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爲何不重用趙雲,劉備到死給趙雲說的什麼話才真相大白?

鄉村播報橙二狗



劉備為何不重用趙雲,死前說出實話。

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趙雲英勇神武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趙雲不但勇猛過人武藝超群,最主要是他恪盡職守,身先士卒,對劉備忠心耿耿。長坂坡大戰趙雲一戰成名,為了救出少主劉禪,面對曹操百萬大軍,七進七出,搶挑曹操五十員上將,就連曹操也想活捉收歸己用。


後來又從孫尚香手裡搶回阿斗,為蜀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沒有趙雲,蜀漢的歷史都要改寫。趙雲不但勇猛,而且善於征戰,曾親自指揮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是戰功卓著。然而一生為蜀漢操勞的趙雲,為何沒做受到劉備的重用,甚至劉備在世之時都沒有被封候,直到劉備去世前才道出原因,以下筆者根據幾種不同說法簡要分析。


首先分析趙雲的任職情況。趙雲是常山真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東漢末年,趙雲受舉薦跟隨公孫瓚,但一直未得到重用。後來劉備依附公孫瓚時結識趙雲,二人相見恨晚,公孫瓚上書皇帝提升劉備為別部司馬,並且派遣劉備抗拒袁紹,趙雲隨劉備出征,掌管騎兵方隊。後來趙雲因兄長離世,向公孫瓚請辭,劉備與趙雲依依不捨拜別。建安五年(200年),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前去依靠袁紹,趙雲便到鄴城投奔劉備,隨後跟隨劉備來到荊州。


建安十三年,曹軍南下攻取荊州,劉備兵敗,在長坂坡被追上,雙方展開激戰。趙雲單槍匹馬,面對百萬曹軍七進七出,救出少主阿斗,劉備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赤壁之戰後,諸葛亮命趙雲偷襲荊州成功,劉備又任命趙雲為偏將軍。建安十八年,劉備攻取益州,趙雲征戰有功,劉備任命趙雲為翊軍將軍。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進攻漢中,趙雲與千軍萬馬之中救出黃忠,斬殺曹軍無數,趙雲被封為虎威將軍。


其次分析劉備為何不重用趙雲。

其一劉備沒有重用趙雲,這一說法根源就是趙雲官職與其戰功不匹配,沒有其他人晉升快。相對於關羽張飛,趙雲職位確實有點低,劉備在徐州的時候,後來投靠曹操,關羽已經是偏將軍,張飛為中郎將,這都是漢獻帝封的,而此時趙雲並沒有官職。原因就是此時趙雲並不在劉備身邊,因為其兄長去世,回家了。長坂坡之戰趙雲被封為牙門將軍,職位依然比偏將軍職位低,但張飛和關羽已經是將軍。因此有人認為,趙雲的職位低是因為他入職較晚,沒有趕上大好晉升的時機,所以前期一直職位低。


其二也有人認為,劉備成為漢中王后,趙雲毅然沒有得到重用,這與趙雲的出身背景有關。劉備佔領成都後,趙雲被任命為翊軍將軍,職位忠於追上關張成為將軍。劉備為漢中王之後,任命馬超為驃騎將軍,張飛為車騎將軍,關羽已去世,趙雲卻是虎威將軍,甚至低於魏延的鎮北將軍。關羽張飛都不用說,是劉備的結義兄弟,尤其是關羽,鎮守荊州,可以說看守著劉備一半的家底,劉備對與關羽相當信任,而張飛也是劉備的兄弟,自然會受到重用。馬超擁有西涼軍,是西涼軍首領馬騰之子,家族實力非凡。而魏延更是荊州守將,能征善戰,統領一方軍隊。因此有人認為,趙雲之所以沒有得到重用,是因為家庭背景不夠強大。


其三也有人認為趙雲得到劉備的重用,劉備死前才說出真話。趙雲因其忠勇無雙,被後世稱讚。最主要是趙雲識大體、顧全局。而趙雲擅長單打獨鬥,作戰勇猛,並不擅長大規模軍團作戰,無論是長板坡,還是隨劉備入吳迎娶孫尚香,還是漢中之戰,趙雲都顯示出超群脫俗的戰鬥力。因此劉備正是相中了趙雲的忠勇,才把趙雲留在身邊做貼身護衛,也可以說是家庭保鏢,在三國中只有趙雲有這殊榮。


這恰恰是劉備對趙雲的重用和信任,劉備之死才說出實情,《三國演義》中曾這樣記載: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於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雲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馬之勞!劉備把子孫命運,以及整個蜀國的命運都交給了趙雲,足見他對趙雲的重視。因此有些人認為,趙雲是最得劉備賞識和重用的。

你是如何看待劉備和趙雲?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武藝絕倫的趙雲本在公孫瓚麾下為將,當公孫瓚派遣劉備協助田楷抵禦袁紹之時,趙雲受命跟隨劉備,從此他執鞭墜鐙,甘心為劉效勞,成了劉備的心腹愛將。當劉備在長坂坡被曹軍追上時,竟丟下妻小,自顧自往南逃命去也。當時趙雲在亂軍中抱著年幼的劉禪左衝右突,他孤身捨命浴血拼殺,並奮力保護甘夫人母子脫離險境。正是由於趙雲的義烈與奮不顧身,才使甘氏母子倖免罹難。於是,他被劉皇叔攫升為牙門將軍。

