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問題顯而易見,為什麼不去解決?

小三牛的爺爺


其他答者關於這個問題已經說得很好了,我們以前也回答過類似的答案,一個市場有現有利益群體,破除困難。或是卡殼在立法層面,或是卡殼在輿論爭吵的層面。但是今天,我們再來說一個新的視角。

股市的監管,有很多目標,比如宏觀審慎,比如信息對稱,但是是否有人想過,其實股市還有個非常重要的監管目標:促進競爭

促進競爭有利於經濟,有充分的證據表明美日貿易戰,在上世紀最終日本是敗於新興企業更迭上面。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IBM和AT&T對陣日本的NEC、松下、索尼等一大批企業。日本當年對於美國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喬布斯的偶像是索尼盛田昭夫,美國當時的年輕一代玩的是任天堂,電子產品和汽車基本被日本壟斷,甚至於文化產品都已經侵入到美國每個角落。

但是問題是到了1980年代後,情況改變了,日本新興的科技公司巨頭開始減少,而美國出現了蘋果微軟,再往後,亞馬遜谷歌臉書,PayPal等等。部分經濟學家認為,這起源於美國政府對於IBM和AT&T的反壟斷調查和拆分。如今IBM是夕陽了,但是相應換來的是大量更加新穎的科技巨頭。而日本,對大型具備壟斷性的科技企業進行了不遺餘力的保護。(人人都說產權政策的重要性,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產權政策的目的也是為了促進競爭,而非製造壟斷)

同樣對於美國股市,如果一家企業被渾水狙擊,沒有誰會在意。引申到美股,那就是不遺餘力的退市體系。根據WFE數據,2007年到2018年10月全球退市21280家,IPO只有16299家,根據WRDS,美股1980到2017年退市14183家,納斯達克2017-2018.10退市率是7.6%,而同期,日本退市率只有2.7%,而中國香港退市率1.2%,中國上證退市率0.3%、深圳0.1%(幾乎沒有退市)。

監管註定是要得罪人的,是要有牙齒的,這個牙齒的目標,美國證交會就是用來促進競爭。這就是指揮棒的作用,指揮棒要求企業通過公平平等的競爭來脫穎而出,他們就不會裝裝樣子,不會指望賣福畫來保殼。同樣的,對於大型企業,要考慮到期對新興產業的壓制。保護產權的目的是保護競爭,而不是加強壟斷。

同樣的,上次回答印度為什麼人均GOP不到2000美元的問題上面,我也是這個認識,種姓制度限制了印度人的競爭。同樣對於包產到戶的影響,也是一樣的解釋。所以促進競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大多數爭論不下政策方向的燈塔。

最後再很簡單的解答一下問題,為什麼不解決股市的問題,那是因為促進競爭的監管和制度是要傷害到一部分人的。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有錢人,實際上,很多散戶也會因為促進競爭而受到傷害,因為促進企業競爭的同時,也會促進投資人之間競爭,有競爭就一定有loser(美國股市曾經也是散戶市場,而競爭之後留下了專業投資人),但是長期來看,促進競爭能夠讓長期投資人更加穩健,畢竟巴菲特的成功是依賴於美國長期向上的經濟,而美國普通人不再是市場的散戶,但是401K計劃讓很多美國人享受了美國資本市場的紅利。


凱恩斯


很多人認為,股市存在的問題顯而易見,為什麼就不能去解決?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對於股市看得很清楚,因為你知道股市存在很多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你還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你對中國的事情理解得還不是很深,應該屬於涉世不深的那一類人。

中國股市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比如大股東減持、上市公司違規、交易制度的不合理等等,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都能夠發現這些問題的不合理性,管理層集聚了專業智慧和精英思維,他們怎麼不會看到股市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那麼為什麼不能夠馬上解決?

其實這裡邊就是涉及到各種利益關係。股票證券市場其實就是通過交易實現利益分配的渠道。上市公司、散戶股民、機構、國有資產等方面,各種利益交織在一起,股票市場的任何一項制度改革,都會涉及到利益的再分配,都會對於資本市場產生重大深遠的影響,所以說改革起來需要慎之又慎,甚至即便是有一些不合理,但也是當前情況下最合理的一種選擇。


有些看似合理的建議和要求,其實並不適應當前的市場行情或者是國情發展,一口吃個胖子,完美主義者並不適合於股票市場,股票市場更多的是在摸索中試探,在試探中成熟,在成熟中完善,這需要一個非常長的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

解決問題,其實就是在權衡利益,只有利益達到了平衡,才能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這一點不僅適用於股市,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小散李大鵬


