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lyl
讀書無用論是正確的嗎?
我認為首先讀書無用論是錯誤的,因為知識就是力量,通過讀書掌握知識永遠不會是錯的。
但是,我們也不能不接受這樣的事實,就是學歷越來越貶值了。大學擴招之前,大學生就是天之驕子,在社會上的名聲非常響亮。只要有個大學的文憑,不管是本科生還是專科生都能夠找到非常不錯的工作,然後拿一份非常令人羨慕的薪水。然而大學擴招之後,只要是個正常人就能讀大學,大學文憑迅速貶值,甚至連碩士、博士文憑都跟著掉價。造成了年年都是最難就業季,很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家裡蹲,啃老。
儘管如此,真正掌握了知識的人才依然在找工作的時候有強大的優勢和競爭力。而在大學期間成天打遊戲、泡妞、談戀愛、荒廢時間的人畢業即失業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所以我要嚴肅地勸告那些現在還在學校裡學習的學生們:要珍惜時間,真正地把知識掌握好,還不是為了混一張文憑,不然你的人生之路必將充滿坎坷和不幸!
大耳朵兔子王
筆者來自農村,由於工作原因,經常穿梭於縣城和農村之間,對農村的情況比較瞭解,對題主有關於農村盛行讀書無用論的問題很感興趣,願意與你分享個人看法。
農村盛行讀書無用論,這個筆者倒是不認同。
現在的農村不像以前那樣了,老一輩的村民外出務工,成了城市建設者,有一個普遍認同的稱呼:農民工。他們由於到大城市工作,拓寬了視野,豐富了經驗,對於讀書的看法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再堅持"讀書不如打工"的論調。他們開始有了新希望,有了新想法。
他們的新希望,新想法是讓自己的孩子也能夠想城市人一樣住寬敞的大房子,吃各種美食,接受更好的教育,接觸更多先進高級的東西。他們也深刻知道,實現這些想法,像自己一樣幹苦力是無法成功的,唯有讀書。而誰來讀書?那當然是自己的孩子,於是他們將希望寄託在了孩子身上。
筆者的大哥就是這一類人群,他外出務工十幾年,有了孩子。今年,九月份就要上小學了。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選擇不去廣東務工了,而是留在縣城租地,一邊找工作,一邊帶孩子上學。可見他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絲毫沒有"讀書無用"的想法。
好了,以上是筆者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看法或者對本人觀點有疑問的,歡迎評論指正。
有點意思的事兒
這是我兩年前寫的一篇文章,算是回答吧!
別傻了,孩子,讀書無用論就是個笑話
那年,堂哥從重點大學畢業卻沒有找到村裡人眼中的工作——也就是考上公務員,吃上國家飯。學而優則仕已經是他們的一種集體潛意識,在他們看來,考上大學就意味著吃上了國家飯,更何況堂哥還是重點大學畢業生呢?要知道,當年堂哥考上重點大學可是整個家族最引以為傲的事,彷彿堂哥考上大學那一刻就已經是吃上國家飯的人了,大伯那段日子更是笑得合不攏嘴。現在堂哥畢業了,卻沒有吃上國家飯,而是去了江蘇一家公司做了一名機械工程師,在村裡人和大伯的眼中,只有吃上國家飯才算是有工作,當初借了那麼多錢供堂哥上大學,就是盼著堂哥畢業後能吃上國家飯。現在堂哥沒有吃上國家飯,而是和許多沒有讀過大學的人一樣出去打工,而且工資也不比那些沒讀過大學的人高多少,辛辛苦苦花了那麼多錢讀大學,畢業了卻只能去打工,這不是讀書無用又是什麼呢?一時間,重點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成了村裡人飯後的談資,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在他們看來,讀了大學也找不到工作,那還不如不讀大學早點出去打工,不僅可以掙錢,還可以省下幾萬塊錢的學費呢。 從那以後,村裡人比的不再是誰誰家的孩子學習好,學習好的孩子也不再是村裡人的驕傲,誰誰家的孩子在外面打工又掙了多少錢才是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就連我的父親,也經常在我的面前提起誰家的孩子今年又給家裡掙了多少錢,誰家的孩子才出去打工幾年又在家裡新修了房子。那時候,我也曾一度懷疑自己讀大學有什麼用,堂哥重點大學畢業都找不到工作,更何況自己還是一個不入流的二本大學。但最終還是理智戰勝了衝動,我還是堅持讀完了大學。現在看來,我還是很慶幸自己當初沒有衝動地選擇退學,如果退學了,也許我的生活可能比現在過得好,但我所付出的代價一定比現在多,甚至可能走許多彎路。