劉備取益州(四川)時,趙雲先留守荊州,後隨諸葛亮溯江西援,屢立戰功,為蜀漢政權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勳。

趙雲不光武藝超群,能征善戰,而且人品很好、思想境界更是超拔流俗,因此獲得了眾人的交口稱讚。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趙雲位居“五虎上將”序列,按關、張、趙、馬、黃的位置排序,趙雲僅次於關羽、張飛,高於馬超、黃忠,地位和官階都很高。

然而,在正史記載中,趙雲並沒有被劉備封為上將,而只被任為翊軍將軍、中護軍、徵南將軍、鎮東將軍一類的裨將職位。上將屬於元帥級別,而將軍之職與之相比落差很大。在真實的歷史中,趙雲的排位不僅不如馬超、黃忠,就連晚於他投奔劉備、起於卒伍的新秀魏延都比他高。

趙雲的能力、品格在蜀軍中都是出類拔萃的,但他的官階和待遇卻不如關、張、馬、黃、魏,很多人都感到迷惑不解甚至為其憤憤不平。勞苦功高、忠心耿耿的趙雲因何不被劉備重用?一直以來有如下幾個較具代表性的觀點:

趙雲雖然武功蓋世,但劉備卻長期讓他負責保衛工作,把他當保鏢用,因此很少有機會像其他人那樣指揮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很難建功立業。

趙雲雖然能力過人,為人卻特立獨行,不喜歡拉幫結派。這樣說是有根據的:當初劉備與曹將夏侯惇激戰博望坡時,趙雲曾經生擒敵將夏侯蘭。夏侯蘭也是真定人,和趙雲是舊交,趙因此替他在劉備面前求情,後夏侯蘭歸降了劉備。但事後趙雲一直與同鄉發小夏侯蘭保持距離,只維持一般普通同事的關係。他領兵鎮守桂陽時,太守趙範有一寡嫂樊氏長得頗有姿色,趙範想將她嫁給趙雲,趙雲再三婉拒。以此可以看出,趙雲為人謹守本分,不喜搞派系傾軋,厭惡山頭主義。

趙雲社會關係簡單,沒有幫派背景,在蜀漢政權中形單影隻,顯得有些不合群,領導雖然對他很放心,但關鍵時刻也不會完全信任他,不敢讓他放手去幹。

劉備剛平定益州時,諸將都在興奮地熱議如何瓜分成都的房舍、田產。趙雲卻不識趣,建議劉備學學西漢名將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的精神,說如今曹操佔據中原,虎視眈眈,遠比當年的匈奴更兇狠,還遠未到貪圖安逸享樂的時候。況且益州飽經戰亂,應該把田宅發還給百姓,使其能更好的休養生息。劉備聽後覺得有理,就採納了他的建議。

如此一來,本無私心的他卻無意間得罪了一大幫急欲升官發財之人。

趙雲這人忠肝義膽,性格耿直,經常慷慨仗義直言,惹得領導很不高興。當初孫權派呂蒙偷襲大舉北進的關羽,導致關羽兵敗身死,荊州丟失,劉備大怒,準備興兵討伐孫吳,想復奪荊州,同時報關羽被殺之仇。趙雲再次不合時宜地拔起了逆鱗,極力勸阻說:“當今的國賊是曹操而非孫權。如果能擊滅曹魏,孫權必然屈服。因此不應該因小失大,與盟友孫吳交惡,鷸蚌相爭,讓曹操得利”。劉備拒聽忠言,執意興兵伐吳。

雖然事後的結果證實了趙雲的真知灼見,但領導決定並執意要乾的事情,身為部屬的你卻偏偏再三阻攔,事情的結果正又如你所料,顯得你比領導英明,這不是自討沒趣嗎?

劉備身為蜀漢一哥,自然需要部下對他順從和亦步亦趨,趙雲有獨立思考能力,而且經常提一些劉領導不喜歡聽的意見、建議,還被屢次證明他比領導高明、有遠見,這樣的人是幹才而非奴才。自古以來,類似於趙雲這樣的人都不被領導所喜,即便能力出眾,品格高貴磊落,也一定不會得到重用的。

然而,劉備慘敗彝陵後逃回白帝城,悔愧交加的他不久即病歿。臨終前,劉備託孤諸葛亮、李嚴二臣輔佐劉禪,然後屏退眾人,獨留趙雲一人在病榻前,對趙說:“我死後,如果有人膽敢篡逆,圖謀不軌,你就代表我將其誅殺(大意,並非原文)” 。劉備留密詔給趙雲,明顯針對的是諸葛亮(劉備一直對他有所猜忌)。將如此重要的使命託付給趙雲,說趙雲不受其重用似乎又沒有道理,或許劉備深諳趙雲忠肝義膽,心細如髮,是值得託付之人,他並非不重用趙雲,只是用的地方與諸將不同罷了。