股市存在的問題,大家都知道。那些敢於言語的著名分析師和大學經濟學教授都發過聲。那麼管理層為什麼不解決問題呢!我認為原因有下面幾點。

第一,我們國家目前的政策不宜於股市出現牛市。因為我們國家近幾年經濟發展政策中性。實行的是保穩定,去庫存去泡沫政策。供給側改革的實施,房地產政策對房價的壓制,股市的下跌都是為了去除低劣產能,壓縮行業泡沫。經濟發展肯定會短暫受到影響的。經濟大幅增長的預期沒有了,股市出現大牛市的概率也就降低了。

第二,國家對股市的態度不適合牛市出現。脫虛向實,保持穩定,確保不發生大的經濟風險。這樣的防禦性態度。不會讓股市出現系統性風險。也肯定不會出現牛市的。其實每一個國家都是政策市。國家政策,特別是經濟政策對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比如美國特朗普上臺。通過改革。那麼高泡沫的美股也還是出現了一波牛市。就是這個原因。

第三,向註冊制過度,擴股常態化,不宜於資金積累。讓股市裡存量資金操作實力越來越弱。不能夠支持出現牛市。近幾年新股數量大幅增加,股市擴容,但退市機制沒有跟上。只注水,不放水,至於何時桶滿。管理層肯定會掌握的。所以也就不會出現牛市了。

以上為個人一點看法。如有相同看法。歡迎關注交流。


星星網財


股市問題顯而易見,中國股市確實存在很多問題需要修改和完善,就連散戶都看的一清二楚的股市問題難道JGC會看不明白嗎?其實他們比股民投資者更加清楚股市存在的問題;他們只是在等待何時才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時間點。

股市問題顯而易見,為什麼不去解決?我個人覺得有兩個原因,其一就是在等待解決的時間點,因為任何一個股市制度修改都會對股市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要抓到最佳時間點進行修改,改革不是一朝一夕,更不能拔苗助長來解決!其二那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關係到個人利益的事

比如近期三年多的中國股市的最大問題就是IPO抽血,主要是由於IPO加速發行,IPO常態化發行;為了就是解決IPO堰塞湖的問題,但這個問題解決了又引發了一系列的其他問題,新股上市後的募資對於二級市場抽血問題;上市後得到爆炒形成泡沫股問題;大小非問題;大股東股權質押問題;欺詐上市的問題等等,引發股市出現閃崩的,雷股出現,泡沫股出現;

由於近三年多中國股市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存在,上證指數從5178點整整跌了三年半了,股災後來假慢牛,最後在到2018年的熊市行情,三年的中國股票市場已經蒸發了30多萬億,這些錢就是為這些股市問題來買單的;直接導致股民投資者虧損累累,跌到股民投資者懷疑人生。

股市問題永遠圓滿解決不了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又會引發另外的其他問題出現,總之只要把股市制度多站在中小投資者利益方面著想,去努力的完善和改革好股市,這樣才是股民投資者鍾愛的市場,才能有利益股市長久的健康發展。


老金財經


股市目前根本就沒問題,顯而易見!為什麼要去“解決”?磚家教授沒一個看清楚的,股民韭菜深陷其中當局者迷。股市開立的目的是什麼?為企業融資啊。打個比方(數據瞎說的只是為了說明觀點):假定十年前2000點時股市的市值是100,為了讓它漲到500,就是1萬點,需要相當於400的資金來推動,假定這部分資金是X萬億。現在管理者算了一下,這X萬億可以發行2000只股票,於是就十年來一直拼命的發。今天股市還在2500點,說明管理的很成功!哪裡特麼的有問題?!


淺夏如煙0424


相對於成熟的歐美股市而言,a股成立以來還只有28年的歷史,肯定會存在比較明顯的問題,比如發行過快的新股、大股東惡意減持、大規模股權質押、造假上市等等。雖然問題存在,但是為何不去解決,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這些問題的解決不是一朝一夕的,而且想要合理的得到解決,還需要不斷的論證,另一方面就是存在存在一定的利益問題。

最典型的就是新股發行,股市的存在,既有融資的功能,讓一些企業得以上市融資,同時也有投資的功能,讓投資者可以可以享受股市的紅利。當時在逐步運行的過程當中,為了解決上市“堰塞湖”問題,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股市漸漸偏向了融資,無論市場如何跌跌不休,告訴發行的節奏從未停止,尤其近兩年多時間裡,發行了近680支新股,融資6000多億的背後,市值蒸發了近10萬億,最終買單的只能是投資者,我們不是說不發新股,但是市場如此疲軟之際,完全可以適當的少發或者停發,待市場行情出現反轉之後,再進行多發,難道不是很好麼。

至於大股東惡意減持近期又有抬頭的跡象,比如恆力實業好不容易大漲成為妖股,股價翻了三倍,市場炒作熱情高漲,結果好景不長,股東宣佈減持,股價立馬跌停,整個人氣就這麼被破壞了,還有光洋股份同樣11天10板,股價有望繼恆力實業之後成為新的妖股,結果也是好景不長,直接股東宣佈減持,然後同樣股價第二天跌停。股價一漲就立馬宣佈大幅減持,這太傷投資者的心了,肯定不能就這樣放任不管。

