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的驕傲:96歲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老先生,轉起來!

這個是我今年見過最有意義的一個熱搜

福建人的驕傲:96歲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老先生,轉起來!

96歲的吳孟超老先生被稱為是中國肝臟外科之父,福建閩清縣人,從醫75年來,他像不知疲倦的老馬,要把病人一個一個馱過河,他民族脊樑,眉宇間是生命的星河,肝臟之間,擺渡的是重生的方舟。因為長時間握住手術刀,吳老手關節處都發生了變形,就是這樣一雙有力的手,他把超過16000名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面對籃球那麼大的腫瘤,別人都不敢做手術的時候,吳老說“名譽算什麼,我不過就是一個吳孟超,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職。”懸壺濟世、德才兼備,這就是朗讀者吳孟超最好的寫照!

福建人的驕傲:96歲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老先生,轉起來!

吳老最先提出了中國人肝臟解剖"五葉四段"的新見解,在國內首創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切肝法,率先突破人體中肝葉手術禁區,建立了完整的肝臟海綿狀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診治體系。

福建人的驕傲:96歲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老先生,轉起來!

【少年吳孟超】

他是海內外華人心中的神醫,5歲離開家鄉下南洋,“1940年初中畢業後,看到國家被日本侵略,便決定回國抗戰,報效祖國。”18歲從馬來西亞歸國後,吳孟超走上了從醫之路,在國內安家立業。

福建人的驕傲:96歲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老先生,轉起來!

【吳孟超歸國護照】

但他對海外華僑華人始終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所在的上海東方肝膽醫院專門有一個樓是為華僑華人看病的。在許多海外華人,特別是東南亞華人心中,吳孟超代表著一個神話,人們都說“看肝病,到中國找吳孟超”。

曾經,一位70多歲的澳大利亞華人得了肝癌,在悉尼治不好,跑到新加坡也治不好,最後經人介紹到吳老這兒做了手術,術後情況良好。改革開放後,吳孟超和他的團隊救治來自日本、加拿大、美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的病人數千名。吳孟超常說:“我為他們排除痛苦,他們的心就向著祖國。”

2010年7月26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發佈公報,通知國際社會,第17606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吳孟超星”。永久命名為“吳孟超星”的第17606號小行星,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於河北省興隆縣的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發現的,發現時間為1995年9月28日。

福建人的驕傲:96歲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老先生,轉起來!

“吳孟超星”

2011年5月3日,國家科技部舉行小行星命名儀式,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院士接過小行星命名證書和小行星運行軌道銅牌,將17606號小行星命名為“吳孟超星”,正式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他有一雙溫暖心靈的手,吳孟超在門診給病人看病,和某些醫生怕接觸病人相反,常用雙手和病人握手。幾十年來,凡在冬天查房時,他總是先把手在口袋裡焐熱,然後再去接觸病人身體。病人和這位鼎鼎大名的名醫握手,心頭的恐懼和不安,就會消去大半;病人心情踏實,能增強和病魔作鬥爭的信心和勇氣。肝病患者一般都伴有一定程度低燒,吳孟超和他雙手一握,對病人的發燒程度,已能掌握八九分;雙手一握,又順勢把手滑到病人的脈搏上,可給病人切脈,有助於病情診斷。吳孟超跟病人握手,既是一種對病人的人性關懷,又是一門治病救人的藝術。有一次,吳孟超探視一位半睡半醒的肝癌晚期老人,用自己的手撫摸他那又黑又瘦又粗糙的雙手。老人醒來聽說剛才來的醫生是吳孟超,惶恐得連晚飯也吃不下。吳孟超聞訊後,再次來到病人床邊,一面勸解病人,一面拿起勺子給病人喂稀飯,二兩稀飯足足餵了半小時。美國醫學人文學家劉易斯·托馬斯說過:“觸摸和談話曾經是診病的主要方式,現在完全被各種儀器取代了,唯有‘最好的醫生’才會繼續做著這兩件事。”吳孟超無愧為當今一位最好的醫生。他用雙手觸摸病人的行動,詮釋了“為醫之道,德為先”這個做醫生的基本道理。

福建人的驕傲:96歲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老先生,轉起來!

胡錦濤曾評價:吳孟超院士有著高尚醫德,愛黨愛國愛民情懷。

福建醫科大學副校長黃愛民曾評價:吳老是福建人民的驕傲,也是福建人民學習的榜樣。要像吳老那樣鞠躬盡瘁、無私奉獻,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醫學人才。

他是獨一無二,醫學上的一座高峰,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醫生,就是年齡大了一些。”面對這些評價吳孟超自我調侃地說。他從不諱言自己老,但誰都知道他一點也不老。現在只要沒有外事活動,吳孟超每週出一次門診,每天可以做一到三臺的手術,甚至還可以堅持七八個小時的手術。

所有見過吳孟超最近手術直播的人,都驚詫於這把柳葉刀為何依舊如此“穩、準、快”。有人說他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對此,他自己也沒有答案。他為自己人生設計的最好歸宿就是倒在手術檯上。

福建人的驕傲:96歲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老先生,轉起來!

有人說“再過30年也不見得會出現第二個吳孟超”,這絕對不是溢美之詞。奠基了中國的肝膽外科,創造多項肝膽外科手術紀錄,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軍隊醫學科技重大成果特別貢獻獎等無數榮譽的吳孟超說,自己還有兩個願望沒有實現

第一是提高肝癌的研究水平。“我們的臨床水平是世界一流的,但研究水平還沒有那麼突出。不提高基礎研究,就不能徹底解決肝癌這個世界難題。”他常跟年輕醫生說,不能只當一個“開刀匠”,還要當一個“科學家”,要多學習、多研究。幾年前,他聯合幾位院士給國家打報告申請建立國家肝癌科學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建設之中。

第二個願望是“用30年的時間,把中國肝癌大國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因為基因的關係,中國是肝癌高發區,全世界每年約有60萬人新發肝癌,中國患者就佔了其中的55%。吳孟超認為,要解決肝癌的難題,必須做好三項工作:預防、早診斷、早治療。“爭取用5到10年時間,把我國的肝癌發病率再降低15%,治癒率再提高15%;爭取用30年,摘掉中國肝癌大國的帽子。這也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吳孟超說,“30年後,我會在天上看的。”

】,希望有更多的醫學人才加入進來,向吳孟超學習,弘揚“吳孟超精神”,就要像他那樣艱苦奮鬥,埋頭苦幹,以追求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己任,我們就一定能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歷史進程中書寫新的輝煌。

吳孟超老先生

不僅僅是福建人的驕傲

也是全國人民的驕傲

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