奇怪的是,劉備死後,諸葛亮似乎也不倚重智勇雙全的宿將趙雲。公元227年,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北伐曹魏時駐軍漢中,趙雲隨徵。次年,諸葛亮出師,故意揚言蜀軍要經斜谷道(陝西郿縣西南)攻擊關中,魏大將軍曹真信以為真,就派大軍前來抵禦。諸葛亮命趙雲、鄧芝率偏師作疑兵去斜谷對抗,他自己率主力出其不意地攻打祁山(甘肅和縣西北)。由於趙雲的兵力薄弱,魏軍卻人多勢眾,因此在箕谷(陝西褒城)被曹真擊敗。但趙雲沉著冷靜,他聚集軍隊,紮營堅守,後來又親自斷後,掩護蜀軍緩緩撤退,所以損失在諸路北伐蜀軍中最為輕微。

馬謖失街亭後,蜀國第一次北伐以失敗告終。大軍撤回漢中後,損失最小的趙雲被貶為鎮軍將軍。趙雲以寡敵眾,並沒有大敗,還吸引了魏軍主力很長時間,諸葛亮卻有功不賞,還加以懲罰,確實令人不解。趙雲一貫謙虛隱忍,不搶不爭,他對此似乎並不在意,仍舊安安靜靜的做他的鎮東將軍。

建興七年(229年),趙雲去世。蜀後主劉禪即位後,追諡他為順平侯。趙雲勇冠三軍,對劉漢從無二心,他雖然一生不被劉備重用,仕途並不得意,但好在上天大體是公平的,他活了將近80歲,是蜀漢諸多名將中壽命最長的一位。雖然趙雲活著時屢受劉備、諸葛亮打壓,不得重用,但後世史家與民間對他的評價卻非常崇高,也算光耀千秋了!這一切,恐怕就連當初不重用他的劉備、諸葛亮也始料未及吧?

【寫作辛苦 剽竊必究】【插圖源於網絡】


鐵馬冰河wu


劉備做為成熟的政治家,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必定以利益為中心,經過規劃深謀和遠慮,趙雲作為劉備身邊少有的武將,一直得不到劉備重用(如果上陣打仗才為重要的話),顯然也和當時的政治環境有關。(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成熟政治人物的標誌就是不衝動不感情用事,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是經過精心謀劃涉及的表達,也就是普通人口中常說的套路,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劉備作為東漢末年的傑出政治家,十分契合這樣的特點。

就拿劉備曾經在趙雲面前演的一齣戲來說,當時趙雲血呲呼拉的揹著阿斗,趙雲身上的血主要是別人的,曹操手底下好幾員大將,像淳于導、夏侯恩這些人的,來到劉備面前。

當時的劉備不問甘、糜二夫人情況,拎起阿斗就往地上摔,這種不管家人,體恤大將的態度,雖然阿斗吃點虧,但卻為劉備贏得了惜才的美名,如果說護短是自私自利的表現,那麼劉備的這種舉動則可以直接轉化為政治資本沉澱下來。

其實劉備不重用趙雲,也是在講政治,從趙雲的使用上其實就可以看出來,自打長坂坡一戰,趙雲一直就留在劉備身邊,成了劉備的貼身保鏢,不可謂不信任趙雲。

但卻很少讓趙雲在大場面大場合下拋頭露面,為什麼?把趙雲再支出去,自己身邊就沒有得利的保鏢了,這個保鏢還非趙雲莫屬,其他人不行。


因為趙雲背景最淺,而最講原則,是最篤信劉備可以興復漢室的那個人,至於其他人,人常謂好男兒志在四方,作為武將,在戰場上廝殺,建功立業才是真男兒。

因此他不可能叫關羽、張飛二人當保鏢,遠親近臭,作為劉備的鐵桿粉絲,這兩人必須給他們安排相對重要的活路,顯得自己夠哥們。

再就是馬超,此人在西邊的部落裡面,威王頗高,劉備也不可能把他留在身邊當家臣,太屈才。還有就是魏延、黃忠,這些都是死人堆里拉出來的打出來的老將。

劉備興復漢室的口號固然有忽悠的一面,但手裡面還是需要幾個撐場面的人物,總不能把這兩人栓在身邊,那就真的沒人可用了。

張飛看著驍勇,咋咋呼呼哪都有他,但其實極缺乏腦子,屬於腦殼裡腦漿不看的那種,從他的死相就可以看出來,喝醉酒被人一刀捅死了,這死法只有暈人蠢才才能遇到。

再說關羽,唯一的一次重任守荊州還給丟了,還與對家曹操眉來眼去,勾三搭四,說道不清,除了幾次裝逼事件比較成功,其實多賴曹操成全,要不然五關六將就是關羽的死地。


但那倆人心氣高,看著跟劉備稱兄道弟,稍有不慎可能就是危險分子。

只有趙雲,可留在身邊,保安全,保無虞!


