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到底是不是一種科學?

社會啟示錄


這是一個爭議很大的問題,我來試試能不能把它講清楚。

先說答案

正統的中醫和科學的關係是這樣的:

總得來說,科學源於數學,數學源於象學,象學源於道易。

中醫則是象學思維在養生,奉生層面的應用。



正統的中醫思想

中醫的思想,來源於《易經》的思想,是華夏正統的“道”的思想的支流和應用。

把《易經》中的陰陽各三等分,就有了六氣、六淫和六經辯證。河圖中的五,作為永恆的太陽,加上四時,那麼就有了五運。人法地,把洛書中的五,當成地,那麼就是在天成五運,在地成五行。

五運六氣,五行六經,就成了中醫的理論基礎。

中醫的核心,是陰陽二字。

人身的陰陽二氣,為天地所授,所以,順應天地的陰陽二氣,則為正;

逆了天地的陰陽二氣,則為病。



中醫的總思想和原則,一是保持人體正常的陰陽升降,二是通過恢復人體正常的陰陽升降,把一個不正的人,重新調節為正的。

要理解中醫,首先要理解天人同構。在正統的華夏文化看來,人,家,鄉,邦,國,天下都是同構的,在天地和人身的層次,天地如人身,人身如天地。比如,天上下雨,循行路線是自上而下的下降,雨不能夠從地上往天上跑,水蒸氣也不可以從天上向地上蒸發,人體的陰陽二氣沿著經絡陽升陰降,也是同樣的自然規律。

中醫是古聖道術修煉的副產品,是為了奉生。要想奉生,就要理解天地之道,就要理解精氣神,所以在《黃帝內經》這樣的中醫經典裡,多數講的還是天地之道。



《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中醫的四大經典,其中以《黃帝內經》最高,這是一本教人不生病的書。《難經》思想,承自《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則主要講方劑。

中醫主要的兩大流派,岐伯和黃帝是一派,神農和伊尹是另一派。岐黃派以道治身,神農派以兵治身。 岐黃派和神農伊尹派,在張仲景那裡交匯,就形成了後世中醫的基本面貌。

以道治身,不生病,需要聖人才可以做到,以兵治身並沒有那麼高的要求,所以後世的中醫,基本上全是用兵,就是黃帝所說的毒藥攻邪。以藥之毒,攻人之邪,這就是和用兵打仗一樣了,所以說以兵治身。

這裡解釋一下萬物為什麼可以入藥治病,因為萬物本來都是同一個氣所構成的,載中氣而生的人,如果他生病了,說明自身的陰陽有了偏盛。而草木禽獸們,剛好是得偏氣而生者,這時候,找一個剛好可以中和人身上偏氣的動植物服用,就能把人身上的偏氣中和掉,人就恢復了中和之氣,病就好了。中藥之所以能攻邪,就在於它有偏性,用中藥陰陽的偏性,來糾正和修復病人身體陰陽的偏性。



在華夏的世界觀看來,人在不停的和天地交換陰陽之氣,疾病就是和天地關係失節,導致的人體的真氣和天地之氣,不合拍了。

那麼最好對付疾病的方法,就是始終和於天地,保持正的狀態,不生病,這就是岐黃派的思想。

治未病,養生,奉生,攝生。這些講的都是關於如何不生病的道理和學問。既然生病是因為違逆了天地陰陽四時,以妄為常。那麼,順應天地陰陽四時,就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病皆起於過用,所以道家思想的養生智慧,核心宗旨只有一個:“治人事天莫若嗇。”簡單的講,就是把精氣神儲蓄起來,改掉亂花錢的習慣,要省著用,節約著用。

開始知道嗇精寶氣了之後,那麼逐漸的可以能夠體會天人相應的道理。開始能夠明白,什麼是知常不妄,不要亂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搭乘天地這個便車,以最小的成本,收穫最大的效益。以天地陰陽,養自身陰陽。正氣一直處於充沛狀態,那麼邪氣就無法趁虛而入,人也就不會生病。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是更高境界的養生。一般人難以掌握。 恬淡虛無,說的是,不要為外部世界的紛擾,撼動自己的內心,看世界就如同鏡子照出來它 們一樣。這就是聖人如鏡的道理。做到恬淡虛無,心裡沒有憂慮,那麼真氣就會暢通無礙。

精神內守,就是不僅要嗇,最好還要善於閉藏。身上的正氣餘額越多,積蓄越多,那麼就意味著,離疾病越遠。



岐黃派的思想,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很難做到的,所以,不生病的人,也是很少的。

那麼,如果病了,該怎麼辦呢?