我的很多發小,因為學習成績差和受讀書無用的影響,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了,因為沒有學歷,只能在城市裡做著最苦最累的活。很多人選擇工作的時候只想輕鬆,卻很少想過學點技術,十多年過去了,他們依然在重複著打工生活,靠著微薄的工作行走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與同齡人相比,他們顯得蒼老許多,而他們的孩子,也因為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正在重複著他們父輩的命運。城市對他們來說,依然只是一個飄過卻無法留下來的地方。有一次堂哥閒談的時候,他說他從來都沒有後悔讀過大學,相反四年的大學生活經歷將是他一輩子的財富。我也曾經和許多讀過大學的人聊起這個話題,得到的答案几乎是一樣的。也許讀了大學並沒有讓他們過上他們所希望的生活,甚至有些人還因為自己讀大學讓家裡陷入貧困,但讀大學的經歷則將是他們一生的財富,這些財富也不僅僅是專業知識,更多的是四年的大學經歷開拓了自己的視野,也收穫了友情,讓他們懂得生活原來還可以是這樣。很難想象,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如果沒有讀書,他們的生活又會是什麼樣子? 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網絡上總是不乏類似這樣的笑話,不好好學習的都當了老闆,而好學生都在給那些搗蛋生打工。於是當孩子不努力讀書的時候家長又強硬要求讀書的時候,孩子就會列舉幾個文化不高,但是事業卻非常成功的人來堵住家長的嘴。這也是很多人支持讀書無用論的證據。在他們看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那些很多沒有讀過書的人事業反而做得很大。但他們卻忘了一個詞語,這個詞語叫做比例。舉個例子,村子裡有100個人,其中10個當年學習不錯。二十年後聚會,10個學習不錯的人裡5個當了大老闆,90個學習不好的人裡也有5個當了大老闆。家人說:你看學習不好的當大老闆的人數和學習好是一樣的!所以學習沒有用。一百個讀書人裡,有一個混的不好 就有人說,讀書頂個球用。 一百個不讀書人裡,有一個混好了, 就有人說,讀書頂個球用。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不讀書走上人生巔峰的人終究只是極少數,他們的成功也絕非偶然,他們之所以成功那是因為他們自身具備了成功的一些素質,他們所付出的努力是我們常人所難以想象地,而那些沒有讀書的人,他們當中有多少人具備了成功的素質?又有多少人願意付出艱辛的努力?城市裡那些最苦、最累的活絕不是讀了很多書的人在幹;那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也絕不是讀書很多的人。對於許多寒門家庭來說, 在成功的途徑中,唯有讀書是最輕鬆最簡單的。就算不成功活的很卑微,但知識這筆無形的財富所衍生出的眼界心境和素養也會遺傳給你的下代!當下的中國,這裡再也沒有素質低下而鑽了政策的空子就能一夜暴富的奇蹟,尤其是在即將到來的知識經濟時代。這裡只有優勝劣汰,這裡只有適者生存。 讀書也許不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卻能影響 一個人的命運。是讀書,讓我們懂得了原來生活還有另外一面;是讀書,讓我們的人生可以有更多地選擇。我們說讀書無用,是因為我們一開始就賦予了讀書太多功利性的東西,學而優則仕、知識改變命運的集體潛意識更是進一步強化了讀書的功利性,然而,當讀書沒有給我們帶來所期望的東西的時候,我們便開始懷疑讀書的價值。我們說讀書重要,是因為讀書讓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是因為讀書可以讓我們明白生活還有另一面,正如臺灣作家龍應臺所說: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屏山居士
我是農村人,首先農村並沒有“越來越盛行讀書無用論”。至少我所知道的農村裡,讀書無用也只是少部分人的言論。
“讀書無用論”只是存在在過去的農村,現在和以後這種言論只會越來越少。
你大學畢業拿著三四千的月薪,而他小學畢業白手起家已經是身價百萬。於是他本人和村裡的人都挖苦你說:“你瞧瞧,大學畢業又怎麼樣?還不是沒小學畢業生賺得多!!讀書都什麼用啊!?”
第一,“讀書無用”未必是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因為自己讀了不大學,所以他們認定大學就是一顆“酸葡萄”。既然讀書無用,暴發戶又何必花錢買學歷?
