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点技巧:老实人去面试,靠什么赢?

上周,给一位应届生做简历指导,后来他成功得到了面试机会。回访时,问他录用了没有。他说没有,并抱怨不公平。

我问他怎么不公平?他说面试的都是本校的同学,自己专业学的不比他们差,凭什么被淘汰?面试如果不看能力,那不就是面试官偏心么?

他这个思路倒也不难理解。就好像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在一起考试,如果题目简单,大家都得高分;如果题目难,大家都别想合格。

只能说,这孩子忒实在了。

懂点技巧:老实人去面试,靠什么赢?

考试和面试的根本区别在于:考试可以有很多赢家,你只要提高自己就可以;但面试只有极个别能胜出,搞定面试官才是关键。所以面试相对于考试,不是一个玩法。

面试的本质是啥?

关于面试,最害人的说法是:简历过关说明对方已经认可了你的能力,面试就是确认一些细节而已。

所以很多人真的只把面试当成信息确认,到那跟面试官聊聊天,他问什么就答什么,有啥说啥。然后临了希望对方能给自己一个机会,因为很在乎这份工作。

试问,如果你是面试官,你觉得这样的应试者有吸引力吗?是不是他让你给他个机会,你就会给他机会呢?

只有当我们换位到对方的视角,才能搞懂面试的思路。

对用人方来说,筛选简历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批符合标准的备选人才。你符合条件就行了,至于你是谁,不是这个阶段需要费心的事。

所以很多有能力的求职者,要通过简历筛选并不难。因为,这个时期拼的是硬实力,只要是还不错的相关人才,HR都不会放过。

到了面试,才是认真了解求职者的开始。

这种关系就好像是我们在淘宝购物,前期总会收藏一堆符合要求的商品,却只会为那个最满意的付款。

仔细想想, 我们愿意掏钱的产品,真的是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的理性选择吗?很可能不是,而是你最喜欢的那个。

这也是为何广告里都试图投其所好,而不是老老实实地有一说一。

那么我们若在面试里报流水账,等于故意让对方忽视自己。爱选不选。

说出面试官想听的内容

注意!投其所好不是让各位赞美对方的公司,也不是露骨地表达自己很适合这份工作。这些做法都太Low太明显,容易拉低你在面试官心中的价值。

上赶着不是买卖。越讨好对方,对方越不稀罕你。

真正的做法,是直击对方的 痛点。

但在理解痛点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都想错了。

因为说到招聘的痛点,人们第一想到的肯定是公司的利益。认为我给公司带来价值,就肯定是对方想要的人。

事实上,痛点只关乎决策人的利益。它可能和公司利益有紧密联系,也可能没那么大的联系。

面试官只是在做最符合他利益的打算,如果以后会冒风险,你觉得他会为了公司的利益去做吗?做好了上面觉得应该的,做不好自己就要承担责任,凭什么啊?

所以只有面试官自己的利益,才是他的痛点。通常面试会碰到两种不同职位的面试官,你就要了解他们的个人利益是什么?

第一种面试官:HR

有时你会先要与HR进行面试。这种面试本质是HR独立完成的二次筛选。因为HR对招聘的岗位不是内行,为了不漏掉相关人才,所以就把简历筛选的门槛降低了。

但HR自己很清楚,公司根本不要那么多人,也不能直接推给部门负责人让他们筛选。所以就会自己先把人找来(或者电话面试),核实下简历的信息,并看看对方基本素质如何?

这时,HR的个人需求,是“留下感觉靠谱的人,把这些人交给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手上。”

而“发现一个有潜力,且影响深刻的求职者”,只会是对方的弱需求。试想HR不可能在递交名单时,还特意嘱咐对方XX特别优秀。一来很怪,二来万一看走眼怎么办?既然已完成任务,何必多此一举?

当HR来面试,你只需要调整好精神面貌和着装细节,熟记简历上的内容,并且给自己准备一段两分钟以内的自我介绍就行。根本不用想别的,不用额外表现自己,也不要大谈性格与爱好。

这个环节不求出彩,只求存活到下一局。

至于击打 痛点 的方法。就是重点描述你的工作经历,所获成果以及与职位相关的技能等级。正因为HR是外行,才无法判断你的能力处在什么水平,只要你专业相关信息多,有细节;加上前面的自我介绍没问题。HR出于安全考虑,也会把你送到下一局。

第二种面试官:用人部门负责人

把你送到部门负责人这里,正戏才开始。部门负责人对你职位的所处位置,工作内容都了如指掌,吹经历不如谈实战。

对于部门负责人来说,他的 痛点 在于:希望招来的人好管理好培养,且刚好能胜任岗位上的工作。

如此想法非常符合他的个人利益:好管理好培养带来稳定性,既不请你来领导部门,也不靠你来打通技术缺口,当好省心的螺丝钉最重要。而刚好胜任岗位有利于用人成本的控制,在后期HR谈薪的时候,容易被拿下。

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在他们的招聘广告中发现岗位的基本要求,和工作内容。你可以专业不是特别对口,但至少要告诉对方你可以熟练运用某些技能完成工作任务。

其次,还要谈谈你对工作中的合作如何看待?你有没有学习和实践过如何提高沟通和合作的效率?你如何看待行业的发展,有没有规划几年内从什么位置做到什么位置,这代表你在岗位上的稳定性和主动性。

这么一来,对方心里的考察点就都画上了沟,只要能力上没有大问题,拿下一个中低端职位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难。

再进一步,干掉比你强的人

万一,你自己明显感到专业技能在竞争者中没有优势,或者有很强的对手时。除了何如满足面试官的需求外,还要想办法挤走对手。

第一步,是有意识的跟对手走不同的风格。比如你预感对手会大谈学习成绩和在校经历,那么你就千万不要主动透露这些信息。否则就等于把故意把自己的短处和别人长处比,让自己一无是处。

第二步,放大对方优点的隐患。比如我们设想面试官在听到高学历、高技能、学习成绩优异这些优点时,他心中的出现的顾虑是什么?可能会是薪资期望高、盲目相信理论、个人英雄主义、眼界高不稳定等问题。

那你在描述自己优点时,就要往这些缺点的反面去靠。比如你在社会实践时就发现理论知识不足以应对实际变化,所以养成实事求是看问题的习惯(对比“盲目相信理论”);第一次实习时得到同事帮助,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后来努力做好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希望能给别人提供价值(对比“个人英雄主义”)。

结果,在你的对比下,那些顾虑被放大。你等于给面试官加深了“某种优势不实用/不安全”的印象。人永远是讨厌风险的,招的人既然干的都是差不多的事,何必冒着风险呢?这便是我们拉黑强敌的关键思路。

请记好,面试官招职场新人,比的不是谁收益大,而是谁的风险低。

总结:“走上社会的第一件事,是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这是我在咨询中强调最多的一句话。事实证明,书读的越多,人就变的越温顺。但在社会上,温顺的人必定总是受伤。

懂点技巧:老实人去面试,靠什么赢?

因为,往往你做了很多让步,却并没有人会记得你。

所以多为自己想想,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才是对爱你的人们,最好的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