中醫還是這兩種的方法,一是改變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按照天地之常作為生活作息的依準,那麼身體本身就有一種自己恢復正常的能力。這就是養生裡面的康復功能。

另一種就是把祛邪扶正,使偏盛之氣恢復平和。這就是以偏糾偏,用藥的偏性,來糾正身體的偏性,中和掉體內的偏盛之氣。為什麼中藥會有毒性?如果中藥沒有毒性,也就沒作用了。身體處於不正常狀態,不以偏糾偏,對身體的恢復正常,也就沒有什麼輔助價值了。

在以中藥糾偏的同時,以合乎天地之正的生活作息方式生活,那麼就能更快的使自己的身體康復。

為什麼中醫不發展,總是翻來覆去的講幾千年的那些東西呢?

因為從總體思想上,中醫確實沒法發展,中醫的思想,它的錨定是天地。只要日月不改,天地不崩,陰陽四時就始終照常運行,人體這個小系統,也只能依然遵循這個法則。天地不變,中醫的核心思想,也就無法有什麼發展和徹底的改變,只有在道的思想指導下,針對不同時症提出相應的應時而變的解決方案。

科學

人類的心智從感知計算,退化到符號計算,結果,就是近代數學和現代數學的誕生。



17世紀,伽利略們,把變量的思維,引入了數學。西方人才開始接受,世界是流動的,世界是永恆變化的。這些從中國傳入過去的源自易學的變量思維,十進位制,二進制的數學思想,推動西方數學,從鬼神數學,向自然數學轉變。

東西方文化精華匯聚的結果,西方人建立起來了一座數學的大廈,在數學上,又建立起來了科學。近代數學帶來了牛頓和他的三大定律。非歐幾何為代表的西方現代數學,則催生了愛因斯坦和相對論的產生。

科學對應的是模型思維。西方人把數學建模的思想,運用在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上,這種模型思維之父,是伽利略。

建模的本質是什麼呢?就是擬合,對數據的擬合。科學也是一樣,所有科學模型的本質,都是對一系列數理與邏輯的擬合。一旦模型不靈了,則就要調整參數,對模型進行優化。在牛頓的模型中,他定義了時間,空間和引力。而愛因斯坦做的,就是調整時間和空間這兩個參數,對牛頓的模型,進行了優化。

近代以來的科學,它的核心特徵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定域性的,實在性的,數量化,模型化的分析和研究。而一旦不斷的向微觀世界探索,定域性,實在性,數量化,模型化這些科學的堡壘就不斷的被推翻。因為,基於格物致知的科學,他們的自下而上所擬合出來的解釋模型和原理體系,適用範圍只能是物。如果格物的工具,尺度上比格物的對象還要大,那麼就無法再格物致知了,對於無法數學化的領域,無法公理化的領域,現代科學思維是無法起作用的。這也就意味著現代科學走到了盡頭。



在這個盡頭,人類的心智為了可以對付新冒出來的狀況,那麼就得倒逼著去發明全新的數學。而現在的數學體系,已然無法完成這樣的任務和使命。這也把數學逼到了盡頭。

要重新設計整座數學大廈,那麼就得迴歸到數學之母象學那裡重新開始,重新再出發。而要開啟象學的新篇章,那麼之前西方的那一整套建立在實在性和定域性基石之上的理論和思想,都得需要用易學的思想,對它們進行根本性的顛覆。

實在性和定域性這兩座現代科學的堡壘已然淪陷。下一場科學革命,取決於數學革命。數學革命,則又需要用東方思維,重新理解一個永恆變易的真實的宇宙。

因為易學的思想,反應的才是真實的宇宙:非確定性,非定域性,非實在性。一個確定性的世界,只不過是無窮變易中的一幀在時間軸上的截面。

所以說,科學的盡頭是數學,數學的盡頭是象學,象學的盡頭是易學。



科學,總得來說,只是一場人類自己的發明,而非對天地常然的發現。

中醫,則是對天地一隅常然的發現,而非人類自己的發明。


平凡2850


說中醫不是科學的人,是"科盲"!我們先從"科學"的概念說起,希望方舟子等中醫黑們睜大眼睛看清楚每個字,否則會每天出洋相,卻仍以為自己不知有多高明、多偉大!

