外的,沒有人知道答案。這些爭議已經超過了半個世紀,可能還會一直爭議下去。只有足球這項運動才有這樣的魔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