歷史三日談


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去回答,而應分開看:一方面,與關張馬黃四位相比趙雲的軍職確實偏低,這是歷史事實,不需要再分辨;另一方面,造成趙雲軍職偏低是有歷史原因的,不能因此說劉備或諸葛亮不重用趙雲。



趙雲一生軍職偏低是歷史事實,不能否認這一點,也不需要去辯解

趙雲與劉備相識,是在他們共同依附於公孫瓚期間,那時劉備的軍職是別部司馬,相當於獨立團團長,史書沒有說關羽、張飛當時的具體軍職,估計屬於營長、連長一類,趙雲的軍職也沒說,關張趙大約同級。

劉備當上徐州刺史後地位實現了首次飛躍,關、張職務隨之提高,關羽甚至代理過郡太守。劉備不久後投奔曹操,曹操以朝廷的名義正式任命他為左將軍,相當於朝廷的大軍區司令,任命關羽為偏將軍,相當於副軍長;任命張飛為中郎將,相當於師長。趙雲因不在劉備身邊,沒有軍職。


官渡之戰期間趙雲復歸,但沒有說他的具體軍職。赤壁之戰前的長坂坡一戰趙雲表現英勇,

劉備臨陣提拔他為“牙門將軍”,但此職應為“牙門將”之誤,因為赤壁之戰結束後,劉備派趙雲收服荊州江南四郡,職務才是偏將軍,相當於副軍長,而這時關、張已是將軍。

劉備佔據成都,趙雲被提拔為翊軍將軍,相當於軍長,追上了關、張二人。


劉備漢中稱王,任命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以上是
“四方將軍”,相當於東西南北四大戰區司令,但趙雲仍為翊軍將軍。

劉備成都稱帝,拜馬超為驃騎將軍,張飛為車騎將軍,以上二人相當於全國武裝部隊副總司令,關羽已故,趙雲的軍職還是翊軍將軍,地位低於軍界新星、鎮北將軍魏延。

後主繼位後趙雲的軍職才有所上升,先後任徵南將軍、鎮東將軍,相當於戰區副司令,低於四方將軍,也低於當時的驃騎將軍李嚴、車騎將軍劉琰、左將軍吳壹、徵西大將軍魏延等人。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趙雲負責由秦嶺棧道發起佯攻,不利,被貶為鎮軍將軍,又當了一名軍長,直至去世。

趙雲軍職偏低是有歷史原因的,不是劉備或諸葛亮刻意打壓的結果

從以上趙雲軍職變化可以看出,與“五虎上將”中的其它幾人相比他的軍職的確很低,甚至與一些後起之秀相比也是偏低的,但這都是有原因的,可以分前後兩個時期分別看。


從前期看,趙雲結識劉備較早,比諸葛亮早了十幾年,在劉備集團可以稱為老資格,但中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趙雲離開了劉備,原因是他兄長去世,要回家鄉料理喪事,這段時間大約有七、八年,而在這段時間裡關、張一直追隨劉備,去平原、戰郯城、守小沛、鎮徐州,軍功不斷增多,軍職不斷上升,等趙雲以布衣百姓的身份再次迴歸於劉備時,關、張已是副軍長、師長這個級別了,他們之間軍職有懸殊自然可以理解。

從後期看,劉備稱王稱帝時趙雲的軍職剛剛“一路小跑”地追上關、張,四方將軍的人選中馬超無論如何算一個,他早已是天下名將,關、張當然也得算,剩下一個位置可以給趙雲,但他剛剛被提升為翊軍將軍,不宜再升,恰恰有一位漢中之戰中大放異彩的黃忠在那裡,於是給了黃忠。


諸葛亮主持蜀漢軍政後對趙雲十分倚重,趙雲的軍職立即得到提升,但由於趙雲起點偏低,不益越級提拔,只能一級一級來,只可惜趙雲去世又有些太早。

趙雲軍職雖然不算很高,但他在劉備和諸葛亮心中的分量卻一點兒都不低

劉備對趙雲非常欣賞,在這方面絲毫不亞於關、張。趙雲與劉備第一次分別,以後還能不能相見難以預料,劉備對趙雲依依不捨,“捉手而別”,趙雲深受感動,對劉備說:“終不背德也。”

趙雲再次迴歸,劉備特別高興,一刻都捨不得離開趙雲,怕他再走,“與雲同床眠臥”。


長坂坡之戰,劉備與趙雲走失,劉備身邊有人說趙雲投降敵人了,劉備聽完很生氣,用手戟敲打說話的那個人:
“子龍不棄我走也!”

劉備率兵入益州,考慮到後方需要有個持重、靠得住的人協助諸葛亮,所以特意把趙雲留了下來。劉備後來東征孫權也沒有帶趙雲,有人認為這是對趙雲不信任,其實不對,劉備安排趙雲鎮守江州,等於把自己的退路交給了趙雲,事實證明這一安排非常及時重要。

諸葛亮對趙雲更是看中,設立四方將軍時諸葛亮曾委婉地為趙雲爭取了一下,他提出如果選了黃忠,關羽會不高興,其實關羽不高興是次要的,諸葛亮想把剩下的一個位子給趙雲,但黃忠在漢中之戰中功勞實在太突出,他本人的資歷也不低,多方權衡後,劉備仍給了黃忠。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讓趙雲佯攻,並非信不過他,而正是覺得把有勇有謀的趙雲留在漢中他才放心。至於兵敗貶職,更不是諸葛亮對趙雲有意見,而是形勢使然,在那樣的情況下需要有人擔負政治責任,諸葛亮當時也自貶了三級。


南門太守


趙雲不僅一生不受重用,而且地位不如後來居上的魏延。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魏延皆封列候,趙雲東征西討一輩子還是個偏將軍。

襄樊之戰,關羽兵敗身亡,失了荊州。劉備大怒,興兵討伐東吳,發動夷陵之戰。諸葛亮和趙雲苦諫不從,劉備一意孤行,在猇亭這個地方被東吳大將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殺得丟盔棄甲,鎩羽而歸。

