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具体解释下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的区别吗?

江龙出海


这两型糖尿病都与遗传有关,但都不是遗传性疾病,他们发病机理都比较复杂,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但是II型糖尿病是不会给后代转换成I型糖尿病遗传的。

I型糖尿病多发生于30岁以前年轻人,起病比较突然,常以酸中毒为首发症状,易发生急性并发症、酸中毒、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为主,“三多一少”症状明显。

它与自身免疫相关,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出了问题,胰岛素是缺乏的,所以必须注射胰岛素才有效。

II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35岁以后开始发病,肥胖者多见,常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早期可没有任何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主要是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抵抗,酮症酸中毒风险相对较低,心血管病风险较高。

在治疗上,根据血糖情况,也可用胰岛素治疗,也可使用降糖药物治疗,必须控制好饮食、加强锻炼、血糖检测、健康宣教所谓多举措并举。


湖南医聊


糖尿病一个有三型,1型糖尿病是因为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通常突然患病,而且多在儿童时期就出现了,患者体型消瘦或正常。1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10%。2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抵抗,细胞不能对胰岛素做出正常反应,长期下去也有可能出现胰岛素缺乏。通常是因为太胖或缺乏锻炼,患者往往中年发病,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90%。妊娠糖尿病是因为怀孕引起的,孩子出生后5%到1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演变成其他型糖尿病了大多数是2型。

糖尿病的共同点是血糖太高,长期血糖高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首先是心脏病,其次是神经损伤、肾脏损伤、眼睛损伤、脚损伤,还会导致皮肤易受感染、听力问题、老年痴呆等。

妊娠糖尿病对母亲和胎儿都有不良影响,胎儿会出现体重过重、低血糖、成人后患糖尿病风险增高以及死亡,母亲会出现先兆子痫和继发性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病因不明,可能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结合的结果,目前认为因为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产生胰岛素的胰腺细胞,使得身体无法产生胰岛素或者产生很少胰岛素。1型糖尿病存在家族史,患病毒性疾病和1型糖尿病有关,免疫系统损伤而出现自身抗体也会增加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此外还有膳食因素,维生素D缺乏、过早接触牛奶、4个月以前接触麦片也和患1型糖尿病有关,但这些膳食因素和1型糖尿病并无直接关系。

2型糖尿病的病因同样不明,可能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肥胖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并非所有2型糖尿病都是胖子。2型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包括体重、不活动、家族史、年龄、高血压、高密度胆固醇低、甘油三酯高,还有种族因素,亚裔属于高发人群。


京虎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极大增强,糖尿病的发病率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我国,最常见的糖尿病种类是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对于这两类糖尿病有什么区别,可能很多糖友并不是很明白,今天就给广大糖友们讲一讲吧。

从发病机制上来讲,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有根本区别。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细胞被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Ⅱ型糖尿病患者是体内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的作用效果下降,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绝对数量的减少。两种糖尿病类型从临床表现、发病群体、临床治疗等方面都有区别。

第一,临床表现不同。Ⅰ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Ⅱ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无典型的“三多”症状。Ⅰ型与Ⅱ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类型上有些差别。急性并发症来说,Ⅰ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Ⅱ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就慢性并发症而言,Ⅰ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Ⅱ型糖尿病除了Ⅰ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外患者还常合并高血压,而且Ⅱ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1型糖尿病人。

第二,发病群体有区别。Ⅰ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Ⅱ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Ⅰ型糖尿病很少。也就是说,年龄越小,越容易是Ⅰ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Ⅱ型糖尿病。另外从体重因素来区分,超重或肥胖者发生的糖尿病大多数为Ⅱ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

第三,临床治疗上有区别:Ⅰ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Ⅱ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不过该类型糖尿病患者发展到晚期,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是需要首选胰岛素进行治疗的。


家庭医生在线网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发病年龄和病因、症状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例如,1型糖尿病多在25岁以前的青少年期起病,少数可在25岁以后的任何年龄起病。胰岛B细胞破坏的程度和速度相差甚大,一般幼儿和儿童较重、较快,成人较慢,决定其临床特点不同。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成年人和老年人,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倾向,但是与1型糖尿病仍有差别。而且2型糖尿病患者多肥胖,起病较缓慢,病情较轻,不少病人可长期无代谢紊乱症状。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者的发病机制是不一样的,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2型糖尿病主要是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为主。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治疗上也是有区别的,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当然当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是胰岛素的适应症。