科學,是自然與人類的本質及其規律的反映,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思維科學三大類,其中思維科學包括哲學、數學、邏輯學、心理學等學科!

依照科學的定義與分類,哲學,是科學體系中的一員,是對自然與人類的本質及其規律的高度概括,而中醫以陰陽相生相剋的《易經》唯物哲學為理論基礎,與認為萬事萬物對立統一矛盾論的現代辨證唯物主義哲學是等價相通的,因此,中醫,理所當然地是科學中的一員!


池昭新一城市新模式


可以肯定的說,中醫絕對是科學的!

可能有些仗著科學達人的身份,會給你潑冷水說中醫就是一種徹頭徹尾的偽科學。遇到這樣的人,大家可以直接無視。

那麼中醫到底為什麼是科學的呢?科學的定義又是什麼?中醫為什麼會遭受那麼多人的質疑呢?其實這和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行陰陽的理論,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有著莫大的關係。具體分析如下:


科學的定義

按照邏輯學的定義,我們要是支持或反對一個東西之前,最好要搞清楚它的大前提和基本定義,

因此當我們要判定中醫是不是偽科學的時候,必須要清楚什麼是科學?

科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科學的產生最早要追溯到亞力士多德那個時代,而現代意義上的科學則是從伽利略的實驗精神和培根的實證主義科學精神開始的。


科學實質上是數理邏輯+形式邏輯+實證邏輯運用的產物,科學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是1.理論假設2.實驗驗證。

所以只要滿足以上兩點即理論與驗證都是具有合理性的都是屬於科學的,那麼我們來對比一下中醫,很明顯,中醫既有自己的理論基礎,也有眾多實驗驗證,根本不是偽科學。

另外,在我們說中醫是否是偽科學時,西醫也許是最好的參考價值。

西醫的問題

從西醫的發展來看,早期的西醫理論都是來源於牛頓時期的機械唯物觀,即是把一個人的身體當做機器來研究其病理理論。當然這種理論是相當不成熟的,直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才有生物學家打破了那種,以機械理論來看待身體和生命的世界觀。最後才發展出醫學系統論。

系統論指出人的身體是一個動態的系統,身體各個部分之間並不是零件與零件之間那麼簡單的關係。人治病的根本是要在於總體系統上的平衡和健康有效,而不能僅僅看局部的病菌和病毒。很多抗生素的濫用會使病菌變異導致身體疾病更加嚴重,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反觀中醫,凡是讀過《皇帝內經》的人都知道,中醫尤其擅長從整體論和系統論的視角來看待生命以及疾病病理。在中醫的世界觀裡,人的身體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保持身體的動態平衡是治病的關鍵。

中醫的問題

說了西醫的問題,我們也來說一下中醫的缺點吧,如果說中醫真的沒有問題的話,那麼也不會像今天這樣為多數專家學者所鄙夷排斥(尤其是方舟子等人)。

中醫的問題有1.行醫者的素質良莠不齊(西醫這方面也好不到哪去)。

2.有部分行醫的江湖騙子,學著半桶水的中醫理論,到處招搖撞騙,給中醫帶來了特別壞的名聲,這恐怕也是部分民眾反對中醫的原因。


3.中醫藥材的品質問題也一直是個關鍵,許多地方的中醫藥材經過不當處理,落實到具體病人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明顯的藥效。甚至有時候根本就是假藥材,或者真假藥材混亂使用。這種現象和一些行醫者的道德良心有關,與中醫本身無關。

4.在中醫的教育與傳承上,國家其實也沒有做到位,但也不能完全歸咎於國家,因為中醫本身的理論一直都有歷史記載的,許多中醫理論在歷史的長河中早已失傳,只是由這些理論衍生出的經驗一直都在民間流傳,可惜經驗不能當做理論,沒有經過嚴謹科學的驗證,都是不能納入到現代科學體系的。


其實中醫的缺點也是比較多的,但總的來說,缺點就像糟粕一樣,是無法掩蓋掉中醫本有的光芒。

醫學與科學的目的

我們都知道,科學是為了求真而存在的,而醫學是為了求存在的,醫學的第一要務就是解決人類的疾病健康問題,而科學則完全不同,可以這樣說,科學發展到至今,它給現實世界所帶來的貢獻都是有目共睹的,我們不能質疑科學不是真理。但是現今的科學體系是有邊界的,這種體系並不完善。


