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編薪資怎麼樣?

李達康165802944


全國的行政部門、事業單位的工資套算標準都是一樣的,有差別的,是根據地方財政收入不同,福利補貼部分發放的項目和標準高低不同,獎金、津貼、福利等方面的臨時增加項目不一樣,因而導致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工資比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高兩三倍;也導致省級級市級高一兩千,市級比縣級高一兩千。單拿公務員公車補貼一項來說,省市兩級和財政情況較了的縣區都按時按標準發了,而財政收入較差的縣區至今未發,就此一項,每月工資平均少600元左右。

大學畢業初入職,考入行政或者事業單位,月工資基本3000元過一點,繳納完“五險一金”,實到手也就2500元左右。這其中,公務員和參公稍高一點,專業技術幹部其次,最低的是普通事業單位人員。

工作十來年之後,能力強的,走上了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層次高的,評上了中級職稱;能力稍差的,或者受崗位限制嚴重的,職位和級別基本變化不大,工資漲幅也就有限。這時候,剔除其他因素,平均工資水平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提拔為副科級以上的公務員,和評了中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工資水平稍高;行政部門的科員和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管理八級人員其次;最低的,依然是普通事業單位的一般人員。

工作二十年以上到退休,由於行政和參公事業單位中,領導崗位有限,尤其是市縣兩級,提拔為副處級以上領導幹部的,只是極少部分,基本還有大部分不擔任實職,或者在非實權部門擔任職務。同樣,評為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也是少之又少。這兩部分人員,其工資收入在體制內是最高的,各項福利待遇也都能享受得到。即使中西部貧困地區,到退休的時候,副高級以上職稱月工資也在7000元左右,高級職稱月工資可以上萬元,甚至比副處級處級以上領導幹部月工資還高許多。

工資收入水平處於第二位的,是評上了中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在領導崗位的科級公務員、參公人員,以及管理七、八級的事業單位管理人員。這部分人員也算是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的中流砥柱,人數佔比在15%。

工資最低的,是一般幹部,依次是公務員、初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事業單位人員。公務員中的一般幹部因為有“職級並行”,工齡長的可以享受上一級工資待遇,工資稍高,基本和初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相仿。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最低,而且還沒有開始實行“職級並行”,工資最低。基層公務員“職級並行”政策已經非常成熟,相信管理類事業單位推行“職級並行”政策的時間也不會太久,這樣也會提高該類人員的個人待遇和工作積極性。

工資最低的,是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工勤人員,以及編外合同工、臨時工、公益崗位人員。工勤人員稍好一點,退休前可以混個技師領退休工資,不過今後可能會越來越嚴格,沒有這麼好的優惠條件了。


真寧腔調


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的工資水平要看區域經濟水平,經濟發達相對就高,經濟差自然就低,但總的來看,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的薪資水平普遍不高,這是客觀事實。

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的工資結構,大致包括以下幾項: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津貼+各項補貼(省補、市補、生活補貼、榮帖等)+績效獎勵。在這些工資項目中,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相對固定,拉開差距的主要在津補貼,這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直接關聯,存在較大的區域差距。

縱向來看,一般省級會高於市級,市級則高於縣級。

縣級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工資,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的實際收入普遍在兩三千左右。

市級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工資,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的實際收入普遍在三四千左右。

省級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工資,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的實際收入普遍在四五千左右。

職務和職稱對事業編人員的工資水平影響較大,因此,同樣是在編人員,因為職務或職稱的高低,彼此之間的工資收入差別也會很大。有人拿兩千多,有人可能拿五六千,具體要看單位的實際情況和個人的具體層次來定。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嘉興事業編到手2500,不太可能吧,應該還有其他補貼吧,包括五險一金的話,工資不算年底獎金,一般在4500元左右每月。記住扣除的五險一金也是你的錢。如果真不到這個待遇水平的話,那你也許可能大概是考了個假事業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