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NEJM病例:57歲男性,混亂、不適、發熱、體重減輕

編譯:月下荷花

雖然少見,但卻致命,看麻省總院的大牛們如何解析癌症引起的非細菌性血栓性心內膜炎。作為腫瘤內科醫師的你,是否從中得到很多啟示與經驗?NEJM的經典病例,總是這樣精彩,快來【腫瘤資訊】一起學習吧。

臨床表現

57歲男性,7周前出現不適和食慾減退,3周前咳嗽發熱,最高37.6°C。當地醫院胸片見左下肺毛玻璃樣改變(圖1A),CT見左下肺實變,住院後予頭孢地尼和左氧氟沙星靜點,後轉為左氧氟沙星口服6天后出院。出院後第2天再次因咳嗽發熱入住另一醫院,換用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和萬古黴素,2天后症狀部分緩解,換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口服出院。

疲勞、咳嗽和不適持續存在,盜汗,體溫最高37.8°C,厭食和虛弱感加重,無人協助無法行走。第2次出院後10天,患者妻子發現患者語無倫次、不能判斷方向、易怒,隨意小便、著衣淋浴。急診另一醫院,體溫38.3°C,心率111次/分,呼吸24次/分,氧飽合度94%,意識混亂不能正確回答問題。肌鈣蛋白13.4 ng/ml,乳酸2.4 mmol/L,WBC21.8×109/L,血培養。心電竇性心動過速,房早,ST段抬高<1mm。因呼吸急促和嗜睡,氣管插管機械通氣,靜點萬古黴素、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環丙沙星、勞拉西泮和丙泊酚後,轉入麻省總院。

NEJM病例:57歲男性,混亂、不適、發熱、體重減輕

圖1 A. 胸片見左下肺毛玻璃樣改變;B.心電竇性心律,99次/分,II、III、aVF導聯見ST段抬高1mm,aVR導聯PR略上抬,側方和前方導聯ST段下移<1mm。

追問患者妻子,患者無胸痛、呼吸困難、水腫、心律不齊,溼疹病史,無用藥史,無藥物不良反應,對蜂螫過敏,吸菸1盒/日,41年,每天8-10聽啤酒,偶2-3杯白酒,每日吸食大麻。曾修整過農舍、清掃馬廄、養過綿羊、山羊及進口鳥類。其姐42歲死於乳腺癌,其父40歲死於癌症(不詳)。

體溫37.2°C,心率100次/分,血壓120/82mmHg,機械通氣下氧飽合度100%,呼吸18次/分,潮氣量500 ml,陽性終末呼吸壓8cm水柱,吸入氧濃度0.80。瞳孔2mm,反應遲鈍,減少鎮靜後可睜眼並自發扮鬼臉,不能按照指示動作,外部刺激無眨眼反應,角膜反射正常,雙側腳趾向下伸展,無皮疹。

血磷、膽紅素、ALP、球蛋白、脂酶、糖化血紅蛋白、促甲狀腺素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正常,血撲熱息痛、乙醇、三環抗抑鬱藥、水楊酸正常,尿大麻陽性,血、尿和痰培養,咽拭子流感病毒A和B、呼吸道合胞病毒陰性。心電竇性心律,99次/分,II、III和aVF導聯 ST段抬高1mm,aVR導聯PR輕微抬高,側方和前方導聯ST段下移<1mm(圖1B)。胸片見左下肺毛玻璃樣影(圖2A),無肺水腫和胸腔積液。頭CT見左中腦動脈區灰白質分界不清,提示急性或亞急性梗死,無顱內出血表現。胸腹盆腔增強CT見左下肺實變(圖2B),較4周前進展,右下肺節段性肺栓塞,楔形胸膜下實變(圖2C),雙側胸腔少量積液,脾和腎多個楔形低密度損害,符合梗塞(圖2D)。

患者在急診發生一次持續23秒的室性心動過度,直腸予阿司匹林,靜脈使用鎂和頭孢吡肟,輸注丙泊酚、鹽水和胺碘酮,並考慮使用心導管檢查,隨後入住ICU。

頭頸MRI和MRA見雙側大腦多發急性或亞急性梗塞(圖2E),小腦亦有點狀梗死灶,另有可疑微出血灶。飛越法MR見左中腦動脈上段遠端線形易感信號,左上中腦動脈缺少流動相關增強,提示血栓。經胸超聲心動(TTE)示左心室射血分數35%,瀰漫性運動功能減弱,下壁突出,無卵圓孔未閉證據,二尖瓣葉局部增厚,伴輕度關閉不全,少量心包積液(圖3A)。狼瘡抗凝物、抗磷脂IgM和IgG抗體、抗環狀瓜氨酸和抗類風溼因子陰性,抗中性粒細胞抗體陽性,滴度1:40和1:160,均質型。予靜脈萬古黴素、維生素B1和口服多西環素、阿伐他汀、奧美拉唑和美託洛爾。