對於科學,我們必須要有三種清醒的認識(1.)科學不等於正確,因為科學只能是理論假設+部分驗證。(2)科學不等於有效,因為還沒有理解的地方和沒有得到驗證的地方,用現有的科學體系去解釋是行不通的(例如癌症)。(3)科學是一套會自我及時更新的體系,比如說牛頓的三大定律被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所取代。同理,現有的西醫理論也不是完全都是正確的,時間一長,自會有更精確的理論來代替前者。 所以,無論我們學科學,用科學,都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以免誤入歧途。

那些討論中醫是偽科學並且不遺餘力反中醫的專家學者,不論他們是否是別有用心,既然反中醫理論,那麼我們反對西醫的合理性是不是也可以呢,因為現行的西醫理論是處於不斷修正當中的,很多今天被認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將來也許都會被修改糾正。

結束語

醫學不能用科學與否來去定義,因為當我們強行用科學去劃分世界的時候,科學就會變得霸道狹隘與無力,因為科學本身就不完備

不僅如此,筆者也在此給中醫正名,我們中醫不是偽科學,那些打著科學幌子反中醫的人,無論他們是專家學者還是自以為是的“科學達人”,他們終將會被自己的一己之偏見所“打臉”,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別在相信“中醫是偽科學”的說法。

中醫有一套自己的科學行醫理論,中醫本身就是科學的。

好了,中醫是否是偽科學就說到這裡了,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加個好友,順便點個👍哦,碼子不容易!


科學與歷史愛好者


中醫顯然不在科學定義的範疇中

科學是從哲學發展而來,哲學也指引著科學發展的方向但是,能孕育科學啟蒙和催發科學發展的哲學一定是研究人與物質或者物質與物質之間關係的。

中醫源於中國傳統思想,並結合古人生產生活經驗而得。然而,咋們先輩絕大多數只專注於研究人本身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醫是典型被儒釋道尤其是道家思想帶偏的非科學(不是偽科學)產物,它通過空想和思辨硬生生把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成果變成了沒有物質理論基礎的空中樓閣。

“陰陽五行”,“兩儀四象”,“乾坤八卦”……諸如此類,都是中國古人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和物質規律思索總結後的產物,它沒有直接證據和嚴格證明過程,但也的確能在某些方面印證出一定的道理。

古代信息不發達,人們所知所曉極為有限,當有人能侃侃而談,並讓人覺得句句在理,大家就很容易產生認同,而如果誰能把這些“知識”“總結成讓人不明覺厲的“理論”,並且在一定條件和範疇內具有相當的普適性繼而被廣為傳播和推崇,那麼這人也就成聖了,他的觀念,想法再由後輩文人墨客們淬鍊昇華以及廣大民眾的傳統道德觀和信仰力加持得以傳世,便成了祖訓和聖經。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所有這些“理論”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中有些有道理並經過科學論證為正確的內容得以正名和保留,鍾南山院士倡導的中醫走循證醫學之路便是據此而論。但毫無疑問,即便正確的內容也不會比科學研究更為系統和全面,而更多的內容要麼是錯的,要麼是未知對錯的,錯的要捨棄,而未知對錯的僅靠不能數典忘祖的道德約束以及信仰之力是站不住腳的。

舉個例子,道家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哪怕放到今天,聽上去也會覺得很有道理的樣子,只可惜,這僅僅是古人經歷了對生活的體悟,對世界的觀察,眼睛一閉,在自己腦子當中長期思索,靈光一現後想出來的。“對,就是這麼回事”“是哦,怎麼我想不到”“真乃智者也”,於是乎,那些玄學理論(包括中醫當中的陰陽,五行,脈穴等等)也就被尊長奉祖,崇聖精古的中華後輩們當做信仰發展至今,不過

信仰之力用對了方向,那叫力量源泉,用錯地方,就是作繭自縛了。同時,這也讓人能夠理解騙人的兩種方式,一個是“顯然如此”,一個是“不明覺厲”。

總結一下,既然如今有了科學的醫學體系,也就是現代醫學,並已蓬勃發展了兩百多年,那中醫也該退出歷史的舞臺,功成名就而不急流勇退,只能被歷史虛無主義抹殺,失去本該擁有的尊重和地位。