劉備都六十三歲的人了,還要親自領兵出征,夷陵之戰的慘敗,幾乎耗光了蜀漢的全部家底,劉備憂憤成疾,染病不起,敗退白帝城,連成都都沒臉回去了。諸葛亮領著一班文武大臣並皇子前往白帝城,命不久矣的劉備開始交代後事。

劉備先對諸葛亮說:丞相的才德十倍於曹丕,安邦定國就仰賴丞相了。可惜我那幾個兒子不成氣候,如果阿斗可以輔佐就輔佐他,如果實在是扶不起來,丞相可以廢了他自立為成都之主。諸葛亮聽了這話,手足無措,汗流浹背,趕緊哭拜於地表忠心,叩頭流血。

其實劉備是在試探諸葛亮,因為接下來劉備就對趙雲說:我與卿是患難之交,卿投奔我到如今三十多年,不想今天就要分別了,卿一定要念著這份故舊之情,早晚看覷我的兒子,不要辜負我的重託。趙雲泣拜於地,願效犬馬之勞。劉備臨死對趙雲說的這句話,可以一語道破了趙雲為什麼一生忠勇,力敵萬人卻得不到重用的原因。

三國戰將之中,要論單槍匹馬衝鋒陷陣,趙雲應該排在關、張和呂布的前面,其他如曹魏的張遼、許褚,東吳的太史慈、甘寧等人,臨陣表現都遜色於常山趙子龍。趙雲勇冠三軍,當陽長坂坡單騎救主,趙雲一個人一條槍,在曹操大軍的包圍之下如入無人之境,懷抱阿斗,直透重圍,血染徵袍,前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這個神一般存在的戰績,就像科比單場比賽拿了81分一樣,無人能及。

趙雲救了阿斗,尋到劉備。劉備無以撫慰趙雲,只能把自己的親兒子摔到地上然後說:為這孺子,幾乎損失了我一員大將!

趙雲不僅救了阿斗一次,而是救了兩次。後來孫吳聯姻,孫權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為了荊州的歸屬問題,兩家鬧得很不愉快,郎舅之親破裂,孫權要對劉備用兵,,謊稱吳太夫人病危,用計賺回了自己的妹妹。孫夫人帶了阿斗就要乘船過江,趙雲聞訊趕到,軟硬兼施,截江奪阿斗。保住了劉備的血脈,避免了孫權以阿斗要挾劉備討要荊州。

為什麼要兩次提到“趙雲救主”的事情呢?別的戰將上陣殺敵,為的是攻城略地,建功立業,為什麼單單隻有趙雲,數次三番去保護一個扶不起的阿斗?這不是保鏢幹得活嗎?沒錯,趙雲之所以得不到重用,就是因為劉備把他當成了貼身保鏢。所以趙雲儘管忠勇兼備,力敵萬人,但是一直被劉備拴在身邊,難有機會參與指揮大規模作戰。於是就導致了在攻城略地的戰績上,趙雲遠遠不如同為“五虎上將”的關羽、張飛、馬超和黃忠四人,甚至比不上魏延。

趙雲一開始跟著公孫瓚,劉備第一次見到趙雲,一見如故,趙雲也有心要轉投到劉備的麾下,奈何公孫瓚和劉備是同窗,面子上抹不開。後來公孫瓚被袁紹擊敗,自焚而死,趙雲才算是將遇良主,跟了劉備。劉備當時可能是過得最慘的一位諸侯,連個容身之地都沒有。到荊州投劉表,險些被劉表的小舅子安排刀斧手幹掉,還好趙雲及時趕到,保護劉備平安回到新野。

就這樣,趙雲成了劉備的貼身保鏢。趙雲有萬夫不當之勇,卻幹了保鏢,是否大材小用了?

其實在當時勇將當保鏢不足為奇,要知道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軍閥混戰,作為一方諸侯,個人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孫權他爹孫堅和他哥孫策就是很好的例子,因為自負勇力,不用保鏢,年紀輕輕就被無名之輩刺殺身亡。孫權吸取教訓,用勇將周泰為保鏢,多次在危急時刻保住了性命。在維護個人安全方面,曹操堪稱典範,曹操的保鏢一開始是勇將典韋,宛城之戰若不是典韋死命相救,曹操恐怕就死在了張繡的手下;典韋死後,虎侯將軍許褚成了曹操的保鏢,一直到曹操病死。

攻城略地,周泰不如韓當、黃蓋等人,許褚也不如張遼、徐晃等人,但是孫權出行則讓周泰同車,曹操臨寢只有許褚可以近前,足見其恩寵和信任。趙雲之於劉備,就是孫權之周泰,曹操之許褚。

為什麼劉備白帝城託孤之時,戰將之中只有趙雲得到囑託,而且在諸葛亮之後。因為劉備信任趙雲,甚至超過了信任諸葛亮。當然這也是為什麼劉備去世之後,趙雲不受諸葛亮重用的原因。

如果你是諸葛亮,作為一國之丞相,大權在握,為了國家大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卻發現劉備留了一手防著你,你能重用劉備用來防著你的那個人嗎?儘管趙雲是出了名的人品好,剛正不阿,忠勇兼備,與丞相諸葛亮也沒有任何過節,甚至兩人私交甚好。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諸葛亮的權力不能被趙雲所牽制,要知道一個蜀臣李嚴就帶來了不少麻煩。因此在諸葛亮後來的數次南征北伐中,趙雲作為元老級戰將,也就能夠與魏延平起平坐當個先鋒。

正史中並沒有“五虎上將”一說,蜀國真正的上將只有四位:前將軍關羽,後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魏延後期也晉升為上將,賜爵南鄭侯,鎮守漢中。只有趙雲,一生馳騁沙場,斬將殺敵無數,始終沒有機會晉升上將,死後才被追諡為順平侯。

END.

