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具體解釋下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的區別嗎?

江龍出海


這兩型糖尿病都與遺傳有關,但都不是遺傳性疾病,他們發病機理都比較複雜,有遺傳因素,也有環境因素,但是II型糖尿病是不會給後代轉換成I型糖尿病遺傳的。

I型糖尿病多發生於30歲以前年輕人,起病比較突然,常以酸中毒為首發症狀,易發生急性併發症、酸中毒、眼底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為主,“三多一少”症狀明顯。

它與自身免疫相關,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出了問題,胰島素是缺乏的,所以必須注射胰島素才有效。

II型糖尿病多見於中老年人,35歲以後開始發病,肥胖者多見,常伴有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硬化,早期可沒有任何症狀,多在體檢時發現,主要是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抵抗,酮症酸中毒風險相對較低,心血管病風險較高。

在治療上,根據血糖情況,也可用胰島素治療,也可使用降糖藥物治療,必須控制好飲食、加強鍛鍊、血糖檢測、健康宣教所謂多舉措並舉。


湖南醫聊


糖尿病一個有三型,1型糖尿病是因為身體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通常突然患病,而且多在兒童時期就出現了,患者體型消瘦或正常。1型糖尿病佔糖尿病總數的10%。2型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抵抗,細胞不能對胰島素做出正常反應,長期下去也有可能出現胰島素缺乏。通常是因為太胖或缺乏鍛鍊,患者往往中年發病,2型糖尿病佔糖尿病總數90%。妊娠糖尿病是因為懷孕引起的,孩子出生後5%到1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演變成其他型糖尿病了大多數是2型。

糖尿病的共同點是血糖太高,長期血糖高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首先是心臟病,其次是神經損傷、腎臟損傷、眼睛損傷、腳損傷,還會導致皮膚易受感染、聽力問題、老年痴呆等。

妊娠糖尿病對母親和胎兒都有不良影響,胎兒會出現體重過重、低血糖、成人後患糖尿病風險增高以及死亡,母親會出現先兆子癇和繼發性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病因不明,可能是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相結合的結果,目前認為因為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產生胰島素的胰腺細胞,使得身體無法產生胰島素或者產生很少胰島素。1型糖尿病存在家族史,患病毒性疾病和1型糖尿病有關,免疫系統損傷而出現自身抗體也會增加患1型糖尿病的風險。此外還有膳食因素,維生素D缺乏、過早接觸牛奶、4個月以前接觸麥片也和患1型糖尿病有關,但這些膳食因素和1型糖尿病並無直接關係。

2型糖尿病的病因同樣不明,可能有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肥胖是一個重要因素,但並非所有2型糖尿病都是胖子。2型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包括體重、不活動、家族史、年齡、高血壓、高密度膽固醇低、甘油三酯高,還有種族因素,亞裔屬於高發人群。


京虎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自我保健意識的極大增強,糖尿病的發病率卻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在我國,最常見的糖尿病種類是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對於這兩類糖尿病有什麼區別,可能很多糖友並不是很明白,今天就給廣大糖友們講一講吧。

從發病機制上來講,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有根本區別。Ⅰ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細胞被破壞,胰島素分泌不足;Ⅱ型糖尿病患者是體內胰島素抵抗,即胰島素的作用效果下降,伴有或不伴有胰島素絕對數量的減少。兩種糖尿病類型從臨床表現、發病群體、臨床治療等方面都有區別。

第一,臨床表現不同。Ⅰ型糖尿病均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如多飲、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Ⅱ型糖尿病患者大多無典型的“三多”症狀。Ⅰ型與Ⅱ型糖尿病均可發生各種急慢性併發症,但在併發症類型上有些差別。急性併發症來說,Ⅰ型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Ⅱ型糖尿病較少發生酮症酸中毒,年齡較大者易發生非酮症高滲性昏迷。就慢性併發症而言,Ⅰ型糖尿病容易併發眼底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和神經病變,發生心、腦、腎或肢體血管動脈硬化性病變則不多見,而Ⅱ型糖尿病除了Ⅰ型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外患者還常合併高血壓,而且Ⅱ型糖尿病人發生冠心病及腦血管意外的機會遠遠超過1型糖尿病人。

第二,發病群體有區別。Ⅰ型糖尿病大多數為40歲以下發病;Ⅱ型糖尿病大多數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50歲以上的人患Ⅰ型糖尿病很少。也就是說,年齡越小,越容易是Ⅰ型糖尿病;年齡越大,越容易是Ⅱ型糖尿病。另外從體重因素來區分,超重或肥胖者發生的糖尿病大多數為Ⅱ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體重多屬正常或偏低。

第三,臨床治療上有區別:Ⅰ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島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穩定病情,口服降糖藥一般無效。Ⅱ型糖尿病通過合理的飲食控制和適當的口服降糖藥治療,便可獲得一定的效果。不過該類型糖尿病患者發展到晚期,胰島B細胞功能趨於衰竭或出現嚴重的急慢性併發症時,也是需要首選胰島素進行治療的。