蟲不知我星


中醫產生在農牧業社會,那時科學還未產生。它的理念是陰陽平衡,相剋相生 ,驗證中醫效果的不是科學邏輯,是經過反覆檢驗的實踐,即實際效果。

一、人是食物鏈的一部分

食物鏈的最大特點是各個層級的物種動態平衡,人體是各種營養的平衡,所以中醫也是食物平衡的理論,根據季節天氣的不同調整膳食結構。營養失衡就會生“病”。比如,過胖了生出心臟,脂肪肝等疾病,過瘦了有貧血等疾病。

二、人體與大自然的平衡

這種平衡是互相交流的動態平衡,人體根據不同的環境做出調整。不然會失衡,失衡的表現就是生病。比如,天氣有熱寒,燥溼,特別是轉季,身體一時失衡,可能生病。

三、中藥作用慢

相比無機物,有機物有八特點,其中一條就是反應慢。要恢復人體的平衡有一個過程,比如,營養不良的人要吃胖,就要一段時間,一口吃個胖子,根本不可能。

四、中醫的理論來源是幾千年的實踐

作為整個生態食物鏈,這種層級關係,比例關係,滲透在動植物的內部,要人去領悟。如何領悟呢?那就是實踐,反覆的實踐,起初是藥師親身體驗,成功後經反覆的臨床檢驗,最後才作為藥方記錄在案,比如“麻沸散”就是經過古代反覆實踐,才流傳下來的麻醉藥。

五、西醫一般是無機物的化學反應,它不是恢復平衡的,是修復創傷的,修復之後難免有排他反映,所以,西藥的副作用一般大一些,過一段時間,身體平衡了,西藥的副作用就消失了。

六、科技、技術、科學不同

技術早於科學,是人類實踐經驗的昇華。古代沒有物理化學,也不需要物理化學的設計論證。比如,古代的瓷器,唐三彩,鈞瓷,景德鎮的瓷器,技術人員並不懂科學,也沒有科學。古人燒製的著名瓷器蝴蝶杯,現代人都模仿不成。

工業化時代產生了科學,是人們認識的飛躍,它可避免技術設計的盲目性,但也制約了技術自身的發展,似乎只有在科學的指導規範下,技術才可以亦步亦趨的發展,窒息了技術的創新能力,比如,同一副圖紙,不同的工程師操作,產品有一定差別。我們知道光是七色,不同的畫師可以畫出不同的風格,不同的作品,這是技術,無需科學指導。

產品做得精細,與工人的技術熟練程度有關,這是工藝,與科學無關。

科學萬能正是我們的教育脫離實際的表現 。只有原理和理論論證,甚至物化的圖紙,沒有好的精細施工,獲得的產品仍是三流的,甚至是次品。比如,航空發動機,原理難嗎?不難,不復雜。為啥發達國家做得好,我們做不好。固然與材料有關,我們的技術和工藝水平不高也是制約因素。

科學教育容易使學生變成脫離實踐的“書呆子”“理論痞”。當然,有些純思維活動的教育沒有這些弊病。比如,三產的銷售,保險等。國家要發達工業水平才是關鍵。



一葉扁舟l


中醫含:A>中醫理論+B>中醫的診斷方法+C〉中藥→A>是古代人的哲學觀點,BC主要靠經驗→因此,ABC都不是科學,而在是經驗基礎上的技術!!



1>如果中醫是科學→那麼它就必須符合`科學"的三個要素→界定一個事物是否科學,要以下面三點來衡量:

A>應用系統的實證主義

→即:基於系統化的有計劃的事實的觀察和實踐→比如:藥物的有效性→要有計劃地通過大量臨床的案例來進行證明→雖然中藥使用了幾千年,但這些都是憑經驗的,沒有進行過"實驗室"化的樣本試驗!。

→如果從理論到理論,從思想到思想,就不能稱之為科學。

→現代科學的研究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使用數學的方法→調查數據/案例,然後用統計學和概率論進行推論

B>產生系統的公共知識。

→科學的認識要符合客觀實際→具體表現為:這些結論是可重複的→例如:用同一藥物來治同一個病,熬製的中藥也很難通過實驗性的重複實驗,望問聞切的方法更是不可能準確地區分病灶→例如:區分不了肝炎和肺炎>

C>科學的結論是可證偽的

一個科學的理論、假說,不會被實事推翻,也不會被“可能的事實推翻”→這就是"可證偽"。

→而熬製的中藥對同一種病,此一次有效,彼一次卻失效,療效很難穩定,故是不可證偽的!

