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俗言道:寒有三九,熱有三伏。

7月17日入伏

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來了!

我國多地將開啟

“桑拿模式”“蒸烤模式”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何為“三伏”?

中醫認為有“六邪”:

風、寒、暑、溼、燥、火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伏”

指的是“六邪”中的

暑邪

亦有陰氣受陽氣所迫

藏伏在地下之意

“三伏”

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三伏天”

常出現在

小暑立秋

今年的“三伏天”為40天

7月17日初伏

7月27日中伏

8月16日末伏

8月26日出伏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三伏天”為何熱?

在一年中白天最長的夏至節氣過後

地表熱量仍然在不斷積累

直至最高峰

這就是“三伏天”最熱的根本原因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入伏後

上無纖雲,下無微風

蟬聲滿樹,悶熱逼人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們

彷彿置身於巨大的蒸籠之中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隨著“三伏天”到來

高溫態勢有增無減

中央氣象臺預計

“入伏”前後

高溫天氣將再度開啟

高溫影響的範圍將波及多個省份

這將是今年以來範圍最廣

強度最強的一次高溫過程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三伏天”這樣吃

暑熱當頭

人們往往食慾不振

如果不注意還會發生中暑

百姓說的“苦夏”就是這個意思

因此

三伏天的飲食是頗有講究的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開胃為主】

三伏天飲食

一定要注意開胃

可以吃一些苦瓜、苦菜等苦味的食物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祛除溼氣】

三伏天

天氣悶熱潮溼

人體很容易被溼氣侵蝕

薏米、紅豆、綠豆等

都是很不錯的排溼食物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多吃酸甘】

夏季歸心

而心喜涼,宜食酸

應適當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

如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三伏天”這樣養生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夏日炎炎

在酷熱的天氣下鍛鍊

能提高人的耐熱能力

使得肌體更好地適應自然氣候

達到防病健體的目的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不過

在三伏天裡鍛鍊

也要適時適度、科學鍛鍊

否則可能傷及健康

甚至引發危險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悶熱的天氣

容易讓人煩躁不安

著急上火、情緒失常

應避免熬夜、規律飲食

充足睡眠、適當午睡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專家提醒:

高溫時段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若外出應採取防護措施

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三伏天”品詩詞

北窗

宋 陸游

北窗無俗物,三伏有餘涼。

玉麈消長日,風漪可一床。

盞分新作茗,爐撥欲殘香。

卻岸紗巾去,翛然野水傍。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竹窗(節選)

唐 白居易

是時三伏天,天氣熱如湯。

獨此竹窗下,朝回解衣裳。

輕紗一幅巾,小簟六尺床。

無客盡日靜,有風終夜涼。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山亭夏日

唐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三伏至

能出去見面的都是“生死之交”

能出去約會的都是心中真愛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入伏

願你愉快度過這驕陽似火的時節

願你在這盛夏時節

覓得一方清涼

入伏|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