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不適了,不知道該看什麼科哪個醫生?本文告訴你

很多情況下我們有問題卻不知道該看哪個科的醫生,現在的西醫分科很細,專科的醫生只對自己本專業的疾病比較熟悉,當患者求醫時,醫生一般只會從本專科角度來考慮病情,導致疾病經常不能得到及時診治。找不到合適的醫生,縱使患者跑遍全國各大醫院也不能解決問題。比如有個患者總是感覺周身不舒服,跑遍全國各大醫院,做了無數檢查,花費數十萬,醫生給她的診斷是“疑病症”,“軀體化障礙”。而無法解決問題,我建議找中醫診治,很快就解決了問題;再如頭暈,一般會想到是頸椎病、低血糖、高血壓等,如果不是對醫學比較精通,一般不會想到去看耳鼻喉科,因為耳石症也會引起眩暈......這一類的情況非常普遍。

身體不適了,不知道該看什麼科哪個醫生?本文告訴你

要能找到合適的醫生看好病,第一步是要找對專科,西醫是分專科非常細緻的,某一專科的醫生對其他專科的疾病往往不太瞭解。只有對醫院各個專科都有一定了解的醫生才能正確為病人找對合適的醫生。第二步是找到對疾病治療的進展有一定的認識的醫生。比如: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根據病情可以選擇手術治療,微創治療,中醫治療、手法康復治療等等。對於本專業的最新進展熟悉的且考慮比較全面的醫生可以用最好的治療手段為您進行治療。第三要找到有醫德的醫生。好醫德醫生會為您著想,除了考慮您的病用什麼方法效果最好,後遺症最少,後續治療是否麻煩,還會考慮您的經濟承受能力,為您選擇經濟實惠,併發症少,效果好的方案。如果您的病情比較複雜,好醫生還會反覆找相關專家進行討論,為您尋找最可行的方案,總之做一個好醫生很燒腦!

第一步需要懂得比較廣,是個全科醫生,對醫院的各個專科都有一定了解;第二步需要比較專,需要醫生在這方面深耕細作很多年;第三步就要看口碑和對醫生本人的熟悉程度。

身體不適了,不知道該看什麼科哪個醫生?本文告訴你

有人說找好醫生我找教授、博士生導師、知名度很高的醫生。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一定準確。教授職稱、博士生導師一般是和醫生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掛鉤的,特別是科研水平。而科研水平的高低是醫生長期在實驗室從事科研工作能力強弱有關,和看病的好壞有一點關係,但是沒有必然的關係。知名度也是有這種問題,什麼最容易出名?在國外鍍過金的;在國際知名雜誌上發表過文章的;寫過什麼暢銷書的;獲得過什麼國際科技獎的最容易出名。而看過很多病人的,積累很多臨床經驗的看病好的醫生職稱不一定能上去,媒體沒有宣傳點,名氣不一定有那麼大。這個業內人士大家都心知肚明。

有人說,我不認識醫院裡的人,找不到熟悉醫院內部情況的人以瞭解醫生的真正水平,那麼有沒有比較簡單的辦法判斷呢?有一個比較另類的辦法就是看這個教授的掛號費在市場上的價格。這個價格可不是物價局規定的價格,而是“”黃牛黨“”在市場上炒號的價格,一般來說,這個教授的醫療臨床水平越高,市場對他的認可度就越高,他的號就越難以掛到,“”黃牛黨“”的要價就越高。當然這種比較在不同的專業無法進行橫向比較。但是在同專業內還是比較可信的。

身體不適了,不知道該看什麼科哪個醫生?本文告訴你

當然對於一般的普通病、常見病、多發病沒有必要找最好的醫生,一般的醫生和教授看和知名教授看沒有什麼區別。如果這種情況你也一定要找最好的醫生,那麼不但增加了這些知名教授的負擔,而且您也將付出比一般看病要多出幾倍的麻煩。如果你說我不但錢多,人傻,而且時間也多,那麼也只有自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