→中醫的"望聞問切",也是不可證偽的。

所以,中醫很難符合科學的遊戲規則,因此很難符合科學的定義,說中醫是"科學"就免為其難→只能說它是一門技術!



2>中醫理論

中醫借用中國古代"天人合一"類比而非推理出來的哲學觀,衍生出中醫基礎理論學說,主要包括→分形陰陽五行學說→藏象五系統學說(心繫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五運六氣學說,氣血精津液神學說(氣:信息-能量-物質學三元-多元說)

→這些理論與其說是醫療治病理論,不如說是對生命現象的哲學思考

→這些理論不是基於形式邏輯的推理,也不是基於事實的解構分析→而是使用類比和想象的結果!!

→因此,中醫的一整套理論只是一些哲學理論罷了,其中有唯物的也有唯心的,有辯證法也有形而上學,是一個複雜的中式"哲學"體系。

→西醫,沒有什麼辯證治療的"哲學"觀,它只尊循了科學的一般規律

→A>基於事實的實驗

→B>基於數學的定量分析→

C>效果的可重複性→

→如果西醫把哲學上的辯證法拿來當西醫理論,不是很可笑的嗎?!→可惜,中醫太多人死把我們古人那套哲學觀挪來當醫學理論不放!反而引來更多質疑!

→因此,中醫陷入一套複雜的哲學體系中,講的頭頭是道,學完以後卻不知道如何看病

→當然,"天人合一"/陰陽五行→古人能提出這些知識也難能可貴→這些知識本來就是哲學觀→當作哲學來學習無可厚非→但卻被當作醫學知識來講,這就值得商榷了→極端地講,如果一箇中醫本科生,學了這一套"醫學"的知識→而不學西醫的病毒檢檢化驗等看病知識,→他出去會看病敢看病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學了中醫這一大堆理論,連肝炎和肺炎都分不清楚,還說這些理論是科學的,實在是讓人難以苟同!

因此,中醫理論在宏觀上→對生命、病理現象的認識自有它的價值→可以作為認識病理的認識論,但把它作為微觀的科學的診病方法,那就是拉大旗作虎皮了→不認清這一點,對中醫的發展絕沒有任何好處!!



3>中藥:

中藥的"抓藥"→抓多少抓幾種,全憑經驗→這一點完全不是科學的方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新中成立後,歷史上進行過兩次"中藥自證"。

A>1958年∽1961年,開始了第一次中醫藥檢,

→1961年,在北京召開了“中國生理科學會藥理專業第一屆學術討論會”,結果是:不少(宣稱)臨床報告有效的方藥,在動物實驗中得不到證實,甚至在同例的病例中也不可重複!!

1963年的<>,一篇學術論文指出:

“結果的可重複性不高以及與臨床結果的不一致,是中藥藥理研究中一個比較普遍存在的問題"

B>上世紀70年代開始,開始了另一場中藥自證之路。

針對中藥治氣管炎→開展了一次廣泛的中藥篩選之路,

這一次又以失敗告終,後來著名中醫陸廣莘承認:“1971年全國範圍的篩選慢性氣管炎中藥,針對‘咳、喘、痰、炎’,篩選出止咳、定喘、化痰、消炎的18種草藥,卻又經不住時間和實踐的考驗!"

很多人,不去正視這兩次"中醫"自證之中發現的具體問題,而是用宏大的理論敘述和"陰謀論"來掩蓋中醫存在的問題!→反而會阻礙中醫的"科學化之路"。

→因此,中醫自證其科學之路還很漫長!!



4>中醫是技術。

按照現代對科學的界定,"四大發明"也是技術而不是科學→但技術也可以起到巨大作用!!→中醫也是這樣。

中醫不是科學,但並不是否認它的作用,它在中華民族的發展過程中,救死扶傷也發揮了偉大的作用。

→中醫主要是靠經驗傳承→是一門經驗醫學,經驗確有作用,甚至偶爾還能解決大問題,但經驗不具備科學那樣的普遍性和準確性→→因此,中醫只是一門技術而沒有發展成一門現代科學!。

→結論:中醫是一門技術,自有其價值,中藥熬製也能治病,但卻缺乏臨床性的實驗→更沒有定量分析→很難有可重複性等科學要求,中藥治病基本是憑經驗→這是技術,而不是科學。



5>中藥的片劑化

近年來,有些中藥通過嚴格的認證生產出了有藥物批文的中藥片劑→為中藥的科學化打開了大門→也許是中藥科學發展的方向!

