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爲經典,如何文學?聽聽徐則臣、方方、魯敏三人怎麼說

何为经典,如何文学?听听徐则臣、方方、鲁敏三人怎么说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肖姍姍 深圳專電)如今,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幾十年,也逐步在面對如何進入整個中國文學傳統的問題,兩代作家面對創作與傳統的關係,也有不同的看法。當我們在使用“經典”一詞時我們在表達什麼?文學作品在什麼意義上可以稱為“經典”?“文學”又如何通過創新與突破進入傳統?

7月20日下午,作家方方、魯敏、徐則臣圍繞當代文學的寫作,在第28屆書博會的四川展廳進行了一場“何為經典 如何文學”是主題對談。作為當代中國兩代作家的代表人物,著名作家方方和“70後”中堅寫作者魯敏、徐則臣,從不同角度,分享了精彩的個人見解。

近期,他們在四川文藝出版社各自出版了總題為“經典文學”的系列新書,包括方方的《中北路空無一人》、魯敏的《此情無法投遞》《思無邪》《惹塵埃》、徐則臣的《一號投遞線》《這些年,我》《夜火車》《水邊書》《跑多遠才能回到家》《孤絕的火焰》等,這些不一定是他們最著名的作品,但在他們的寫作生命中卻別有代表意義。

就作家眼中的“經典”,三位作家各有所思。徐則臣表示經典是由每一位讀者共同促成的。文學的偉大是不同國家人不能通約的那部分,而東方文學有其審美的獨特性,在普世的基礎上,應該將中國文學的獨特性擴大。接著徐則臣的話,魯敏表示經典是不加定語的。文學是在母體的基礎下發出個體的聲音。不同的文學觀,對於文學聲音的取捨也是不盡相同。方方認同魯敏的觀點,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經典”,你我之間,可能是南轅北轍。“經典”需要時間和人群自己檢驗,不能把“經典”框定在具體的規則中,反而是僵死化,刻板化了。

言及互聯網對作家的影響,徐則臣以為互聯網將作家的視野逐漸同質化,但每一代人認識世界的方式是不一樣的,說到底是閱讀工具的不同,因此他並不反對對於新形式的利用。方方談到,每一代人對於“好”的標準都有不同的判別,無論是網絡文學還是碎片化閱讀,都應該立足時代放眼當下,順勢而為。在方方老師看來,高科技帶來生活的方便,她很願意張開雙手去擁抱它,體驗與以往不一樣的生活。

對於當代文學與傳統文學的承接,方方文學的繼承不是生搬硬套,講究的是自然。就像營養品,應該是人們成長過程中逐漸吸收,存在於精神之中。魯敏贊同了方方老師對於“自然傳承”的觀點,認為文學本身的核是不變,在傳統文學中,多多少少也呈現了現代性的特質,即“人生之豐富,豐富之假象。”徐則臣補充道,對傳統的傳承有時候未必順其自然。中國的當代文學缺少對於傳統文學的挖掘關係,對於如何煥發傳統文學的精華,仍然是個問題。中國當代作家應該尋找符合現代人的資源,需要一部分學者來討論這個問題。將中國豐厚的學術資源達到為我們所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