溫酒讀三國,煮茶看水滸。我是博書君,歡迎關注!


博書


趙雲不被劉備重用,這個話不知道從何說起了。劉備臨死囑咐趙雲,以故交之念照看他的兒子,可見劉備對於趙雲的重視程度也就只在諸葛亮之下了。

這個問題其實是想說趙雲一輩子在劉備帳下都只是一個雜牌將軍,甚至不及稍晚投靠劉備的黃忠和馬超。但是這個問題也得兩說:第一,趙雲跟隨劉備很早這事不假,早在劉備解徐州之圍向公孫瓚借兵,借到的就是趙雲。此後,公孫瓚敗亡,趙雲從此就死心塌地跟隨劉備。劉備也是一直把趙雲當作心腹看待。

相比之下,在汝南就一直追隨劉備的陳到,地位卻始終都在趙雲之下。而陳到的功績、勇武程度與趙雲其實不相上下。當然,在劉備的陣營裡,關羽和張飛一直是舉足輕重的,甚至諸葛亮都得讓其三分。因此,關羽後來聽說他與黃忠並列前後將軍,心裡老大不爽。

劉備始終把趙雲當成是自己的親隨將領在使用,並沒有像其他將領一樣獨當一面,儘管趙雲後來也做了江州都督,但行事也始終是在劉備的眼皮之下。這並不是說明劉備對於趙雲不信任,對於劉備而言,關羽與張飛的驕橫已經是他陣營裡的一大問題,因此,他只能以趙雲和陳到為緩衝,否則劉備就無法統合自己的陣營。

有趙雲和陳到在那個地位上,其他後來的將領也不會不服氣,而且劉備必須提高馬超和黃忠的地位,一則馬超作為一方諸侯西北王能投奔到劉備帳下,可謂是給了劉備天大的面子;二則黃忠是老將,要收復益州和東州人心,就必須體現對於老將的重視。三則趙雲與諸葛亮的關係很親密,這是劉備所警惕的。

並且趙雲反對將成都及周邊的房舍財產分發給功臣,引起了各級功臣的不滿。

這些都讓劉備沒法對趙雲再予以更高的官爵,因此,趙雲一生也只是雜牌將軍,爵位也不過亭侯。


傅斯鴻


說到“常勝將軍”趙雲,通曉三國曆史的人幾乎無人不知曉。

單從他跟隨劉備近三十年裡,所參加過的諸多戰役,並取得非常好的戰果就能看出,趙雲是位忠肝義膽、有勇有謀的將士。

比如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等,還有他獨自指揮過的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而且他也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等。

可以說,那些年在戰場上的趙雲真的是驍勇善戰、威風凜凜、氣壯山河、勢氣嚇破了敵人膽!

可題目說劉備不重用趙雲,這話不知從何說起的!

雖然趙雲在當時的官職,不如同在劉備麾下的“名號將軍” 關張馬黃高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

,但這並不能說明劉備不重用趙雲,這其中是有根源的。

相反,劉備很珍惜趙雲這位忠義仁兄,他視趙雲如家臣。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臨終前在白帝城託孤時寫道:

先主謂眾官曰:“朕已託孤於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負朕望。”又囑趙雲曰:“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於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雲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馬之勞!”

由此可見,趙雲在劉備的心裡有多重要了。

那趙雲在劉備心目中的位置如此之高,為什麼官職卻不高呢?

其實,趙雲最早和劉備同在公孫瓚麾下並肩作戰,但因為趙雲兄長去世,要回鄉料理家事,便從此歸隱,而這一歸就是8年之多。

在這8年的時間裡,劉備積極擴充實力,四處征戰,與結義兩兄弟關羽張飛,丞相諸葛亮等共創蜀漢大績。而這時的趙雲才要出山,追隨劉備,想一想職位也不能爬的太高了,但也絕對不低。

另外,趙雲為人忠厚憨誠,對於功名利祿的追求不強烈,不計較,這應該也是劉備最欣賞他的地方之一吧!