世界中藥市場,日本、韓國所佔份額高達80%-90%,其主要原材料都進口自中國,他們加工成符合國際標準的片劑、膠囊等;然後出售!

中醫的宏論者們,如果不去正視國內中醫中藥存在的問題,繼續坐而論道,將難以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


月亮TA爹爹


首先說明,中醫無論是不是科學,他都是有用的。

幾千年的中醫歷史就是醫學實驗歷程。中醫是依靠經驗的,人為主觀判斷很重要,所以很多噴子人為中醫就是胡說八道,亂吹一氣。中醫主觀判斷佔據很重要的地位,是因為中醫把病因分的很細,一個微小的因素都可能導致病因的不同,排列組合下來,千人千方,萬人萬方是有原因的。

中醫找病因,西醫找病症,比如糖尿病,西醫認為缺少胰島素,就補充胰島素,如果有一天中醫也能治糖尿病,那麼中醫會去治療胰島,而不是補充胰島素。再比如感冒,西醫就是降溫殺毒,中醫是激發免疫系統。打個比方,西醫是僱傭軍,中醫是民兵,都能打土匪,難道因為僱傭軍簡單快捷就人為民兵沒用了?

說中醫不科學的,根本沒有科學精神。它們認為花草樹木怎麼能治病?那麼花草樹木能不能讓人中毒?能讓人中毒為什麼不能治病?要知道一切都是化學反應,既然有讓人中毒的物質,為什麼沒有治病的物質?這不是辯證法嗎?

又有人說,中醫說陰陽,講五行,理氣調中不科學,那麼什麼是科學?知道的是科學,不知道的是不科學嗎?我們如果把電講做氣,磁講做意,是不是發現科學也不科學了?

現在覺得不科學,是因為沒人去以科學的方法研究他,沒有資金,沒有人才。中醫固步自封,沒有自信,不敢也不願接受質疑,不去剖析,不去挖掘,知其標而不知其裡,知道怎麼治病,卻無法說出分子層面的藥理。

如果華佗仍在,我相信人們仍然稱呼他為神醫;如果孫思邈仍在,我相信人們仍然稱呼他為藥王;如果張仲景仍在,我相信人們仍然稱呼他為醫聖;如果李時珍仍在,我相信人們仍然稱呼他為藥聖。

不是中醫不科學,是中醫人不夠科學。


空想的鹹魚


     中醫不是經驗醫學,是科學!雖然說目前還不能為科學所證實,但中醫具備可驗證性和有效性,這是科學的方法論和科學精神!中醫與其說是經驗積累和傳承,不如說是科學驗證和心得的傳承。

      至於說中醫是臨床摸索岀來的,更不正確了。原始的經驗積累是必須的,但反覆驗證了的經驗、被你、我、他都認可的經驗就是真理,比如《黃帝內經》、《神龍本草經》,後世各家心得又有《傷寒論》、《脾胃論》、《溫病條理》、《本草綱目》等,相當於現在的論文集和個人臨床心得體會總結。總結即是個人的東西;理論則是大家認可的東西。如此而己。



中醫絕對不是“科學”,不要拿“科學”來糟蹋中醫。

中醫是“道”,簡單的打個比喻說,中醫是“一種系統”。

是研究人的系統的一種“道”。

一種已經人體系統的道,如果你用“科學”的笨辦法,研究人體,那麼人體就是“物質”。雖然沒有錯,但是太低級了,因為維持“生命”運轉的,是這個系統,而不是簡簡單單的物質,……

就比如,手機,電腦……維持他運作的是“系統”。而不僅僅是物質。

垃圾堆裡物質非常多,為什麼不運轉呢?

生命雖然是由物質組成的,但是宇宙那麼多物質,為什麼生命這麼少?