所以對於有些明顯的問題,希望監管能夠加以遏制,還投資者一片淨土。


侯賢平


  • 股市問題確實是顯而易見啊。比如新股發行節奏上,大家都在呼籲在目前行情很弱的時候,能否暫停新股,可是就是沒有見到解決啊。反而是每週來一次,非常準時,和黑色星期四一樣,從不缺席。

  • 還有像退市能否也像新股一樣常態化運行?這是顯而易見的,可是中弘股份這樣的垃圾股,想要退市退市都如此艱難。一個說和加多寶有重組意願,別人又說沒有的。明顯人都知道這是在玩投資人呢。可是也是要等到1元以下才能退市。可想而知,退市制度還需要有很多改進的地方。如果退市完善的話,這樣有問題的公司馬上進入退市整理期,其他公司也就不敢亂來了。
  • 還有大股東的解禁減持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在目前成交量低迷的情況下,還有很多大股東為了自己的利益拼命減持。上週的博天環境,地方國資委出手幫他們解決股權質押的問題,股價也出現了上漲,大股東反手就要來一個清倉式減持。這多麼令人寒心啊。

  • 最後就是炒股垃圾股的問題了。這也是很明顯的。之前是很嚴格的。可是最近又不斷放鬆。導致追漲的散戶也不斷出現天地板這樣的大面。要解決就一直堅持。不能因為某些原因又放鬆了。
  • 總之,股市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很多是可以解決的。只不過看有關方面能否下決心而已了。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大多人在股市裡犯的錯誤就是太認真。認真兩字在股市裡就是沒病吃藥。有些人在臺上只是說說而已。比如多少點之下不發新股;比如給老百姓投資收益;比如保護某某人的權利。還有些人披著什麼金融研究大卡的大皮,今天這個底,明天那個底,後天鐵底,再後天鑽石底,害得那些炒底的至今還沒炒到底。所以說,在股市你只要一認真,就會受到毒藥的傷害,損失慘重。

誠信是根基。


自然神力源567


A股市場成立時間僅二十八年,相比於外圍股市還處在不成熟階段,對於很多問題也是人人熟知,監管不可能看不到,主要在於股市的成立需要面對太多的內部環境變化和各種利益捆綁,牽一髮而動全身,稍有不慎會導致市場融資功能弱化或者投資和融資不平衡引發更多風險,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

從這幾年的股市發展情形就可知道,A股是生態環境被破壞,股市也是長期的熊長牛短,大部分時期監管更傾向於融資為主,導致了各種問題放大後也未及時處理,股市的投資功能弱化,投機氛圍遠勝於投資,但是建設和完善各種制度需要時間,對於大部分股民而言,就是在市場不斷的改變中成長,也就只能去適應這種變化。


而主要的問題有以下兩點。

1,股市的融資放大,投資弱化

成熟的市場本身就要融資和投資成正比,上企融資的同時也給予股民紅利,市場健康和穩定發展才是股市長期讓股民,企業和機構共同生存的良好環境,而A股市場的融資問題一直是股市的詬病,企業上市減持,股市低迷時期也是不顧投資者的權益一味的減持股票,導致融資功能放大,股票長期下跌,股民基本沒有賺錢的機會。


2,新股發行節奏加快,市場信心缺失

2017年發行了436家新股導致今年千股下跌,在熊市行情應該要考慮市場是否能承受這種擴容的速度,雖然2018年新股發行數量減少,但是4萬億限售股解禁壓力讓股市每次上漲都失敗收場,大部分股民並不是不認同發新股,而是要看股市環境發行,牛市發行新股人人贊成,熊市暫停新股發行也是民心所向,一味的不顧市場濫發新股,股市難漲反而易跌,人心一旦散了,是難以凝聚起來的。


而對於高送轉和退市制度近期雖然得到完善,但是還存在諸多需要跟進解決的內部因素,對於A股市場而言,股民是股市的根本,注重融資,也應該給予股民投資的機會。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A股問題的確多,但這些問題的背後牽涉的往往更多,不是不去解決,而是暫時還不能去解決,還需要時間去平衡各方。

比如IPO過快的問題,典型的對二級市場的衝擊很大,明眼人眼裡都看到不光融資巨大,還在不斷攤薄二級市場的存量資金,但是IPO的背後是幫扶實體經濟,為實體企業輸血,而A股設立的最初定位就是為實體企業輸血,也屢有”加大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扶持“論調。這種背景下試問怎麼停?歷史上也只有A股市場出現了崩盤式下跌的時候,實在迫不得已,IPO才會被拿出來祭旗暫停一段時間。再比如退市少的問題,很多企業是依靠地方大補貼成功保殼的,如果業績差的退市問題採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標準,很多保殼的企業都將被強制退市,但是背後又涉及了太多地方所得。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