家庭醫生在線網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發病年齡和病因、症狀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同。例如,1型糖尿病多在25歲以前的青少年期起病,少數可在25歲以後的任何年齡起病。胰島B細胞破壞的程度和速度相差甚大,一般幼兒和兒童較重、較快,成人較慢,決定其臨床特點不同。2型糖尿病多發生在40歲以上成年人和老年人,近年來有發病年輕化傾向,但是與1型糖尿病仍有差別。而且2型糖尿病患者多肥胖,起病較緩慢,病情較輕,不少病人可長期無代謝紊亂症狀。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兩者的發病機制是不一樣的,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為胰島B細胞破壞,胰島素絕對缺乏導致,絕大多數是自身免疫性疾病。2型糖尿病主要是從以胰島素抵抗為主伴胰島素分泌不足到胰島素分泌不足伴胰島素抵抗為主。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治療上也是有區別的,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島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穩定病情,口服降糖藥一般無效。2型糖尿病通過合理的飲食控制和適當的口服降糖藥治療,便可獲得一定的效果,當然當口服降糖藥治療失敗、胰島B細胞功能趨於衰竭或出現嚴重的急慢性併發症時,也是胰島素的適應症。

另:

看發病時的年齡

年齡愈小ⅰ型可能性就愈大,年齡愈大ⅱ型可能性就愈大。30歲以下得病,ⅰ型可能性最大;30~40歲ⅰ型可能性最小,ⅱ型可能性大;40歲以上得病,ⅱ型可能性最大,ⅰ型可能性最小。

看發病前後的體型

體型愈瘦ⅰ型可能性愈大,而體型愈胖ⅱ型可能性愈大;如果體型比多數正常人瘦,ⅰ型可能性大,ⅱ型可能性小;如果體型和多數正常人相似,ⅰ型可能性小,ⅱ型可能性大;體型超重或肥胖,ⅰ型可能性最小,ⅱ型可能性最大。

看發病後有無酮症

酮症常常是ⅰ型的特點,而ⅱ型一般不出現酮症。

對口服降糖藥治療無效提示ⅰ型,對口服降糖藥治療效果較好提示ⅱ型。但少數ⅰ型患者發病初期對口服降糖藥有一定效果,但很快變得無效,這個期間我們稱之為“蜜月期”。ⅱ型患者口服降糖藥治療一段時間後藥物失效,這種情況稱為藥物繼發性失效。

看胰島素水平

血胰島素水平低提示ⅰ型,正常或高於正常提示ⅱ型。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雖然都是糖尿病,但是病因的不同以及治療方法的不同,我們要學會區別對待兩者,不能一概而論。當然,通過表現來判斷兩者可能是有區別的,重要的還是需要患者到醫院接受一些詳細的數據檢測才能斷定自己到底屬於哪一種類型。


華絡健康


什麼是1 型糖尿病

1 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簡稱 T1DM,主要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造成的,大多於兒童、青少年期發病,病人的體形往往比較瘦,一般都需要使用胰島素治療。

有下面這些危險因素的孩子,容易發生 1 型糖尿病:

1. 有 1 型糖尿病家族史;

2. 兒時沒有接受母乳餵養而代之以牛乳餵養;

3. 發病前有明確的病毒感染史;

4.生活在寒冷地區。

大多數1 型糖尿病患者都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多飲、多尿、多食、體重減輕。

部分病情重、胰島功能差的病人還會急性起病,出現脫水、腹痛、噁心、嘔吐、頭暈、頭痛、精神萎靡甚至昏迷等表現。

什麼是2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簡稱 T2DM,是糖尿病中最常見的類型,主要是由於胰島素相對不足、胰島素抵抗造成的。

T2DM 常在成年期發病,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和青少年 T2DM 患者也越來越多見了。T2DM 患者一般體形偏胖。

T2DM 以前也叫「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當時認為, T2DM 可以不用胰島素治療。但目前發現,隨著 T2DM 的病程延長,病人的胰島功能會越來越差,胰島素由相對不足變得絕對不足,此時就需要長期使用胰島素治療了。

現在,「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這個名稱已經不再使用。

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為 9.7%,即每 10 人中就有 1 個糖尿病患者。2 型糖尿病屬於糖尿病中最常見的類型,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90% 以上都是 2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早期可能沒有任何不適症狀,很多人是因為體檢偶然發現血糖高的。

2 型糖尿病多見於 60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女無明顯差別,近年來有發病年輕化傾向。

有下面這些情況的人群比較容易發生 2 型糖尿病。

1. 父母、子女或親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

2. 出生時體重過低

3. 超重(體重指數BMI ≥ 24 kg/m2)、肥胖(BMI ≥ 28 kg/m2)、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 ≥ 90 釐米,女性腰圍 ≥ 85 釐米)

4. 長期進食過多高脂高糖食品

5. 總是坐著,很少運動

6. 孕期診斷過妊娠糖尿病、或產出過巨大兒

7. 有抑鬱症,或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

8. 有高血壓或高血脂。

但也有在成年期甚至老年期發病的Ⅰ型糖尿病。像“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大都是在成年後才發病的。

