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抗戰時日軍很少出動坦克?

魔鬼替身1


日本那種小薄皮,就算中國軍隊也能輕鬆擊毀它們。比如這種兵器機關炮,機關炮是一種能連續自動射擊的小口徑火炮。具體而言,指在前一發射擊後,能自動連續完成下一發炮彈的裝填和射擊的全部動作的火炮。機關炮通常作為地面防空炮使用,必要時也可作為平射炮進行射擊,是一種相當不錯的支援火炮。在歐洲國家,機關炮是一種不起眼的輔助火炮,在炮兵中並不佔主要地位,但在抗戰時的中國,這種不起眼的小炮卻成為了中國軍隊擊敗日軍裝甲兵的“大殺器”。

(德國陸軍的Flak30型20mm高射炮,一款非常經典的機關炮)

中國對20機關炮結緣很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初,便有相當數量的進口,這是為什麼呢?其原因有二,第一是當時正值中德蜜月期,中國軍隊在德國顧問的幫助下整訓軍隊,師承德制,自然要學習德國陸軍對小口徑機關炮的使用,二來是這小口徑機關炮,對中國陸軍有著極大的吸引力,眾所周知,抗戰前的中國無法自產身管火炮,因此每一門火炮都是花費重金購來的舶來品,而購炮經費又有限,因此很看重火炮的一炮多用,而這種機關炮恰恰滿足了當時中國軍隊的需要,機關炮可高射可平射,又不需要汽車牽引,馬匹可以託載可以牽引,而火炮威力又大,除了對付沒有什麼防護的飛機外,對早期坦克也有相當的殺傷力,這種多用途的火炮自然為火炮匱乏的中國所看中。

(麥德森20機關炮,這是中國軍隊裝備最多的機關炮,也是抗戰時的中國少有的可自產的身管炮之一)

在自身不俗的實力和德國顧問的力推下,中國軍隊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機關炮革命”,到1937年抗戰爆發前,中國軍隊一共進口了260餘門20毫米機關炮,主要有三個型號,瑞士的歐力根,意大利的伯來達,德國的蘇羅通,這三種火炮大同小異,在當時是很優秀的機關炮,除了高炮兵和軍事院校配發若干20機關炮外,其餘火炮以每連6門為單位配發各個步兵師。

(九四式輕裝甲車,在中國軍隊機關炮面前,只有捱打的份)

(被中國軍隊繳獲的日本八九式戰車)

抗戰開始後,20機關炮也隨之投入到各個戰場上作戰,並給與日本坦克以沉重的打擊,日軍當時主要的坦克是89式坦克,這款坦克防護很差,最厚處只有17毫米,因此在實戰中經常被中國軍隊的機關炮壓制,在華北戰場上,中國軍隊充分發揮機關炮穩準狠的優勢,在臺兒莊一戰中,一口氣擊毀了日軍戰車隊的4輛89式中戰車和1輛94式裝甲車,取得了輝煌的勝利,這些戰車有三輛尚且完好的被中國軍隊繳獲,並運到後方展覽,而日軍參戰的戰車隊因為損失巨大隻得灰溜溜的撤退到後方,此後再未投入到一線作戰。而機關炮繼續在中國軍隊中服役,此後陸續參加瞭如武漢,長沙等會戰,並繼續給於日軍以痛擊,值得一提的是,抗戰時期,中國曾仿造過機關炮,1944年,位於重慶的第21兵工廠經過半年的潛心研究,仿造出麥德森20機關炮供部隊使用,除了火炮外,彈藥亦曾生產,1940年兵工廠研製出可通用於各類20炮的新型炮彈,抗戰時期累計製造多達80萬發,有效的解決了部隊炮彈的供應,也是機關炮可在艱難的抗戰中所持續作戰的重要支撐。所以日本不敢多出動坦克部隊就很清楚了,因為實在太差。

參考資料:《中日裝甲兵全史》《抗戰時期國軍武器裝備》


戰爭史


第一,對敵不同,日本人進攻的中國和東南亞以及太平洋島嶼交通落後,不像歐洲德國的閃電戰,在歐洲的各個工業國家展開,用機械化部隊搶佔交通線交通樞紐來切割敵人,而日本在地域廣大的東亞沒有多少可用的交通線,尤其是重慶政府控制的川渝多山,東南亞盡是熱帶雨林,大規模機械化部隊發展不起來。


第二,資源不足,日本資源匱乏,原材料都需要從佔領區運回國內製造,成本極高,而戰爭初期英美對日已經禁運,導致武器製造所需資源無力為繼,而後期本土工業區被盟軍轟炸,更難生產坦克。


第三,日本戰線過長,陸軍無力製造太多坦克,更多的資源需要交給海軍造艦以維持海上交通線。


第四,日本陸軍主要的中國戰場,對戰的中國軍隊十分落後,很少使用裝甲部隊,所謂美械德械的中央軍只是一部分,而且大部分保存實力,並且沒有多少機械化部隊。而德國面對的英法波蘭蘇聯都是有機械化部隊協同作戰的。而在太平洋戰場,更需要的是海空力量。

第五,諾門坎戰役中,雖然日軍戰果更大,但是日本體會到了和蘇聯國力之間的差距,日本的坦克面對蘇軍坦克十分無力,簽署蘇日和平條約後,日本對鋼鐵洪流的建設基本已經放棄。


