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蔑國 古湯溪的神祕往事

近年來,有關“姑蔑國”的話題不時成為熱議。金華湯溪一帶至今仍在流傳:春秋時期的這裡曾有一個姑蔑古國。

一直以來,學者對姑蔑的研究不曾停止。生活在瀫水南岸的學者和考古工作者對這塊土地上堆積的歷史文明也深掘不息,並不時有新成果新發現。2007年,考古人員在婺城區湯溪鎮下伊村北面臺地上、山下週遺址西側約1000米處的青陽山遺址發現大量文物。經過發掘,發現青陽山遺址分為幾個文化層為商周時期。山下週遺址、青陽山遺址是新石器早期時代遺址,這些遺址的發現,說明浙中地區是浙江新石器時代的發祥地,也是稻作農業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據現存先秦文獻,姑蔑是黃河流域的一個古老國族,經歷了源於華夏,由中原播遷東方、由夏而夷、由夷而夏,最終融入漢民族統一體的曲折歷程,並在先秦夷夏互動中扮演過重要角色。至春秋時期,仍然有其族群活動的記載和遺蹟可考。《國語·越語上》說“勾踐之地,南至於句無,北至於御兒,東至於鄞,西至於姑蔑”,這說明姑蔑是越國西邊一地,其地理位置約當今浙江金華的舊湯溪縣境、蘭溪西鄉與衢州境,地處浙西金衢盆地。

姑蔑國 古湯溪的神秘往事

A.姑蔑國,部分後裔曾聚居古湯溪

湯溪位於浙江省30個盆地中規模最大的金衢盆地上,是金華的一個文化古邑,人文、歷史、地理資源豐富。湯溪周邊峰巒起伏,中間一馬平川,地形像一隻在波濤中行駛的方舟,故湯溪被稱為仙舟。

今日的湯溪之地, 五帝傳說時代屬禹貢揚州;夏、商、西周三代屬揚州之域的于越;春秋屬姑蔑。在《國語·越語上》《左傳》《逸周書·王會解》《路史·國名記》《越絕書·記地傳》《水經注》等古籍上均有記載。

公元前482年,是姑蔑國出現在湯邑的最早記載。當時姑蔑國軍隊助越伐吳,於公元前473年越、蔑聯軍滅吳,公元前472年姑蔑國被越國吞併。公元前339—前329年間越為楚所敗,浙江(錢塘江)以北被楚佔,江以南也臣服於楚,湯溪地則歸屬楚國。秦統一中國後,分郡縣兩級,屬會稽郡太末縣。從此,湯溪經太末吏治895年,龍丘(蘭溪)管轄797年,湯溪縣治理487年,1958年9月後劃屬金華管轄也有60年。湯溪一帶,一直人傑地靈、物阜民豐。

約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金衢盆地的東西兩部分有烏傷、太末(也作大末)兩縣的分置,隸會稽郡。太末城址建於姑蔑國都上,位於舊湯溪縣九峰山下,是秦朝時浙江的第二大古都。

明萬曆《金華府志》載“古城在府城西四十里,廣袤五六里為古州城遺址”。乾隆《湯溪縣誌》載:“秦太末縣舊址在九峰山下,其城闉(門)街址、歷歷猶存。”《婺遺續識》按:“太末(龍游)故城在九峰山麓,水源自山際流出,蜿蜒而下蘭江,波紋如綺,則瀫水之濫觴於茲山也。”

諸多文獻記載說明,太末縣城,沿襲姑蔑故國都城。《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三浙江五》載:大末城在縣治西。在湯溪一帶素有“太末古治,鄒魯遺風”之稱。《國語·越語上》(卷二十)說:“勾踐之地,南至於句無(今諸暨一帶),北至於御兒(今嘉興一帶),東至於鄞(今寧波一帶),西至於姑蔑(今金華、衢州一帶)。廣運百里。”這說明姑蔑是越國西邊一地,其地理位置和上述記載相符。乾隆《湯溪縣誌》記載:龍巖山,縣西南五里,巖口平壙,或曰古太末地,曹姓居焉。進塢裡許兩旁,皆石壁中,一潭澄澈,山上有石,如梁高數丈,跨于山際。

據九峰山2300多年曆史的湯溪鎮沙頭村村譜《蘭源戴氏文獻譜》第一卷《蘭谷義田賦》記載:“龍邱古太末裡姑蔑墟也縣之東南四十里地名蘭坡有蓉峰拱秀峙於南蘭谷瀦清流於東宋德祐間。”

“龍邱”即龍游,九峰山一帶曾隸屬龍邱管轄;“太末”是秦時設的一個縣;“縣之東南四十里”就是指九峰山一帶,“蓉峰”即九峰山,因九峰山遠望如蓮花而得名。在沙頭村姑蔑溪畔的楊林畈,深挖下去全是磚瓦殘垣,而且還曾挖出過千年古木。湯溪鎮沙頭村境內的塔巖峰,傳說其山腳是古姑蔑國國都舊址,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年曆史,後因戰亂而滅跡。從村譜、典籍的零碎記載佐證,金華九峰山附近有姑蔑國存在過的痕跡,古湯溪一帶為春秋戰國時期浙江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B.湯溪,姑蔑國南遷定都地

