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抗日愛國當成一種噱頭!你看過最慘烈的戰役!是哪一部

硫磺島戰役,已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了,但硫磺島的故事裡,或者說許多戰爭故事裡,不只是有飛機與大炮,也有善良與邪惡,更有愛與責任,那種讓我們拒絕一場戰爭的責任。

不要把抗日愛國當成一種噱頭!你看過最慘烈的戰役!是哪一部

戰爭的背後,其實受苦的永遠都是交戰雙方的百姓!但是,在國產劇之中,手撕鬼子、手榴彈炸飛機、一人團滅一個大隊的鬼子這些都是基本操作;妖豔賤貨型並且還能被策反的日本女間諜、智商下線的友軍、戰五渣炮灰黨經驗寶寶型的鬼子士兵甚至是軍官,這些都伴在抗日的主角左右;機車皮衣在身、八百里開外斃敵、幸運buff永久加持這也必須是主角的設定!我真的希望不要把抗日愛國當成了一種噱頭!

不要把抗日愛國當成一種噱頭!你看過最慘烈的戰役!是哪一部

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一本書信集,伊斯特伍德在籌備《父輩的旗幟》時,對硫磺島之戰的日方指揮官慄林忠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伊斯特伍德不斷挖掘慄林的資料,一直找到了《“玉碎總指揮官”的信》這本書,在這本書中收錄了慄林駐美期間寄給家人的信件,信中隨處可見有趣的圖畫,這位武官對妻子兒女的深情躍然紙上,令深伊斯特伍德大受觸動,於是“信”就成了這部電影的關鍵詞。

不要把抗日愛國當成一種噱頭!你看過最慘烈的戰役!是哪一部

不太明白伊斯特伍德為何同一年拍了兩部相同歷史背景的戰爭片,不同的是分別以兩個敵對國的目光看待這場戰爭。影片前半部分有些冗長,後期漸入佳境。從思想深度講,本片勝過《父輩的旗幟》。只是以一個敵對國的人替對方反思這場戰爭,是否有些主觀與牽強?並且這種主觀在電影中表現明顯:美軍高大全,日方醜卑劣。

不要把抗日愛國當成一種噱頭!你看過最慘烈的戰役!是哪一部

不要把抗日愛國當成一種噱頭!你看過最慘烈的戰役!是哪一部

硫磺島戰役,有人說它是二戰史上最慘烈的戰役。因為這場戰役,從1945年2月19日打到3月26日,美軍傷亡總數達28686人,日本陣亡22305人。中將是日軍在硫磺島的指揮官,負責這道日軍最後的防線。慄林下令在島上挖掘了大量洞窟和地道,把軍備力量埋伏其中,這種戰術簡直是“異端”。在當時,防禦戰中的日軍往往會在登陸點擺開防線,集中炮火猛擊海上的敵人。然而就是憑藉著慄林的奇特策略,美軍原以為5天就能結束的戰鬥整整拖了36天。

不要把抗日愛國當成一種噱頭!你看過最慘烈的戰役!是哪一部

硫磺島戰役發生的時候,美軍已經佔領了馬紹爾群島,突破了日本外圍防禦圈,雄赳赳氣昂昂地計劃著進軍日本本土。日本,曾經引以為傲的聯合艦隊日薄西山,日本的硫磺島防禦戰,幾乎沒有海軍支援,士兵們不是在防守中死去,就是要在防守中玉碎。並且慄林忠道知道這將是一場沒有歸路的戰爭,因為他和日軍的二萬名官兵,要面對佔盡空中優勢的四萬名美軍士兵,於是在最後的戰爭之前,慄林寫下了他最後的家書……

不要把抗日愛國當成一種噱頭!你看過最慘烈的戰役!是哪一部

《硫磺島的來信》中有這麼一幕,讓江大俠印象是很深刻的,日本軍官拿起一名死去的美國士兵身上的信件,原以為是敵方文件,卻不曾想到竟是一封家書,一封媽媽給兒子的信。母親在信件中講著瑣事:比如小狗們在鐵門下挖了個洞,還跑到了別人家的花園裡…….你一定要聽媽媽的話,貫徹正義,平安歸來。當這封信被念出來時,許多原本坐在地上的日本士兵站了起來“你的母親對你的叮囑,與我的母親對我的叮囑,有何差異呢?”

不要把抗日愛國當成一種噱頭!你看過最慘烈的戰役!是哪一部

還有就是臺上的政客在宣講購買債券的重要性,臺下的士兵盯著盤子裡的蛋糕,造型像極了讓他們成名的那張照片上的造型,但被澆上去的草莓卻很像鮮血,有著溫度的那種。

不要把抗日愛國當成一種噱頭!你看過最慘烈的戰役!是哪一部

一個通過人性來反映戰爭的片子,這種反而更能觸動人心,二戰的時候的壓迫與無奈,很多人其實並不想再去回看,過於沉重,過於慘重,通過影片也只能祈禱世界再無戰爭。人們為了銘記歷史,尋找到了一串又一串的數字,可人們有的時候又懶於銘記歷史,所以後來被經常提起的也只是一串又一串的數字,但每個數字背後,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日本陣亡的22305人,也是這樣!

不要把抗日愛國當成一種噱頭!你看過最慘烈的戰役!是哪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