說到底,趙雲憑藉自己的實力一路扶搖直上,雖然中間被落下了8年之久,官職也不是最高,但他不在乎,能英勇殺敵,效忠主公對趙雲來說才是最重要的。這種高尚的精神著實讓人佩服之至。

蜀漢名將,常勝將軍趙子龍,果然名不虛傳!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趙雲號稱常勝將軍,自從故主公孫瓚死後,他就投奔到劉備麾下,可以說是出生入死,戰功顯赫,尤其是長坂坡在百萬敵軍中奮力救阿斗,足顯其神武與忠誠。劉備有識人之心,自然對趙雲另眼相看。

劉備與趙雲的關係就像曹操與許褚,是絕對的信任。之所以沒讓趙雲獨擋一面,而把他留在身邊,這絕不是猜忌。因為劉備一直把趙雲當做手中的王牌,一張出奇制勝的王牌。事實證明,劉備沒看走眼,趙雲不愧為救火隊長。

在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時候,雙方處於膠著狀態。趙雲這時出場了,帶領三士兵,去解救被曹軍圍困的老將黃忠,連殺曹操兩元部將,如入無人之境,張合,徐晃看的是心驚肉跳,不敢上前,趙雲硬是於萬馬軍中救出黃忠。站在高處曹操大怒,親自帶人追殺而來。趙雲令營門大開,偃旗息鼓,單槍匹馬立於軍營外,曹操見此,命士兵前去衝殺,趙雲全然不動,嚇得曹軍扭頭就跑……事後,劉備贊到:子龍一身都是膽。

在白帝城託孤時,劉備對諸葛亮說:劉禪能輔佐就輔佐,不能輔佐的話,你就自立為成都王,嚇得諸葛亮汗流遍體,扣頭流血,以表忠心。由此看出劉備對諸葛亮不是百分之百的放心。



但他對趙雲囑託,足以見的他對趙雲信任: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於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意。

其實,劉備到死,還是把趙雲當做救火隊長。他明著是對趙雲做最後的囑託,實際上是在敲打文武百官:警告他們,誰敢有不臣之心,趙雲絕不會饒過他!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趙雲在中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可以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武將。他一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丑大戰,救了公孫瓚。後來的長坂坡單騎救主,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漢水救黃忠時,讓魏國名將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劉備去世之後,曹魏五路犯蜀,趙雲把守陽平關,一將當關,萬夫莫開。七十幾歲時仍為蜀漢先鋒,陣前力斬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

但在《三國志》中,趙雲僅以機智、忠義、勇敢來概述,並未提及他是武將;在成都武侯祠裡,趙雲也是位列文臣。另外,趙雲去世後被追諡為“順平候”。

而且,後主劉禪先追諡的是關張馬黃,關羽被追諡為壯繆侯,張飛被追諡為桓侯,馬超被追諡為威侯,黃忠被追諡為剛侯,唯獨沒有趙雲,後來姜維等人素來民怨,後主劉禪這才追諡趙雲封為順平侯。

彼此間還有這樣一段對話,後主詔曰:“雲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衝,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諡所以敘元勳也,外議雲宜諡。”

大將軍姜維等議,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諡雲曰順平侯。

由此可見,順平二字的由來是因為柔賢慈惠、執事有班,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性格溫和又賢能,做事井井有條,按部就班。

最重要的一點,《三國演義》中趙雲位列五虎上將,可《三國志》中並沒有五虎上將這一說話,劉備稱帝時,只封四名“名號將軍”,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

對比之下,趙雲僅僅是雜號將軍,長坂坡之後被封為牙門將軍,入川時授予趙雲翊軍將軍,劉禪時封趙雲為中護軍與徵南將軍,後來又遷趙雲為鎮東將軍。儘管蜀漢時期,官職與權利不成正比,比如趙雲擔任翊軍將軍時,徵西將軍黃忠在漢水之戰中需要趙雲授予兵馬。

但趙雲作為民間的“常勝將軍”,受到如此“不公正待遇”,自然有很多人為他喊冤,為何趙雲沒有得到劉備的重視?

其一,歷史上真實的趙雲非《三國演義》中的趙雲。


這一點,我在上面已經闡述,趙雲是不是武將有待商榷。如果趙雲沒有演義中的一身是膽,隻身一人在敵軍陣營中如入無人之境,起到力纜狂瀾的作用,那麼趙雲的雜號將軍也許就是劉備對他的合理任用。

其二,從蜀漢政權的官員任用制度來看。

蜀漢滅亡的原因之中就有派系鬥爭,蜀漢政權分為三大派系,荊州集團、益州集團和中原集團(老班底),趙雲明顯屬於中原集團,可趙雲在中原集團中的地位似乎不高,畢竟趙雲先侍公孫瓚,後跟隨劉備。

除了派系鬥爭,還有劉備的官員任用方式。

用名,比如許靖與馬超,許靖是漢末大評論家許劭的從兄,曹操就是因為許劭的那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才擠進了上層名流圈。許靖受益州牧劉璋邀請,相繼為巴郡、廣漢、蜀郡太守。於劉備包圍成都時欲越牆叛逃,為劉璋所獲。劉備定蜀後欲將其棄用,在法正的建議下方以其為左將軍長史。

法正是這樣勸說劉備的,天下有的是博得虛名而無真正德才之人,像許靖就是如此。然而今日主公起手開創大業,天下之人又不可能挨家挨戶地去作說明,而許靖的虛名,已傳播天下,如果對他不能待之以禮,天下之人則會因此說主公在輕賤賢才。所以對許靖應該敬重以待,以此昭示遠近,您是在追效古代燕昭王厚待郭隗的作法。