第二,“讀書無用”是他們的真實想法。那隻能是他們的無知和可悲了。讀書並不和個人收入劃等號,讀書影響收入,但不決定收入。
過去的農村,經濟條件落後,孩子多的家庭,經濟負擔又重。所以才會有這種“讀書無用”的說法。多一個孩子上學,就意味著少一個家庭勞動力,少一份收入。
而現在的農村,一般家庭最多也就二胎。農村經濟發展了,家庭負擔也輕了,對教育只會越來越重視。我們工廠裡外來務工的,哪怕是自己拿著幾千的工資,都要送孩子去上補習班。
另外,過去改革開放後,一大批人紛紛“下海”,沒有文化的,賺的盆滿缽滿的也大有人在。那是個被稱為“遍地是黃金”的年代。但是,現在你沒有文化、人脈和資金,你去下海試試?
我最近感觸最深的就是,表妹考護士編制。姑父早年創業,家產豐厚,但到了現在表妹要考編制的時候,照樣是求爺爺告奶奶。除了花錢疏通,他找不到其他門路。我在昨天幫她打聽到,她編制被刷了下來。姑父捧著再多的錢,沒有文化,沒有門路,都無法為女兒換得一個編制。而我另一個朋友,父親在衛生局工作,但家境並不比我表妹優渥。編制考試前,她爸為她拿到了筆試的所有題目,最後她以整個大市第2名的成績入圍。
她爸的收入鐵定沒有我姑父高,但是到了關鍵的時候,錢也未必能派上用場!
以上,我認為農村只會越來越重視教育,並不存在“越來越多讀書無用論”的現象。如果如題主所說,我倒是好奇哪裡還有這樣的農村?
不懂小隊長
一面之詞,只是極少數書讀得少的及村霸暴發戶。
犁史
看到關於農村所說的盛行讀書無用論的話題,我不禁要問,是誰在不斷的捏造這樣的話題?如果農村一兩個人的言論最後都能夠成為一種盛行,那麼我們最起碼的辨別意識又在哪裡?我是一個地道的農村走出來,我也一直在接觸不同的農村人。從上世紀到現在,從來沒有哪一個農民,或者說從來沒有農民將讀書無用論奉為經典的。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知道我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每天起來對我說的話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個時候的父母就告訴我們要不斷的學習,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等到自己可以在高中和中專(中師)之中選擇的時候,更多的人為了脫離農民都願意選擇中師,然後能夠早早的畢業拿國家的工資;那個時候就知道農民只有學習了,你才能夠考上,才能夠領國家的工資。到後來,想脫離農村戶口,你必須考上大學,才能夠將戶口遷出農村,你想去城市買個房子,休想,因為你沒錢啊!考上大學是既能夠光宗耀祖,還能夠轉移戶口最簡單的途徑。所以在農村,從來也沒有哪一個人說讀書無用論。
當然,你會反駁我。那些農村的發家致富的大款們,他們總會在每年過年的時候嘲笑那些高學歷卻窮酸回家的小夥伴。似乎就是在告訴這些學子們,讀書真的無用。但我們卻從未研究這些大款們的內心世界。他們在寂寞的時候,他們在一個人的時候是多麼的悲涼;他們也悔恨自己沒有學習,沒有好好讀書,否則.......但他們已經覺得自己成功了,因為沒有文化,所以讓自己強大的根源就是挖苦別人的長處,這其實還是在說讀書,還是有用的,而且是必須的!
不讀書,你能看懂我的回答?
