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唱协会“高参小”项目课程汇报“六一”在顺义举办

中国合唱协会“高参小”项目课程汇报“六一”在顺义举办

六一儿童节早上7点半,位于顺义的建新小学校园内喜气洋洋,1600名一至四年级的小学生身穿各色鲜艳的夏装齐聚操场。学校为入队的小同学举行了宣誓活动,活动当天全体学生全部参与表演并展示了他们的音乐课所学成果。中国合唱协会“高参小”项目课程汇报在学校举行。孩子们做了充分的准备,等着向家长们展示。

中国合唱协会“高参小”项目课程汇报“六一”在顺义举办

据中国中合唱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小祥介绍:继5月29、30两日在延庆举办之后,中国合唱协会“高参小”项目课程汇报暨北京市顺义东风教育集团仓上小学、建新小学“六一”庆祝活动分别于5月31日、6月1日两天在各自校区举行,两校分别以乐诗、民歌展演形式,展示了“高参小”合唱课程所取得的进展。《静夜思》《咏柳》《三字经》《千字文》,作曲家谷建芬谱写的一首首古诗词新学堂歌,在孩子们吟诵演唱中,悠扬歌声引得校内外的家长们驻足静静聆听;《花蛤蟆》《太阳出来喜洋洋》《阿里郎》一首首传唱多年的民歌,由稚龄的孩子们重新唱出,唤起了家长们的童年记忆……

中国合唱协会“高参小”项目课程汇报“六一”在顺义举办

仓上小学名为《音诗·乐画》新学堂歌的展示活动以“学堂乐歌知多少”为主题,场面宏大,影像生动,孩子们所展示的内容是以各年级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为基础的新学堂歌,如一年级的《静夜思》《池上》《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二年级《咏柳》《绝句》,三年级《早发白帝城》《忆江南》,四年级《春日》《小池》等。

中国合唱协会“高参小”项目课程汇报“六一”在顺义举办

建新小学名为《民风·民韵》的展示活动,形象地冠以“民歌号列车”,并以“民歌知多少”为主题,由老师这个火车头带着不同年级的学生走进江南、江淮、闽南等地感受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如一年级演唱的《花蛤蟆》(华北色彩区)《太阳出来喜洋洋》(西南色彩区)、二年级演唱的《紫竹调》(江南色彩区)《拔根芦柴花》(江淮色彩区)、三年级演唱的《一根竹竿容易弯》(湘鄂色彩区)《天黑黑》(粤闽台色彩区)、四年级演唱的《嘎达梅林》(西北色彩区)《阿里郎》(东北平原色彩区)等。孩子们在表演当中各展所长,十分兴奋。

中国合唱协会“高参小”项目课程汇报“六一”在顺义举办

两校的展示活动都是全校孩子共同参与演出,这是在“高参小”合唱课程推进的班级合唱基础上,实现了让每个孩子都歌唱的目标。仓上小学的演出展示中,除了各个年级的展演小组,还有打击乐社团、合唱社团、水鼓社团,全校孩子分布在各个演出小组中。

中国合唱协会“高参小”项目课程汇报“六一”在顺义举办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艺术教育办公室主任郭志平介绍,在合唱课程中,要想办法让每个孩子发挥自己的作用,音准特别好的可以通过班级合唱选拔成为学校合唱团团员、节奏感强而且精力旺盛的孩子可以参加打击乐训练。在这次六一活动中,郭主任还请来了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一小合唱团以及北京市牛栏山一中合唱团的学生们前来“助演”,以此实现对“高参小”项目的帮扶与支持。郭老师介绍说:中国合唱协会“高参小”项目支持下编写的“学堂乐歌知多少”校本教材,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理念渗透到校园建设的各个领域,让课程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芒,让中华传统文化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深入学生心灵。其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教育内容乃是“醉翁之意不在歌”,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人”。“高参小”项目无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是教学质量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中国合唱协会“高参小”项目课程汇报“六一”在顺义举办

“高参小”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甘北林介绍说:“高参小”是北京市教委实施的“北京市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的简称。至今已有21所高校、11个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到“高参小”项目当中。首师大、北师大提供师资力量,中国合唱协会给予专业指导做得非常好。

中国合唱协会“高参小”项目课程汇报“六一”在顺义举办

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李培智说:为了做好“高参小”项目,协会去年在密云、延庆举办了“高参小”参与老师音乐教育知识方面的培训。四年来,中国合唱协会与顺义、延庆、密云的几所小学合作,开办了“高参小”合唱课程,在推广班级合唱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早在2014年就参与“高参小”合唱项目的顺义东风小学教育集团,2017年由中国合唱协会牵头聘请了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艺术教育办公室主任郭志平带领由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音乐教师等组成的团队在仓上小学、建新小学进行授课、教研、指导示范。这两天两个小学的展示展演活动,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中国合唱协会“高参小”项目课程汇报“六一”在顺义举办

北京市顺义区仓上小学校长高凤说:“新学堂歌”是学校在推进国学经典教育创新校本课程建设中探索的新形势。“新学堂歌”,清雅质朴,古韵新声,朗朗上口,让真善美的种子在诗情画意中播撒在学生心田。演出结束后,几位家长围在一起高兴地议论:“孩子们这样唱歌,感觉真好”。“不但会背了很多古诗,还学会了打鼓、弹四弦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