另:

看发病时的年龄

年龄愈小ⅰ型可能性就愈大,年龄愈大ⅱ型可能性就愈大。30岁以下得病,ⅰ型可能性最大;30~40岁ⅰ型可能性最小,ⅱ型可能性大;40岁以上得病,ⅱ型可能性最大,ⅰ型可能性最小。

看发病前后的体型

体型愈瘦ⅰ型可能性愈大,而体型愈胖ⅱ型可能性愈大;如果体型比多数正常人瘦,ⅰ型可能性大,ⅱ型可能性小;如果体型和多数正常人相似,ⅰ型可能性小,ⅱ型可能性大;体型超重或肥胖,ⅰ型可能性最小,ⅱ型可能性最大。

看发病后有无酮症

酮症常常是ⅰ型的特点,而ⅱ型一般不出现酮症。

对口服降糖药治疗无效提示ⅰ型,对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较好提示ⅱ型。但少数ⅰ型患者发病初期对口服降糖药有一定效果,但很快变得无效,这个期间我们称之为“蜜月期”。ⅱ型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药物失效,这种情况称为药物继发性失效。

看胰岛素水平

血胰岛素水平低提示ⅰ型,正常或高于正常提示ⅱ型。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虽然都是糖尿病,但是病因的不同以及治疗方法的不同,我们要学会区别对待两者,不能一概而论。当然,通过表现来判断两者可能是有区别的,重要的还是需要患者到医院接受一些详细的数据检测才能断定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


华络健康


什么是1 型糖尿病

1 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简称 T1DM,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造成的,大多于儿童、青少年期发病,病人的体形往往比较瘦,一般都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有下面这些危险因素的孩子,容易发生 1 型糖尿病:

1. 有 1 型糖尿病家族史;

2. 儿时没有接受母乳喂养而代之以牛乳喂养;

3. 发病前有明确的病毒感染史;

4.生活在寒冷地区。

大多数1 型糖尿病患者都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

部分病情重、胰岛功能差的病人还会急性起病,出现脱水、腹痛、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精神萎靡甚至昏迷等表现。

什么是2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简称 T2DM,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造成的。

T2DM 常在成年期发病,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和青少年 T2DM 患者也越来越多见了。T2DM 患者一般体形偏胖。

T2DM 以前也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当时认为, T2DM 可以不用胰岛素治疗。但目前发现,随着 T2DM 的病程延长,病人的胰岛功能会越来越差,胰岛素由相对不足变得绝对不足,此时就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了。

现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这个名称已经不再使用。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 9.7%,即每 10 人中就有 1 个糖尿病患者。2 型糖尿病属于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90% 以上都是 2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早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很多人是因为体检偶然发现血糖高的。

2 型糖尿病多见于 6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女无明显差别,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倾向。

有下面这些情况的人群比较容易发生 2 型糖尿病。

1. 父母、子女或亲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

2. 出生时体重过低

3. 超重(体重指数BMI ≥ 24 kg/m2)、肥胖(BMI ≥ 28 kg/m2)、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 ≥ 90 厘米,女性腰围 ≥ 85 厘米)

4. 长期进食过多高脂高糖食品

5. 总是坐着,很少运动

6. 孕期诊断过妊娠糖尿病、或产出过巨大儿

7. 有抑郁症,或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8. 有高血压或高血脂。

但也有在成年期甚至老年期发病的Ⅰ型糖尿病。像“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大都是在成年后才发病的。

此外,随着生活条件的日渐丰足,儿童 2 型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见了。所以,不能认为所有儿童时期发病的糖尿病都是 Ⅰ型糖尿病,也不能把所有成年期发病的糖尿病都归为 Ⅱ 型糖尿病。判断糖尿病的分型,不能只看年龄。

抽血检查糖尿病自身抗体,有助于判断糖尿病是1 型还是2 型

常见的糖尿病自身抗体包括:胰岛素抗体(IAA)、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等。

检查胰岛功能也有助于判断糖尿病是哪种类型,并且可指导后续的治疗。

通常是在服用葡萄糖溶液或进食 2 两馒头前、后 30 分钟、60 分钟、120 分钟、180 分钟各抽一次静脉血,检测血浆胰岛素和 C 肽水平。

关注@1药网,点击右下角【健康专区】,获取更多专业医生建议!