俺從農村來
題主的這個問題有點有失公允,在農村裡少數農民中確實存在著讀書無用的思想觀念,但不是全部,也不是越來越盛行。
為什麼會有讀書無用的思想觀念呢?可能於 一些農民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咬牙,甚至借貸,供養子女大學畢業卻找不到工作,和沒有上過大學的人一樣出去打工,心裡有失落感。還有那些家庭比較困難,子女多又學習成績不太好的,看見大學畢業的孩子也出去打工了,就隨坡逐流不再重視孩子讀書,任由其發展了,但是這必定是少數。
大多數人還是很重視孩子教育的,認為只有讀書才是改變農村孩子命運的出路。為什麼這麼說呢,你看每年高考後,此起彼伏紅火的升學宴就是最好的說明。我們這裡有人瞅準商機把飯店的名字改為“狀元樓”,每年給高考前三名一定的物質獎勵,結果生意很好。還有許多農村人從孩子上小學開始,就在城市租房培孩子上學,也有人為了照顧孩子上學,放棄城市的高收入,回當地找工作,他們就是想讓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你說他們贊成讀書無用嗎?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否認農村裡有人認為讀書無用,但是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還是很重視孩子學習的。衛龍這樣回答,不知題主是否滿意?歡迎大家發表自己不同意見,點評必復。
圖片來之網絡。
衛農老頭
近年來,農村越來越盛行讀書無用論,為什麼,這恰恰反應了現在一切向錢看的狹隘和浮躁的社會心態。
身為農村人自視也算上了幾年高等教育的我,每每回到鄉下都會聽到各種聲音,張三才初中沒上完在外面包工程一年賺了幾百萬,李四小學文化開公司今年都買別墅了,王五考上大學沒去讀自己做生意身價上千萬了......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反正這些話是傳到我們這些被認為所謂“讀書人”的耳朵裡了。確實,這些年有不少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抓住了利好的經濟機遇成就了事業,反觀同齡的讀書人因為起點晚大都處於平穩上升的階段,並沒有多少出彩的地方。另外,由於現在經濟發展多元化,每個人都能在不同的崗位發揮自己的作用,並不向以前,農村人似乎只有讀書一條出路。這樣就形成了很多人的一種觀念,讀書人還不如沒讀書的人有成就或者說讀書少的人也能賺到錢,讀書沒多大用處。
這其實就是現在整個社會的一切向錢看的浮躁心態,只顧眼前利益的狹隘思想。讀書的目的是什麼,當然養家餬口是每個人都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僅此而已嗎?我們曾經有多少科學家放棄國外高薪待遇回國做貢獻,現在又有多少默默在各個領域貢獻的“讀書人”他們也許生活清貧,但都在為國家和社會的進步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另外從大範圍來看,文化程度高的成功人士比例相對更高,有些人年輕有為,有些人大器晚成,每個人的軌跡不同,不能用一時的眼光看待。
過去我們講知識改變命運,知識也許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進步必須靠知識。
雙峰lin
謝邀!首先我從沒覺得農村越來越盛行讀書無用這種觀點。很多家長還是希望子女能夠多讀書,假如孩子沒有這方面的能力那至少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長,可以在社會獨立。
這種現象應該是很多農村
大學畢業的回到老家後,感覺還比不上當初沒上大學的同學。教育的高成本卻沒帶來高回報,心態上的浮躁,造成了對讀書現實功效的一種否定與懷疑。
,沒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在城市只看見別人的長處,回到農村又只看見自己的長處。沒有真正沉下心好好做一個規劃併為之付出努力,心裡只想著跟別人做對比,看到的只是別人的成功卻沒想過別人為什麼會成功。
因為別人認為自己起點低所以願意為之付出努力哪怕為之多付出他們也無怨無悔的付出。你在讀書別人也在努力只不過方式不同,等你讀完書別人已小有所成,你只看到別人的成績卻沒看到他的努力,更沒意識到你的高教育只會帶來比別人高的起點,但別人的那種心態才是你缺失的。擺正心態確定目標併為之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種地的秀才
在當今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大多數人們過於追求名利,想要獲取捷徑,而在農村這種事情更是時有發生,他們本身就生活農村,個人理念比較崇尚農業,不太注重自身的精神上的昇華。 當然還有多種因素,導致他們認為讀書沒有多大用處,農村人的生活水平相對較低,而培養一個大學生需要的成本也比較高,可能一家人的努力付出才可以培養一個大學生。況且當今的教育體制與社會有很大的脫節,還有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面臨著失業,多種因素造成了很多青少年過早的踏入社會,這種現象在農村更是盛行。 現在的大學生過於普遍,而且新聞上還有很多的當代大學生畢業後返鄉務農。北大才子陳生曾爆出“賣豬肉比賣電腦還有技術含量”,畢業後的他,做過很多工作,最後他竟然選擇了賣豬肉。這與他本身的專業並無太大關聯,而且投入了很多金錢,心血,最後還是去了農村……等等。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這些事件在某方面折射出了中國的教育與社會脫節的程度。在農村,本身人們的生活水平就不高,如果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要出一個大學生,可能需要一家人去負擔,而在金錢方面負擔之後,可能以後還要面臨失業的風險,農村人本身觀念就過於保守,可能很多人就會認為讀書無用。 受封建傳統思想的影響,在我國封建時期,人們常常倡導“女子無才便是德”,在這種觀念下,貧富和素質教育差距逐漸拉大,農村的老人認為“無才便是德”,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對子女的觀念造成了根深蒂固的影響。而且很多農村人認為過早的踏入社會,可能還可以分擔家庭的負擔,因此就覺得讀書並不太重要的錯誤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