早期的地名實際上反映了族群分佈,由一個族群和部落因遷移而形成的方國,必然留下該族群的文化痕跡。

姑蔑是先秦時期的古老邦國,由於記載姑蔑的材料太少,且語焉不詳,所以探索姑蔑古史極為不易。然而,姑蔑古國與今天開發區湯溪鎮的上古史有密切關係。距今4000-3000年的時間裡,江浙一帶地區小國林立,地處浙江金衢盆地河谷平原地域的湯溪,早在商周時已建立與吳國、越國齊名的姑蔑古國,曾經發達一時。

湯溪的遠古居民是百越人,並夾雜著三苗部族。其中古代三苗的一個部落——姑蔑,就定居在湯溪等地。通過零星史料能瞭解到,姑蔑國雖然稱國,但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半蠻夷的部落,是蚩尤的後代,丁口也不少,成丁者有四千,皆可為敢戰之士,蠻夷中也算是一方霸主。有學者考證,姑蔑最初是族名,是商代君王武丁妃子婦好的後裔。商被周滅亡後,姑蔑人輾轉南遷,從山東一路遷徙來到金衢盆地,後人將族名指為地名,在許多文獻史料上,姑蔑就泛指今天的湯溪一帶。

關於這個姑蔑的部族,有姑眛、姑妹、姑昧、姑末、姑篾等別稱。《路史·國名紀》:“姑蔑,一曰姑妹,大末也。”是西周以來存在於江南一帶的方國或部族。從訓估學上講,“姑”作為語氣詞,如同“于越”之“於”,習慣性稱呼語音語調,發語詞,無意義。

受政治性強制遷移、戰爭、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古代聚族遷徙的事例不乏其數。歷史上的商滅夏、周滅商等都是歷史的震動,一些被征服國族及其盟友遭到滅國、滅族而遷徙的命運。姑蔑國本是黃河流域的一個古東夷國族,武王伐紂和周公東征的戰亂,姑蔑避西周之兵而遷魯之泗水。春秋爭霸戰爭持續時間長,戰爭頻繁、戰鬥激烈,人為地促使民族大遷徙,加速了各族間南下北上的態勢,也對人口態勢以遷徙調整。

吳王夫差為爭霸中原,多次北上,深入中原魯腹地,進兵山東泗水,征服了魯、邾、衛等中小國,與魯、邾相鄰的姑蔑國當處被征服之中。公元前482年吳國北上與諸侯相會黃池,吳王夫差當上了霸主,打亂了中原諸國的格局,為姑蔑遷徙創造了空間。姑蔑又由中原南遷微山湖、三遷太湖,之後一部分部族從安吉入境浙江定都浙中湯溪,姑蔑南遷及其定居湯溪的歷史表明,湯溪地區早在春秋時期就已融入了華夏族之列。

彭邦本在《姑蔑國源流考述》一文中說:夏亡以後,豕韋氏族群的相當一部分同黃河流域多數居民一樣,降服於商人,併成為這一新共主麾下眾多國族構成的天下政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商代的姑蔑國落腳河南淇縣(時為商宮別院),商代解體,姑蔑國被迫遷徙到山東泗縣,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地區的韋或曰豕韋部族,與徐、奄、熊、盈等東夷混居,逐漸接受東夷風俗.因而在商周之際,已被人們習慣性地視同東夷,並進而將整個東方地區的韋或曰豕韋部族視為夷人。

姑蔑經歷了源於華夏,由中原播遷東方、由夏而夷、由夷而夏,最終融入漢民族統一體的曲折歷程,並在先秦夷夏互動中扮演過重要角色。周初東征踐奄,姑蔑作為被征服國族,一部分留居魯地逐漸融入華夏;其主體部分輾轉南下越境,並在越國的軍事政治活動中發揮過重要影響。越王勾踐在國家被吳國吞併之後,依靠姑蔑族作為復興基地的,最後打敗了吳國。

C.姑蔑,逐漸融入漢族板塊

文化是地域文化內聚性與同一性的外顯,豐富多樣的事象,既是特定地域人們的集體記憶,也是研究該地域歷史和精神播遷的文化活化石。姑蔑作為于越史蹟中的地名,包含大量歷史、地理信息,是一個地域文明程度的縮影,城鎮演變的縮影,歷史興衰的見證,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底蘊和氣質。

姑蔑,有文字記載可追溯到《逸周書·王會解》:東越海蛤,歐人蟬蛇,蟬蛇順食之美。姑于越納,曰姑妹珍。且甌文蜃,共人玄貝,海陽大蟹。自深桂,會稽以鼉。皆西向。

姑蔑南遷後的國都建在今湯溪九峰山下,姑蔑人依山傍水,懂得火耕、耜耕、撩荒農業,出現了碾盤、碾棒、杵臼等。

姑蔑在越國的西境,作為附屬國,曾經協同越伐吳。當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滅吳時,姑蔑為報吳國之仇,與越為盟,主動請纓助越抗吳。越國及姑蔑國聯軍發生了共同攻伐吳國的戰爭,自公元前510年開始,持續至公元前475年,歷時共35年。