此外,隨著生活條件的日漸豐足,兒童 2 型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見了。所以,不能認為所有兒童時期發病的糖尿病都是 Ⅰ型糖尿病,也不能把所有成年期發病的糖尿病都歸為 Ⅱ 型糖尿病。判斷糖尿病的分型,不能只看年齡。

抽血檢查糖尿病自身抗體,有助於判斷糖尿病是1 型還是2 型

常見的糖尿病自身抗體包括:胰島素抗體(IAA)、抗穀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胰島細胞抗體(ICA)等。

檢查胰島功能也有助於判斷糖尿病是哪種類型,並且可指導後續的治療。

通常是在服用葡萄糖溶液或進食 2 兩饅頭前、後 30 分鐘、60 分鐘、120 分鐘、180 分鐘各抽一次靜脈血,檢測血漿胰島素和 C 肽水平。

關注@1藥網,點擊右下角【健康專區】,獲取更多專業醫生建議!


1藥網


感謝悟空小秘書的邀請。首先糾正下問題中的錯誤,1型糖尿病而不是I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而不是II型糖尿病,就像一國兩制一樣,不能成為一國二制,目前糖尿病一共分為四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分型是暫時的以後還會修改。

如題我們來簡單說說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

1)病因的區別

1型糖尿病 是因為胰島ββ細胞破壞,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

2型糖尿病 因為胰島素抵抗和(或)分泌不足。

2)年齡的區別

1型糖尿病 大多數青年起病,40歲以下居多,20歲以下起病絕大多數為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大多數為40歲以上中老年人,50歲以上人去絕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

3)症狀的區別

1型糖尿病 多數有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臨床症狀。

2型糖尿病 多數隱匿,為數不少的患者是體檢過程中發現的患有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島素可能控制血糖,一般口服降糖藥無效,

2型糖尿病

通過合理飲食、運動和口服要一般可很好控制,如果降糖效果差,也要應用胰島素治療。

.


醫本正經話健康


一型糖尿病是胰腺不能分泌胰島素。二型糖尿病是胰腺能分泌胰島素,但細胞不吸收(抵抗)胰島素。胰島素的功能是提高細胞的通透性,使葡萄糖能從細胞外轉送到細胞內。如果細胞不能吸收葡萄糖,糖就從尿中排出,糖尿病的名稱就是這麼來的。葡萄糖是細胞最基本的營養物質,細胞缺乏葡萄糖就會壞死,造成糖尿病併發症,爛足,瞎眼,壞腎。

一型糖尿病因為發明了人造胰島素,從體外注射補充胰島素即可維持生命。二型糖尿病是油鹽不進,因為僅是細胞不接受胰島素,所以從體外補充也沒作用。現在的降糖藥只是將糖在小腸中分解掉,雖然檢測血糖低了,但細胞也得不到糖。降糖藥只能控制酮酸損害細胞,不能讓細胞吸收糖,達到真正的降糖目的。因此千萬注意!!!降糖藥是控制,將血糖維持在一定水平就行,千萬不要把血糖趕盡殺絕,低血糖會使腦細胞失去營養,立馬造成人死亡。所謂血糖控制在一定水平,我認為餐後血糖不超過14即可。

我們對二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的研究現有了突破性進展,產生細胞抵抗胰島素的原因是患者細胞外有一層脂膜,胰島素不能分解脂膜,造成細胞不能吸收糖。運動可溶解脂膜,因為運動可燃燒脂肪,讓脂肪變成水和二氧化碳,從汗腺和尿液中排出。所以一些高血糖初期的病人,通過運動血糖正常了,就是這個道理。長久性高血糖可通過藥物溶解脂膜,解除和減輕併發症。研究發現,溶解脂膜的物質叫”阿康素”,實驗發現阿康素對胰島素靶向細胞,睪丸細胞和肌肉細胞作用顯著,可讓性器管重新勃起,肌肉從痠軟到有力。請各位糖尿病患者”關注”我們的研究進展。


易筋禪苑


一圖讀懂【1型與2型糖尿病的區別】


知一堂糖尿食療


一,發病機理不同。1型是胰島素絕對缺乏,2型是胰島素抵抗和/或胰島素缺乏。(扺抗的意思是胰島素的數量不少,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二是臨床表現不同。1型往往是青少年發病,三多一少症狀明顯,容易出現酮症酸中毒。2型多肥胖,多有家族遺傳史,

起病較隱匿,可沒有任何症狀,僅體檢血糖高才發現。血糖很高時才出現明顯症狀。三是治療方法不同。1型必須依靠胰島素治療。2型可以飲食運動治療(輕型),可以用口服藥物治療,也可以加用或單用胰島素。四是化驗結果不同,1型GAD(穀氨酸脫羧酶抗體)lCA(胰島細胞抗體)lAA(抗胰島素抗體)可陽性,2型一般呈陰性。五是發病率不同。2型多見,90%以上均為2型,1型僅佔5%左右。


一生自是悠悠者1


糖尿病的分型現在很多種 具體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區別如下

1型 胰島功能下降 分泌胰島素降低 主要見於青年人 多急劇起病,三多一少症狀比較明顯 消瘦 自身抗體 陽性 依賴外來性胰島素

2型 老年人多見 症狀不典型 抗體陰性 存在胰島素抵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