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EHJ:表型表現、心電圖、致病基因突變三者不一致,能診斷肥厚型心肌病嗎?

「进展」EHJ:表型表现、心电图、致病基因突变三者不一致,能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吗?

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臨床表現和病史多種多樣,臨床診斷具有一定難度。近日,瑞士蘇黎世Klinik Im Park醫院Stefano Caselli教授、意大利體育醫學與科學研究院Antonio Pelliccia教授在《歐洲心臟雜誌》(EHJ)發表了題為“The electrocardiogram and the phenotypic expression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的觀點文章,對HCM的心電圖和表型表現等問題進行了闡述。

HCM的診斷

指南建議,採用超聲心動圖、心臟磁共振成像或計算機斷層掃描等任何成像技術,發現一處或多處左室心肌節段厚度≥15 mm,可確診HCM。

然而,HCM患者室壁厚度較薄的情況並不罕見,尤其是年輕運動員(左室壁厚13~14 mm)。在這種情況下,還需評估其他方面,包括家族史、非心臟症狀和體徵、心電圖異常情況、實驗室檢查及多模態心臟成像等。

最終為診斷提供強有力支持的是確定的致病基因突變。但在缺乏表型的情況下,致病基因異常的價值有限,且對於具有HCM遺傳史的家庭,簡單的基因變異並非診斷的充分標準。

心電圖異常能否作為HCM的早期表現,並由此確診HCM?

通常,在沒有其他表型特徵的情況下,年輕運動員可能會出現心電圖異常,從而引發疾病早期表現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具有陽性遺傳背景的個體,其心電圖異常的重要性如何?如果偶然觀察到心電圖復極異常,即ST段壓低和下壁導聯T波倒置,應如何定義和管理基因突變陽性的個體?

事實上,心肌病的初始表現較少出現心電圖異常,也不會作為疾病的首要表型表現,而是在數年之後表現出來。

亞臨床心肌病的主要心電圖異常實際上表示去極化和/或復極化異常,但由於指南推薦的疾病診斷標誌是左室肥厚,故不能基於心電圖對HCM進行合理診斷。

致病基因突變和/或心電圖異常是否增加不良事件?

致病基因突變陽性(G+)、表現型陰性(P-)且心電圖異常(ECG+)的患者可標記為G+/P-/ECG+,並與無心電圖異常(G+/ P-/ ECG-)者相區別。致病基因突變和顯著心電圖異常同時存在是否提高了形態學(即左室肥厚)、臨床事件發展的可能性?這部分患者是否需要謹慎管理?

Antonio Pelliccia教授2008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沒有任何心肌病表現的情況下,大部分(>80%)心電圖異常的個體在平均9年的隨訪中未出現左室肥厚,心電圖異常是唯一的臨床表現。

因此,從現有證據看,至少在出現結構性變化(左室肥厚)之前,致病基因突變和/或心電圖異常似乎並不導致不良的臨床後果。

在臨床實踐中,建議經驗豐富的中心對這部分患者進行評估,評估團隊包括運動醫師、心臟病醫師、心臟遺傳學醫師和影像學醫師。具體而言,心臟遺傳學醫師的評估對於解釋遺傳學背景下的相關發現、確認突變基因的性質具有重要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應考慮將超聲心動圖作為一線成像技術,作為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肥厚的標準。

然而,即使不存在異常,超聲心動圖也不應作為唯一的成像技術,而是要求進行晚釓CMR檢查,以發現超聲心動圖無法確定的某些異常,如經胸超聲心動圖上不明顯的局灶性肥厚。

經過全面的評估之後,若未發現HCM的形態學特徵,則不應將G+/P-/ECG+視為病理狀態,患者只是“攜帶者”,日常生活不過多受疾病影響。因此,對於這部分人群,沒有必要限制其積極的生活方式,如參加職業體育活動等。

參考文獻

Stefano Caselli, Antonio Pelliccia. The electrocardiogram and the phenotypic expression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EHJ, 13 July 2018.

心在線 專業平臺專家打造

編輯 田新芳┆美編 柴明霞┆製版 潘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