中經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五月的“槜李(今浙江嘉興縣西)之戰”、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的“夫椒(今江蘇太湖中洞庭山)之戰”、魯哀公十三年(即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六月的“泓上之戰”、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的笠澤之戰、周元王元年(前475)的姑蘇圍困戰,最終以吳的滅亡和越的勝利而告結束。越、蔑聯軍滅吳是我國曆史上一件大事,徹底打敗吳國,迫使夫差自刎。對姑蔑對越國都是空前的大勝利,姑蔑國君主姑蔑子被殺的深仇大恨經過艱苦、卓絕的戰爭,終於獲得徹底勝利。復仇雪恥的狂歡情緒,較之越國朝野自有過之而無不及。

楚滅越後,湯溪地則歸屬楚國,越地經戰國納入統一的秦漢帝國版圖,其境內的姑蔑族也在漢晉以後逐漸融入漢族。

在迄今發現史前時期浙江最早的人類生活圈內,9000年前的山下週、青陽山遺址就在湯溪。那時,人們已開始製造和使用磨製石器、發明了陶器、出現了農業和養畜業。

古湯溪地界人類活動發韌甚早,聚落出現具有悠久的歷史,處於古代吳、越、楚國的地界,被稱為“吳根越角”“楚頭吳尾”,廣泛吸收了吳文化的儒雅婉約、越文化的激越慷慨、楚文化的浪漫柔媚之特色,形成既體現江南文化總特色又具個性的文化。

作為歷史文化座標,“姑蔑”雖已湮沒在歷史長河中,但其古老的名字、悠長的歲月、燦爛的文化,卻給其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D.姑蔑國定都地有三說

地理區位是地理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研究文化的交流和發展不能無視地理區位與文化的交流和發展,是人地關係研究中的一個維度。

有學者對於越地之姑蔑大致的輻射域做過踏勘與探索,應用地名學、地理學、古方言等學科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和研究,大致地域為:北達今安徽皖南休寧,南至福建浦城、松溪,東延伸至浙江浦江和金華以西,及江西東北的婺源、德興、玉山、廣豐等地。

歷代方誌記載有三種說法:龍丘山之北湯溪地(今劃入金華);今龍游縣城所在;東漢定陽治所、唐盈川治所所在地,即今衢江區蓮花、高家兩鎮和云溪鄉之東的章戴、龍游縣團石之地域。

于越地的姑蔑有如此廣大的輻射域,從地貌特徵說,以衢江為界,北系百際嶺、懷玉山、千里崗山三山脈;南系仙霞嶺山脈(亦可稱武夷山脈)。北部三山脈為喀斯特地貌,群山多溶洞;南部仙霞嶺山脈一般為丹霞地貌,多紅砂岩。在九峰之東湯溪城邊,有一條河稱“越溪”,在九峰之西中戴境內,有一條溪名“莘畈溪”,當地一些老人卻稱之為“姑蔑溪”,“越溪”為越國和姑蔑國的邊界。

從地理環境上來講,秦漢以前,江南土著使用古越語,湯溪由於地處偏遠,外來語種對地方方言的侵蝕較少,語言交流的相對獨立性和封閉性等原因,保存下了很多古樸的口音。

北京語言大學語言研究所所長、教授曹志耘出版有研究金華方言的《金華湯溪方言的詞法特點》《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之一的《金華方言詞典》等,他認為湯溪話是一種很古老的語言,有很多的發音還是很原始的。湯溪話完全是上古的越國音域,吳越古語也都是講越語,保持了真濁音和清音聲母的分別,聽起來就像吟唱。湯溪話是多複音語系,不像一字一音的孤立語,而是多音拼合的膠著語。比如講被子迭得“四方疊整”,就很形象;比如顏色,紅鼕鼕、烏嘀嘀、白哩哩,音樂感極強。

文/林勝華 (林勝華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副研究員,金華市婺文化研究會會員)

[注]

夷夏:夷狄與華夏的並稱。古代常以指中國境內的各族人民。

方國:近年來學者們的研究認為,商王朝時期的國家是一種古國與方國的聯合體,有的學者把這種聯合體稱為“方國聯盟”。蘇秉琦先生對“古國”和“方國”的定義是:“古國指高於部落以上的、穩定的、獨立的政治實體,即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國家,紅山文化在距今5000年以前,率先跨入邦國階段。”邦國時代以後是方國時代,古代中國發展到方國階段大約在距今4000年前。

“小鄒魯”金華,文化資源豐富,地位獨特

為充分挖掘、梳理、展現金華人文脈絡,本報與金華市政協文史委、金華市文物局共同推出系列文化報道“古婺芳蹤”

用心整理和記錄這座城市的歷史,尋找八婺大地共建共融共享共贏的文化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