1药网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首先纠正下问题中的错误,1型糖尿病而不是I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而不是II型糖尿病,就像一国两制一样,不能成为一国二制,目前糖尿病一共分为四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分型是暂时的以后还会修改。

如题我们来简单说说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

1)病因的区别

1型糖尿病 是因为胰岛β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型糖尿病 因为胰岛素抵抗和(或)分泌不足。

2)年龄的区别

1型糖尿病 大多数青年起病,40岁以下居多,20岁以下起病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大多数为40岁以上中老年人,50岁以上人去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

3)症状的区别

1型糖尿病 多数有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临床症状。

2型糖尿病 多数隐匿,为数不少的患者是体检过程中发现的患有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可能控制血糖,一般口服降糖药无效,

2型糖尿病

通过合理饮食、运动和口服要一般可很好控制,如果降糖效果差,也要应用胰岛素治疗。

.


医本正经话健康


一型糖尿病是胰腺不能分泌胰岛素。二型糖尿病是胰腺能分泌胰岛素,但细胞不吸收(抵抗)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是提高细胞的通透性,使葡萄糖能从细胞外转送到细胞内。如果细胞不能吸收葡萄糖,糖就从尿中排出,糖尿病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葡萄糖是细胞最基本的营养物质,细胞缺乏葡萄糖就会坏死,造成糖尿病并发症,烂足,瞎眼,坏肾。

一型糖尿病因为发明了人造胰岛素,从体外注射补充胰岛素即可维持生命。二型糖尿病是油盐不进,因为仅是细胞不接受胰岛素,所以从体外补充也没作用。现在的降糖药只是将糖在小肠中分解掉,虽然检测血糖低了,但细胞也得不到糖。降糖药只能控制酮酸损害细胞,不能让细胞吸收糖,达到真正的降糖目的。因此千万注意!!!降糖药是控制,将血糖维持在一定水平就行,千万不要把血糖赶尽杀绝,低血糖会使脑细胞失去营养,立马造成人死亡。所谓血糖控制在一定水平,我认为餐后血糖不超过14即可。

我们对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现有了突破性进展,产生细胞抵抗胰岛素的原因是患者细胞外有一层脂膜,胰岛素不能分解脂膜,造成细胞不能吸收糖。运动可溶解脂膜,因为运动可燃烧脂肪,让脂肪变成水和二氧化碳,从汗腺和尿液中排出。所以一些高血糖初期的病人,通过运动血糖正常了,就是这个道理。长久性高血糖可通过药物溶解脂膜,解除和减轻并发症。研究发现,溶解脂膜的物质叫”阿康素”,实验发现阿康素对胰岛素靶向细胞,睾丸细胞和肌肉细胞作用显著,可让性器管重新勃起,肌肉从酸软到有力。请各位糖尿病患者”关注”我们的研究进展。


易筋禅苑


一图读懂【1型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


知一堂糖尿食疗


一,发病机理不同。1型是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是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缺乏。(扺抗的意思是胰岛素的数量不少,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二是临床表现不同。1型往往是青少年发病,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2型多肥胖,多有家族遗传史,

起病较隐匿,可没有任何症状,仅体检血糖高才发现。血糖很高时才出现明显症状。三是治疗方法不同。1型必须依靠胰岛素治疗。2型可以饮食运动治疗(轻型),可以用口服药物治疗,也可以加用或单用胰岛素。四是化验结果不同,1型GAD(谷氨酸脱羧酶抗体)lCA(胰岛细胞抗体)lAA(抗胰岛素抗体)可阳性,2型一般呈阴性。五是发病率不同。2型多见,90%以上均为2型,1型仅占5%左右。


一生自是悠悠者1


糖尿病的分型现在很多种 具体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区别如下

1型 胰岛功能下降 分泌胰岛素降低 主要见于青年人 多急剧起病,三多一少症状比较明显 消瘦 自身抗体 阳性 依赖外来性胰岛素

2型 老年人多见 症状不典型 抗体阴性 存在胰岛素抵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