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8 董卿失控落淚:“如果哪一天我倒下了……”

96歲,在你看來意味著什麼?

白髮蒼蒼,步履蹣跚;賦閒在家,頤養天年?

含飴弄孫,買菜做飯;打打麻將,曬曬太陽?

然而吳孟超的96歲,卻仍然穿著他的工作服,每天7點吃完飯去上班,到病房查房或去看門診,每週仍然堅持做3臺以上的手術,而且都是難度極高的手術。

董卿失控落淚:“如果哪一天我倒下了……”

吳孟超是誰?

也許你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在醫學領域尤其是肝臟外科領域,他卻是不折不扣的泰斗級別人物。

他帶領同伴完成了我國第一例肝臟外科手術,為新中國開創肝膽外科奠定了基礎,使我國肝癌手術成功率從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

他在國內首創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切肝法和常溫下無血切肝法,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葉切除手術,也切除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綿狀血管瘤,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在腹腔鏡下直接摘除肝臟腫瘤的手術......

他主導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肝膽疾病診療中心和科研基地,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肝癌病理標本庫,培養了最多肝膽外科領域的優秀人才;

75年的從醫生涯裡,他拯救了超過16000名患者的生命。

“如果有一天我要倒下去,就讓我倒在手術室吧,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96歲的吳孟超這樣說道。

他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著身為醫生的責任與堅守。

董卿失控落淚:“如果哪一天我倒下了……”

因為家境貧窮,吳孟超很小的時候一家人就前往馬來西亞謀生計,雖算不上大富大貴,但至少衣食無憂,他本可以跟隨父親一起做橡膠生意,過上不錯的生活。卻在中學畢業之後,毅然選擇回國,決心為飽受戰亂的祖國做點什麼。

18歲,吳孟超告別父母,獨自回到中國,卻不想這一別竟是和父母的永別。

到中國後,吳孟超憑藉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同濟大學醫學院,在戰火轟鳴的年代,步入行醫的行列,希望能夠憑自己的努力去醫治那些受傷的同胞們。

而也在同濟醫學院,吳孟超認識了恩師,醫學泰斗裘法祖。裘法祖曾說過:“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而這份信念也深深貫穿了吳孟超的一生。

也是受裘法祖建議,吳孟超正式走進了肝膽外科領域。

“一天,裘教授對我說,我國是個肝病大國,但肝膽外科比較薄弱,你應該朝這個方向發展。也正是聽了裘教授的話,我才決定向肝膽外科進軍,一直幹到今天”

董卿失控落淚:“如果哪一天我倒下了……”

近日,吳孟超走上朗讀者的舞臺,當讀到合作多年的護士長寫給吳孟超的信時,董卿當眾落淚。

“認識您三十多年了,在很多人看來,您是個傳奇,但只有我看到過,手術後靠在椅子上的您,胸前的手術衣都溼透了。兩隻胳膊支在扶手上,掌心向上的雙手在微微顫抖。”

“嘆口氣說,力氣越來越少了,如果哪一天我真的在手術室裡倒下了……你知道我是愛乾淨的,記住給我擦乾淨。不要讓別人看見我一臉汗的樣子。”

董卿失控落淚:“如果哪一天我倒下了……”

董卿失控落淚:“如果哪一天我倒下了……”

012年,他被評為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上這樣寫道:

60年前,吳孟超搭建了第一張手術檯

到今天也沒有離開

手中一把刀,遊刃肝膽,依然精準

心中一團火,守著誓言,從未熄滅

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馬

要把病人一個一個馱過河

而對於獲得的種種榮耀,吳孟超卻只是表示:自己不過是個普通的外科醫生。

96歲的吳孟超,就是這樣一位中國醫生。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

醫者仁心,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