NEJM病例:57歲男性,混亂、不適、發熱、體重減輕

圖2 A. 胸片見左下葉實變;B. 增強肺CT見左下肺(長箭頭)緻密的腫塊樣實變,右下葉(箭頭)後基底段肺動脈非阻塞性充盈缺損,符合肺栓塞;C. 肺CT見右肺下葉(長箭頭)胸膜下實變,周邊毛玻璃樣改變,提示肺梗塞;D. 腹部CT見雙腎皮質和脾外周多個低密度楔形損害(長箭頭),符合梗塞;E. MRI見雙側腦梗死,左側頂葉(長箭頭)較右側頂葉和額葉(短箭頭)嚴重。

入ICU後第2天,體溫38.4°C,重複血、尿和痰培養。抗SSA、SSB和JO1,布魯菌和立克次體IgM和IgG,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陰性,超聲未見上下肢血栓。氣管鏡及灌洗見多個氣道內血性分泌物,灌洗液未見白細胞或微生物,真菌、傑氏肺囊蟲、流感病毒A和B、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人類偏肺病毒以及副流感病毒1、2、3均陰性。

鑑別診斷

該患既往健康,症狀發生於幾周內,主要表現為發熱、肺毛玻璃影、心臟和瓣膜功能異常、多處血栓。鑑別診斷如下。

反常血栓

該病是靜脈血栓進入動脈循環,致全身栓塞,可因卵圓孔未閉發生。該患曾住院接受鎮靜治療,可能發生肺炎並處於高凝狀態,與反常血栓符合,但超聲心動未示分流證據,上下肢超聲無血栓,因此反常血栓可能性很小。但需注意,患者超聲心動檢查時正接受機械通氣,不能採用Valsalva模式增加檢測到分流的可能,正壓通氣可能增加右房壓力,增加右至左房分流。患者接受的是TTE,而經食管超聲心動(TEE)對發現卵圓孔未閉更敏感。檢查時激活生理鹽水由上肢注入,而下肢注入對檢測卵圓孔未閉更敏感。

抗磷脂抗體綜合徵

該病特徵是血栓、血小板減少、網狀青斑和栓塞,缺血性中風可能源於原位血栓或瓣膜性心臟病相關的栓塞。該患可能存在感染,感染時可有一過性抗磷脂抗體陽性。該患此病可能性很小,因為該病通常為微血栓,而非大血栓,且狼瘡抗凝物陰性,但狼瘡抗凝物陰性並不能排除診斷,只有一半發生血栓風暴的患者抗磷脂抗體陽性,可能與抗體消耗有關。

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

是血栓前疾病,由血小板因子4和肝素複合物的抗體介導。該病可導致大血管血栓,是近期有過住院經歷患者發生血栓的最可能原因。但該患發現全身栓塞時血小板相對正常,無肝素暴露史。

心肌病相關的附壁血栓

該病是左室血流靜止導致的全身栓塞,左室收縮功能異常時發生率5-8%。該患附壁血栓可能性很小,因為即便未抗凝時,附壁血栓栓塞風險也只有10 -15%,而且附壁血栓典型發生於左室射血分數<30%時,TTE也未顯示節段性運動障礙,心室功能不全可能發生於近期。應注意該患超聲心動檢查的時間窗有限,未能使用檢測左室血栓的乳化劑,超聲心動檢測血栓的敏感性不及心臟MRI。

心房黏液瘤

是心臟最常見的原發腫瘤,患者可有軀體症狀,如發熱和廣泛栓塞。然而該患的超聲心動結果並非典型的黏液瘤表現,即腫物粘附於房間隔。

感染性全身栓塞

急性風溼熱是炎症性疾病,是鏈球菌感染併發症,臨床表現包括心肌炎、瓣膜炎和中樞神經系統受累,心肌炎發生率40-50%,心包炎5-10%。該患年齡>25歲,居於美國,風溼熱的發生率很低,患者也無鏈球菌感染的症狀體徵,如咽炎、皮疹等,且接受了對多數鏈球菌有效的抗菌素治療。

培養陰性的感染性心內膜炎佔所有心內膜炎2-30%,該患曾接受過幾種抗菌素治療,有與農場動物(與布病或立克次體感染相關)、土地和乾草(立克次體)、貓(貓抓病)和鳥(鸚鵡熱衣原體)接觸病史,有長期飲酒史及因此引起肝功不全和免疫受抑(隱球菌)可能,因此有罹患培養陰性的感染性心內膜炎可能。但布病和立克次體抗體陰性,瓣膜形態、損害及栓塞的廣泛程度與培養陰性的感染性心內膜炎不同,故該診斷可能性較小,但仍要謹慎,因其診斷的確非常困難。

非細菌性血栓性心內膜炎

該病是一種免疫表現,特徵是瓣葉的無菌性贅生物,由纖維素-血小板血栓構成,典型發生於進展期癌症和系統性紅斑狼瘡,也可伴發其它慢性疾病,如結核、尿毒症和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該表現並不常見,多於屍檢後診斷,發生率0.9-1.6%,其中50%與肺或卵巢腺癌有關,25%與血液系統腫瘤相關。