言外之意就是,雖然許靖徒有虛名,而且無真才實學,但畢竟他名聲在外,如果不用他,會寒了天下士人的心。

用才,比如魏延與黃忠,魏延同於禁、樂進一樣,都是出身行伍,劉備佔領漢中後,準備選派一將作為漢中太守,當時很多人認為是張飛,結果卻是魏延,消息一出,《三國志》記載:一軍盡驚。魏延的確沒辜負劉備的期望,他以“實兵錯守諸圍”的辦法守備漢中,使漢中城固若金湯,易守難攻,後來王平抵禦曹爽,也是學習魏延的方法。

用德,其實趙雲也有才,但劉備任用趙雲的真正原因應該是趙雲有德。趙雲向公孫瓚請辭歸鄉,劉備知道趙雲此去便不會再回來,因此握著趙雲的手不捨得分別,趙雲向劉備辭別說:“終究不能做有違德操的事。”

後來關於趙雲義拒趙範、退還民田、諫主東征的典故,都能看出他具有不謀私,識大局的美德。而且劉備對趙雲非常信任,據《雲別傳》記載:“先主以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內事。”《三國志》中,陳壽曾把諸葛亮比喻成蕭何,把趙雲比喻成夏侯嬰。

所以說,認為趙雲沒有得到劉備重視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三國演義》神化了趙雲的形象所致。

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時,對趙雲說的話,也足以看出劉備對趙雲的信任。

劉備囑趙雲曰:“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於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雲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馬之勞!”

言外之意就是說,我走以後,你要為我看護好兒子,如果有人膽敢推翻後主,你趙雲就完全可以替我將他除掉。劉備對趙雲的信任程度可見非同一般。

一、劉備深知劉禪的能力有限,無法駕馭國家社稷,必然需要諸葛亮的輔佐。

二、蜀漢先人及嫡系均已先劉備而去,蜀漢政權完全交由諸葛亮一人,劉備又有些不放心,於是託孤時特意將尚書令李嚴叫到床前與諸葛共受囑託,其用意就是讓李嚴成為諸葛的掣肘。(後蜀軍北伐時,李嚴押運糧草因為下雨道路泥濘延誤時日,為推卸責任反而怪罪諸葛亮的北伐,使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獲罪,最終被廢為平民)

三、萬一出現最壞的結局,就是諸葛亮篡漢,那麼趙雲是拯救蜀漢的唯一人選。

也許信任未必就會重用,有些重要的小角色,就好像機器上的螺絲釘,需要無非信任的人才能擔任。


五味社


說來說去這都是君主的一些 通病。趙雲在中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可以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武將。他一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丑大戰,救了公孫瓚。後來的長坂坡單騎救主,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漢水救黃忠時,讓魏國名將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劉備去世之後,曹魏五路犯蜀,趙雲把守陽平關,一將當關,萬夫莫開。七十幾歲時仍為蜀漢先鋒,陣前力斬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

但在《三國志》中,趙雲僅以機智、忠義、勇敢來概述,並未提及他是武將;在成都武侯祠裡,趙雲也是位列文臣。另外,趙雲去世後被追諡為“順平候”。而且,後主劉禪先追諡的是關張馬黃,關羽被追諡為壯繆侯,張飛被追諡為桓侯,馬超被追諡為威侯,黃忠被追諡為剛侯,唯獨沒有趙雲,後來姜維等人素來民怨,後主劉禪這才追諡趙雲封為順平侯。彼此間還有這樣一段對話,後主詔曰:“雲昔從先帝,功積既著。

由此可見,順平二字的由來是因為柔賢慈惠、執事有班,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性格溫和又賢能,做事井井有條,按部就班。最重要的一點,《三國演義》中趙雲位列五虎上將,可《三國志》中並沒有五虎上將這一說話,劉備稱帝時,只封四名“名號將軍”,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對比之下,趙雲僅僅是雜號將軍,長坂坡之後被封為牙門將軍,入川時授予趙雲翊軍將軍,劉禪時封趙雲為中護軍

其二,從蜀漢政權的官員任用制度來看。蜀漢滅亡的原因之中就有派系鬥爭,蜀漢政權分為三大派系,荊州集團、益州集團和中原集團(老班底),趙雲明顯屬於中原集團,可趙雲在中原集團中的地位似乎不高,畢竟趙雲先侍公孫瓚,後跟隨劉備。除了派系鬥爭,還有劉備的官員任用方式。用名,比如許靖與馬超,許靖是漢末大評論家許劭的從兄,曹操就是因為許劭的那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才擠進了上

用才,比如魏延與黃忠,魏延同於禁、樂進一樣,都是出身行伍,劉備佔領漢中後,準備選派一將作為漢中太守,當時很多人認為是張飛,結果卻是魏延,消息一出,《三國志》記載:一軍盡驚。魏延的確沒辜負劉備的期望,他以“實兵錯守諸圍”的辦法守備漢中,使漢中城固若金湯,易守難攻,後來王平抵禦曹爽,也是學習魏延的方法。用德,其實趙雲也有才,但劉備任用趙雲的真正原因應該是趙雲有德。趙雲向公孫瓚請

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時,對趙雲說的話,也足以看出劉備對趙雲的信任。劉備囑趙雲曰:“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於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雲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馬之勞!”言外之意就是說,我走以後,你要為我看護好兒子,如果有人膽敢推翻後主,你趙雲就完全可以替我將他除掉。劉備對趙雲的信任程度可見非同一般。一、劉備深知劉禪的能力有限,無法駕馭國家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