歷史區總柴


首先你也說了是抗戰時期,那麼就是小日本打中國的共產黨軍隊和國民黨軍隊了,就那時的情況而言,不管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都沒有像樣的裝甲部隊,就算有些國民黨軍隊有前蘇聯和德國進口的裝甲車或輕型坦克,數量也非常有限,而且一旦出現戰損,就只有就地銷燬或被日軍俘獲,雖然這些坦克有些數據比日軍坦克要高一些,但日軍有數量優勢,在侵華戰爭一開始就把中國軍隊的有限的坦克裝甲車給完全抵消掉了,到了南京失守後,在中國的土地上基本上就再也看不見印有青天白日旗的中國坦克了。至於日軍為什麼很少出動坦克,那是因為坦克的作戰區域所決定的,坦克的作用只限於丘陵地區或平原地區,只有在這兩個區域內坦克才能完全展開發揮優勢,而在山地,由於日軍坦克的發動機功率不大,再加上走山路對坦克的行走裝置磨損嚴重,對於日軍來說補給線太長而且又極易被中國抗日武裝攻擊,像油料這些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就相對匱乏,使他們即使有坦克也只能在家裡趴窩而動不了。(個人觀點,歡迎指教)


渝採風


侵華日軍是有坦克的,不過因為日軍太過強調士兵的作用,而且對裝甲車輛的認識和德國人以裝甲力量為核心突擊不同。日本人認為裝甲車輛是對步騎兵進攻輔助和補充,加上日本島國資源匱乏,有限的鋼鐵和石油資源一般都優先供給日本海軍(最重要的滲碳裝甲鋼都拿去造軍艦去了),再加上日本海軍和陸軍之間如仇人般的屬性註定日本陸軍得不到太多的資源(陸軍的馬鹿要什麼坦克?!),所以日本坦克都做得比較小和輕薄(他們自己都稱戰車),也沒有像蘇德一樣發展自己的裝甲戰術。

而二戰日本陸軍的主要作戰戰場是中國戰場,對手是中國軍隊,當時中國軍隊戰鬥力很弱,值得日本重視出動飛機加坦克的也就國民政府中央軍的幾個徳械師,其餘的地方雜牌和軍閥部隊,僅憑訓練有素的日軍士兵足夠碾壓之(並非我黑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而是當時武器彈藥的補給都困難的情況下,重火力和彈藥奇缺的八路軍除了作戰意志,戰術素養和火力還真不如日軍士兵),即使是中央軍德械師,反坦克武器和反坦克經驗也是奇缺,根本無法有效的遏制日軍攻勢。再加上中國山地丘陵很多,平原只有30%不到,不適合本來就精貴的日軍坦克發揮,而中國當時沒多少好公路,造成油料補給困難,反正對面國民黨部隊用陸軍空軍都能推平,坦克這東西,能不用就不用吧。


一念燦若煙華


沒少出動坦克,從淞滬會戰開始就有坦克掩護步兵,基本正面會戰每場都有出動的。因為日本優先建造海軍,所以陸軍坦克資源被縮減很多,再加上國軍反坦克武器匱乏,所以也不需要投入太多,所以見得就少。如果算上我軍敵後山區抗戰,因為山地制約,所以鬼子更少出動坦克,能見度更底了。說實話鬼子坦克也就欺負欺負咱們沒好武器,那傢伙碰到毛子,美帝簡直就是金屬棺材,老美更是繳獲後連看都不看。



隴右李氏


坦克的作用只限於丘陵地區或平原地區,只有在這兩個區域內坦克才能完全展開發揮優勢,而在山地,由於日軍坦克的發動機功率不大,再加上走山路對坦克的行走裝置磨損嚴重,對於日軍來說補給線太長而且又極易被中國抗日武裝攻擊,像油料這些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就相對匱乏,使他們即使有坦克也只能在家裡趴窩而動不了。

當時日本的經濟還不夠強大,海軍建設花去了大量的經費,陸軍自然就無法裝備大量的坦克。


愛市場


謝邀。首先,當時日本的經濟還不夠強大,海軍建設花去了大量的經費,陸軍自然就無法裝備大量的坦克;其次,日本陸軍沒有大量使用坦克的觀念及戰術;第三,日軍後勤能力無法保障;最後,日軍還是在合適的場合用了坦克的,如與蘇軍的戰鬥,與國軍的大戰役中。中國當時道路較差,不太適合過多坦克。對八路的話,沒必要用坦克,效果也不好,老看抗日神劇的話,日軍坦克很難見到。再說,那玩意的道具難整,能不用就不用,省事省錢,呵呵。


眾人的黃昏


小日本的軍隊是很厲害的,他們才多少人啊!我聽我的姥爺講過他打鬼子的故事,說他原來是一個民兵,那時候的民兵也是非常厲害的,說是他發現了一隊鬼子,一個人就在青紗帳裡瞄準了一個鬼子,啪的一槍,然後扭頭就跑,他是跑了,可是其他的民兵,聽到了槍聲都趕了過來,等到晚上了,我姥爺又回去了,在一看,小日本的衣服都給扒光了,你想想那個時候,這個仗是怎麼打的了,那個時候機槍是非常少的,鬼子一旦拿這機槍出來掃蕩,我們都是頂不住的,我們是沒有機槍的。別說坦克和大炮了?


天宮智慧號


,誰告訴你日軍很少出動坦克的?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臺兒莊,武漢會戰,國民黨大小戰役上百次哪次小日本缺了坦克?別看小坦克薄薄一層,在中國缺少反坦克武器的地方就是好使,有時候對付八路軍還出動一兩臺坦克呢?你怎麼說很少用坦克呢?


戀溪123


並不是日軍不想出動坦克,而是日本生產的坦克數量非常少,但是在中國戰場日軍那些為數不多的豆坦克卻起了不小的作用,造成國軍大量傷亡,中國的20MM機光炮雖然能擊毀94式和95式這樣的輕型坦克,但對付後期出現的97式和97改中型坦克還是很困難的,豫湘桂戰役鬼子就靠著幾百兩97式坦克擊潰湯恩伯40萬大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