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傳奇且多才多藝的僧人 泉南佛國里 「悲欣交集」留絕響

中國近代傳奇且多才多藝的僧人 泉南佛國裡 “悲欣交集”留絕響

弘一法師臨終親筆所寫的“悲欣交集”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問君此去幾時回,來時莫徘徊﹍﹍

相信這首《送別》大家一定非常的熟悉吧?它已經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人傳唱的經典。它的詞作者就是李叔同,也就是弘一法師。《送別》、李叔同以及弘一法師三者之間,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們中間居然有交集。要麼知道《送別》的,不知道其詞作者就是李波同;要麼知道李叔同的,不知道原來他就是弘一法師。

我是在80代初放映的一部電影《城南舊事》時知道李叔同的。電影中的主題曲《送別》深深打動了我,那時我便記住了李叔同這個有點獨特的名字,更驚歎與折服於他那一身的才華與傳奇般的人生歷程。《送別》的創作背景據說是某年冬日大雪紛飛,李叔同的一位摯友叩響了李叔同的門扉,對當時還在俗世時的李叔同說:"叔同兄,我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說完轉身揮淚而去,連摯友家的門也沒進去。而李叔同目送著摯友的身影,在雪地時站了許久許久而深深不能自拔。回屋後含淚寫下了這首著名的《送別》。

《送別》雖說是描寫送別的,字面簡樸,但卻意韻悠遠,富含禪意。你歷盡艱辛卻從不被溫柔以待;你拼盡全力才發現你所奮鬥的終點只不過是人家的起點。又有多少有情人不能長相廝守,從而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在"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月圓團圓之際卻無法與自已至親至愛的人聚在一起,就象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所表達的"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那種無奈而又無所傾訴的心情 ﹍﹍或許人生百態或多或少都可以在《送別》這首歌曲中找到些許共鳴的地方,這也是《送別》的魅力。

福建泉州,因古時候街上廟宇眾多而有"泉南佛國"之雅稱。沒想到在泉南佛國裡,可以如此近距離地瞭解弘一法師李叔同。法師把一生中最後十四年最成熟的時光留在了泉南佛國裡,他在福建泉州晉江、南安、惠安等地的不少寺廟都曾住錫過,這其中,以承天寺和開元寺最為著名。

中國近代傳奇且多才多藝的僧人 泉南佛國裡 “悲欣交集”留絕響

承天寺(月臺寺)正門

中國近代傳奇且多才多藝的僧人 泉南佛國裡 “悲欣交集”留絕響

承天寺進入寺門的石板甬道

泉州承天寺,又稱月臺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區崇陽門外東南鬧市旁。寺門不大,山門旁壁柱上有弘一法師的親筆題聯:"有無量自在,入不二法門"。承天寺是弘一法師在泉南佛國裡的主要住錫地,法師的戶籍便落戶在承天寺,據說他曾四度住錫在此。

中國近代傳奇且多才多藝的僧人 泉南佛國裡 “悲欣交集”留絕響

甬道旁的字亦為弘一法師所書

進寺門後是一條几十米長的石板甬道,甬道左旁有一小院,這就是"月臺別院"。別院小巧而雅緻,別院的正廳裡有法師栩栩如生的蠟像,正廳旁就是法師當年的臥室。法師曾在月臺別院裡的小廳裡為多方慕名前來求字的人贈字。 承天寺是我走過的寺廟中最為詳和寧靜的寺廟之一,有"獅子吐煙""一塵不染""方池梅影"等景觀。寺裡面遊客不多,石板路非常乾淨,風景秀麗,古樸悠靜。想來,法師多年並多次在此住錫應該有他的理由吧?承天寺裡面還有弘一法師的化身處。

中國近代傳奇且多才多藝的僧人 泉南佛國裡 “悲欣交集”留絕響

月臺別院為弘一法師在承天寺的住錫地和贈字處

中國近代傳奇且多才多藝的僧人 泉南佛國裡 “悲欣交集”留絕響

月臺別院裡的小廳裡,弘一法師在贈字(蠟像)

泉州開元寺裡,除了著名的東塔和西塔景點外,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景點——弘一法師紀念館。走進館內院落,法師的白色塑像矗立在眼前,入館內,入門處的屏風上是弘一大師生前最後親筆所書的四個字"悲欣交集"。館裡面的牆壁上,掛著大師生前各個時期珍貴照片及文字介紹,或下棋,或演京劇,或揮豪贈字,或傳經講道﹍﹍他傳奇的一生,正如他生命最後所書的那樣就是一部"悲欣交集",在泉南佛國裡留下絕響。

中國近代傳奇且多才多藝的僧人 泉南佛國裡 “悲欣交集”留絕響

開元寺內的弘一法師紀念館

中國近代傳奇且多才多藝的僧人 泉南佛國裡 “悲欣交集”留絕響

弘一法師像

中國近代傳奇且多才多藝的僧人 泉南佛國裡 “悲欣交集”留絕響

紀念館內展出的法師承天寺落戶戶藉及音樂手稿等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