生命是一個神奇的系統,而中醫就是研究這個系統的,研究“生命的。是高級的,所以說博大精深。

而西是研究物質的,研究人是從“屍體”開始的,但是解剖的充其量就是屍體,因為已經沒有生命了。

你就是研究透了人體,所有點點滴滴的組成物質,也不可能理解生命。

所以西醫是低級的,因為“科學”本質就是為這種低級思維服務的。因此他是一個低級位面的存在。

總結:

科學的盡頭就是驗證中醫的正確性的。

等明白了這一點,科學就會被拋棄。

一種新的,研究系統的方法論就誕生了。

就像電腦的系統


才醒素女


中醫是否是一門科學,談民族情感、談文化繼承,都是偏離事實的空談。但是,如果有人一定要從國家民族的角度談中醫,那麼,我們不妨就從這個角度談談,看誰更尊重我們這個國家與民族。以下內容是根據我在頭條擊敗一箇中醫的辯論過程整理而成,現與大家共享。

在中醫的基礎理論中,少不了關於一年四季和二十四節氣的論述。只要百度一下,會找到大量談論二十四節氣與中醫養生或治未病相關的文章。很多中醫和中醫粉以此為榮,說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的偉大發明,是中國燦爛傳統文化的一項偉大成就。而二十四節氣構成了中醫養生或治末病的基礎理論之一,這可以證明中醫的科學性。

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目前,中醫正在努力向世界邁進,向世界人民傳播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並自信地聲稱,不懂中國傳統文化的外國人終有一天會理解並接受的。

那麼,請所有中醫和中醫粉睜眼看看世界地圖,並惡補一下地球上不同地區的氣候常識。然後,問題出現了。

首先,在地球上南北迴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是沒有四季變化的,二十四節氣的說法在這裡完全失效。其次,在地球兩端的南北極地區也是沒有四季變化的,二十四節氣的說法在南北極地區也是完全失效的。

所以,如果一箇中醫在熱帶地區行醫,張嘴就說二十四節氣,很可能被當地人當成騙子打死。幸虧南北極地區人口極少,中醫不去。

現在大家明白中醫基礎理論的侷限性了嗎?這一理論竟然不能在地球上完全適用,熱帶地區、南北極地區已經被排除在外了。

那麼,中醫基礎理論似乎在地球的北溫帶和南溫帶地區還能適用?不一定。

大家知道,中醫基礎理論還與東南西北中的方向有關,中醫認為東南西北中各有五行屬性。但是,在南半球的南溫帶地區,雖然有四季變化,但是這些地區的北方熱,南方冷,這就與中醫所說的南方屬火、北方屬水截然相反。那麼,中醫基礎理論就不適用於南溫帶地區了。如果中醫理論是科學的,卻只在北溫帶地區適用,這不可笑嗎?

那麼,即然中醫的眼界和理論如此侷限於北溫帶地區,為什麼敢於走向世界?是準備出國丟人現眼嗎?向別人證明自己的井底之蛙世界觀嗎?這樣一個只適用於局部地區的理論也好意思稱之為博大精深?

中國古人在寫黃帝內經、建立中醫理論時,沒有去過北極地區、赤道熱帶地區,更沒有去過南半球。以為中原地區的氣候就是世界的氣候,以為中原地區的二十四節氣就是世界氣候特徵的完美總結,以為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是北屬水南屬火。這是典型的眼界所限導致的以偏概全。當然,這不是貶低中國古人,那時候,整個地球上的人類都不知道地球是圓的。

然而,當中醫理論定型之後,就再也沒人敢於質疑中醫理論了。中醫後人只能用崇拜的目光看待經典,不敢說一個不字。所以,當明朝的鄭和船隊穿越東南亞熱帶地區、到達南半球的非洲東海岸時,對於這些地區的氣候與方向的不同特徵一定有所發現,卻無法改變已經僵化的中醫理論了,也沒有催生出世界地理學。結果是,將本應自己取得的科學成就拱手讓給了後來進入大航海時代的歐洲人。

但是,以中醫和中醫粉一慣的賴皮臉,還可以聲稱至少中醫是在北溫帶地區適用的啊。

但是,只要瞭解中國的氣候情況就知道,在中國的東北地區北部和新疆北部,那裡的冬季時長達七個月之久,二十四節氣基本上是不準確的。在南海地區,很多島礁位於北迴歸線以南,屬於沒有四季的熱帶地區,那裡根本沒有二十四節氣。也就是說,中醫基礎理論在中國本土都不能完全適用。面對這個事實,不知道中醫和中醫粉會不會感到難堪,是不是還會自稱科學,繼續吹牛。

而我們必須想一想,古人在中原地區創立的中醫理論,對於當今的中國,到底是有益還是有害?到底是國粹,還是過時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