贅生物典型位於瓣膜接合處,不損毀瓣膜,通常<1cm,廣基,形態不規則,質脆,易脫落栓塞,多發於二尖瓣和主動脈瓣,少見累及右側瓣膜。房室瓣膜贅生物常位於心房側,半月瓣贅生物多見於心室側。常見初始表現是栓塞事件,導致神經系統症狀,全身栓塞的發生率14-91%,肺栓塞50%。彌散MRI上易見到多發、廣泛分佈的腦梗塞,單發或局部梗塞是感染性心內膜炎特徵。心臟瓣膜功能不全並非常見的初始表現。

根據以上分析,該患最可能診斷是非細菌性血栓性心內膜炎,該患有長期吸菸史,因此肺癌可能是基礎病因。為明確診斷,應進一步TEE檢查評估瓣膜異常,行支氣管鏡尋找肺損害證據。

診斷

進一步TEE檢查評估二尖瓣並排除其他心源性栓塞。左房側二尖瓣前後瓣膜表面可見瀰漫性回聲沿瓣膜接合處分佈(圖3B和3C),廣基,移動性小,輕中度二尖瓣返流(圖3D),瓣膜周圍無損害或膿腫,無其他瓣膜異常,無其他心源性栓塞證據。鑑別診斷主要是細菌性心內膜炎、血栓或二者兼之。缺少陽性血培養、無明顯瓣膜損害,不可能是細菌性贅生物。

支氣管灌洗液細胞學檢查見大量不典型細胞,單一或小簇分佈(圖4A),具有低分化癌特徵:中等粘附性,上皮樣至多形性,不規則深染核是成熟淋巴細胞核的5-8倍,核仁突出,豐富的泡沫樣至空泡狀胞漿提示腺癌分化。

NEJM病例:57歲男性,混亂、不適、發熱、體重減輕

圖3 A. TTE見前二尖瓣葉增厚且明亮(箭頭),B. TTE見贅生物粘附於左房側二尖瓣末端(箭頭);C. TEE見二尖瓣贅生物沿二尖瓣葉接合線分佈(箭頭);D.TEE彩色多普勒見二尖瓣贅生物負荷很大(白箭頭),但只有輕中度二尖瓣返流(黑箭頭)。

非細菌性血栓性心內膜炎診斷後應儘快開始潛在疾病的治療,中止免疫介導的瓣膜贅生物繼續生成。推薦全身抗凝預防血栓栓塞,但在原發疾病良好控制前,仍會有新贅生物形成。抗凝藥選擇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不採用華法林,因其易導致反覆血栓栓塞。雖有大量贅生物,但瓣膜功能不全並不嚴重,因此少有瓣膜手術介入,手術治療的目標是預防栓塞復發、治療心衰或嚴重瓣膜功能不全。

該患很快出現貧血、血小板減少、急性腎功不全和DIC,精神狀態進行性惡化,減少鎮靜後對疼痛也無反應。遵從患者生前意願,放棄治療,拔管後1分鐘患者死亡,行屍檢。

病理討論

屍檢見左肺胸膜表面白褐色結節,肺組織切片見肺中央結節狀腫物,符合原發性肺癌,肺門淋巴結增大(圖4B),鏡下見分化差、局部仍有腺體形成的腺癌(圖4C),肺門及縱隔淋巴結多發轉移。免疫組化示腫瘤細胞CK7、TTF1和napsin A陽性(圖4D、4E、4F),支持低分化肺腺癌。

心臟輕度增大,重530 g,二尖瓣心房側多個黃裸色顆粒狀、質脆贅生物(圖4G),鏡下見贅生物為無細胞纖維素,無炎症表現,與二尖瓣區分良好(圖4H),鑑於培養陰性且微生物染色陰性,符合非細菌性血栓性心內膜炎。肺、心臟、脾、腎和腦內均可見栓子及相應的梗死,腎內纖維素栓子見於腎小球毛細血管環,符合DIC診斷。

通常非小細胞肺癌可根據腫瘤分期、癌症組織學和患者狀態進行相應的治療選擇。該患為肺腺癌IV期(T4N2M1a),可行化療、靶向治療或免疫治療,需根據分子狀態決定。然而該患一般狀態差、疾病進展極快,沒能獲得進一步治療機會。

NEJM病例:57歲男性,混亂、不適、發熱、體重減輕

圖4 A.惡性上皮樣細胞,單個或小簇;B. 左肺屍檢見白褐色結節位於左肺中心,符合原發性肺癌,還可見增大肺門淋巴結;C. 低分化伴局部腺體形成的腺癌;D. CK7陽性;E. 局部TTF1陽性;F. napsin A 陽性;G.二尖瓣心房側見黃褐色顆粒狀、質脆贅生物;H.贅生物由無細胞纖維素構成,與藍色二尖瓣邊界清晰,缺少炎症。

參考文獻

https://www.nejm.org/doi/10.1056/NEJMcpc18028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