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魏使用的3種表揚孩子方式,你學會了嗎?

表揚努力,而不是表揚聰明

Dr.魏使用的3種表揚孩子方式,你學會了嗎?

每到過年過節走親戚時,都會成為孩子的表演場合,孩子背首唐詩,大人們就會誇他:“哎呀!你真棒!”

Dr.魏使用的3種表揚孩子方式,你學會了嗎?

當我們帶孩子出去買東西,結賬時他先把錢數算出來,售貨員會誇他:“這孩子真聰明啊!”


每當這種時候,你是怎樣的心情呢?是沾沾自喜、得意洋洋嗎?你又會做些什麼呢?

讓我們來看看Dr.魏是怎麼做的:

每當這時候,我其實是有點尷尬的,我當然很感謝他們的好意,但是又不得不反對他們的這種表揚的方法。所以我會把朋友說的不妥的地方,換一個表揚方式再給孩子講一次。

比如,如果人家誇我的女兒背唐詩真棒,我會立刻當著女兒的面,重新表揚她一次:“她特別喜歡唐詩,她花了不少時間背唐詩的。”如果人家誇她在數學上有天賦,我就會說:“她確實很喜歡算術,經常練習。”如果朋友誇她有音樂天賦,我就會說:“她在彈琴方面還是很努力的,因為她覺得音樂非常優美。”

Dr.魏使用的3種表揚孩子方式,你學會了嗎?

為什麼Dr.魏要這樣做呢?其實就是在幫助孩子構建成長型心智模式(不瞭解這個模型的,可以看我的上一篇文章)。他的表揚著重於“花了不少時間背唐詩”“經常練習算術”或者“非常努力彈琴”,這些主要是後天的努力,而不會是簡單直接地表揚孩子“聰明”“有天賦”,否則她以後想得更多的是“我怎麼才能看上去更聰明?”這樣並不能讓她真的變得更聰明,而只會讓她躲避挑戰、輕易放棄,甚至把時間都花在能表現得更聰明的表面功夫上。

這就是成長型心智理論所揭示的悖論——如果你希望孩子有成長型心智,就不能表揚他聰明,而是要表揚他努力。因為聰明不是表揚出來的,而是努力學習、練習得來的。這樣孩子才會覺得他這個成就來自努力,而努力是他可以控制的。做家長的當然希望孩子能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能自主地學習並取得成就。

Dr.魏使用的3種表揚孩子方式,你學會了嗎?


表揚過程,而不是表揚結果

你要表揚孩子成功的過程,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結果。可能這麼說我們家長會有點迷茫,什麼是表揚過程而不是結果呢?讓我們看看Dr.魏的示範:

比如我讓孩子做數學題時,孩子會催著我給結果,有時候即使孩子做的全對,我也不會簡單地點頭說對,然後打個分數,而是先問孩子:“你是怎樣算到這一步的?”等到她把計算過程說出來之後,我會說:“很好,這個方法不錯,還有什麼別的方法嗎?”孩子就開始想另一種算法,她會說“你看我用乘法是這樣的,可是你上次教我的方法更快”。這種表揚方式,就是不要讓孩子過分在乎分數,而是培養她的數學興趣,並且把她的注意力引導到過程上去。

Dr.魏使用的3種表揚孩子方式,你學會了嗎?

為什麼要這樣表揚呢?為了讓孩子感覺到學習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如果只是簡單地告訴孩子結果,比如“你這次一道題都沒有錯,很棒!”,時間久了,孩子一出錯就會發脾氣,因為他的重點不在體會數學本身的美,而在於“不能出錯”,漸漸地他就害怕出錯,開始避免挑戰了。

所以,下一次孩子遇到挑戰時,提醒孩子把重點放在跟挑戰“搏鬥”的過程上,這就是在培養他的成長型心智模式。


表揚成長,而不是表揚表現

想要孩子勇敢地迎接更大的挑戰,就要表揚孩子的進步和成長,而不是某一次任務當中的分數或者表現。

Dr.魏使用的3種表揚孩子方式,你學會了嗎?

我們依然來看看Dr.魏是怎麼做的:

舉一個我女兒彈琴的例子,有時候她彈錯幾個音,自己就會很沮喪,一錯就返回去重彈那幾段,來來回回糾結在錯了的那幾個音上,每次都彈不到後面的小節。

這時候我會先安慰她:“有的時候有錯沒關係,爸爸都在聽著,我先幫你記下來,我們接著彈,爸爸跟你一起先彈完這個曲子,把錯誤都揪出來。”

作為家長,你應該知道孩子的表現,你需要做的是給出及時的反饋,幫助孩子分析錯誤,找到問題所在。最後我會跟她說:“我們是在錯誤中學習,其實你錯一次爸爸挺高興的。上次你在第五小節沒彈好,有點亂,這次爸爸聽了,特別順暢,有進步。這說明我們找到了一個漏洞,而且我們又把這個漏洞補上了。”

Dr.魏使用的3種表揚孩子方式,你學會了嗎?

有時候我還會跟她擊掌慶祝這個進步,我要讓她知道,哪怕遇到挫折和困難,只要努力去解決,就值得誇獎。如果孩子彈得很完美,我也不會簡答地說“你彈得真棒,一個音都沒錯”,而是說“你比上次進步很多,上次你有5個地方沒彈對,但是這一次你把這些漏洞都補上了,這個進步很好。”這樣就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進步的過程中了。

讓孩子知道你在乎和關注的並不是他一時的表現,而是他能夠養成從錯誤中學習和成長的習慣,那才是真正關係到他一生成長的關鍵。


老狐狸心語丨你身邊的積極心理家庭教育顧問

如果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轉發、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