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新版本更新,「慢公司」如何快速「商業化」?

豆瓣新版本更新,“慢公司”如何快速“商業化”?

豆瓣新版本更新,“慢公司”如何快速“商業化”?

文 | Toby

一提到豆瓣你可能立馬想到書、電影評分排行榜,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豆瓣似乎成為我們集體的“精神角落”,在外界看來它發展緩慢,商業化能力不足,但在互聯網上卻一直有它的身影。

近日,豆瓣迎來了一次大版本更新,上一次更新還是在一年前,這次更新的是6.0版本。這次改版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將原先分散至豆瓣電影、豆瓣閱讀等子產品的功能聚集至豆瓣 App 上;二是優化其個性化推薦所需要的數據篩選維度。

豆瓣在去年已經有上市計劃,創始人阿北的一封《年中業務調整》的內部信,表明豆瓣需要盈利,並且需要加快盈利步伐,既要開源又要節流。豆瓣不斷開源新產品做嘗試,但大部分都無功而返,最後迴歸豆瓣主戰場,從這次的豆瓣大版本更新可窺探商業化戰略一二。

豆瓣新版本更新,“慢公司”如何快速“商業化”?

新舊版本對比

更加簡潔,書影音地位得到空前強化

打開6.0版本的豆瓣,首先最直觀的變化是導航欄原有“豆瓣時間”、“市集”、“書店”、“豆瓣視頻”四項,現在被“動態”和“推薦”兩項替代;菜單欄中心的“廣播”則讓位於“小組”,且“廣播”一席被新上位的“市集”佔據。

這樣的調整,豆瓣意圖是將更多的商業化渠道集中在“市集”一個地方,首頁看起來更加簡潔,把相近的功能整合在一起。“動態”和“推薦”則更加的像信息流內容與朋友圈的結合體,“小組”位於C位,社區交流更顯重要。

“書影音”得到了空前的強化,用戶可在豆瓣App查看對應書/影/音的評分評價後,直接觀看電影或閱讀書籍,電影內容均為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bilibili等各大視頻網站的正版視頻內容。以前在豆瓣上只能看到相關的書影音的評分,現在豆瓣直接連接到相關網站看視頻,從看影評到看電影,用戶粘性大大提升。

Morketing點進“書影音”後進入的就是電影界面,第一屏就是看電影,每天都會根據歷史數據更新一批電影,還會新增一些“豆瓣電影250排行榜”“8分電影集合”之類的,這樣一來用戶再也不用看完評分再找片源,直接留在豆瓣上繼續觀看。

信息流廣告未來更多想象空間

豆瓣一向給外界一種小眾、重用戶體驗、發展緩慢的印象,這幾年豆瓣依舊是不緊不慢的發展,孵化了幾個項目,“豆瓣東西”“豆瓣一刻”等最後都無疾而終。

此外,豆瓣還面臨著用戶流失的風險,截止到今年年初,豆瓣的註冊達到了1.6億,月活躍用戶3億,數據顯示豆瓣用戶正在逃離,融資上,豆瓣成立12年來,累計融資金額僅為6000多萬美元,距離上一次融資已經過去了6年,豆瓣急需商業化成績證明自己。

豆瓣新版本更新,“慢公司”如何快速“商業化”?

豆瓣“推薦”廣告展示

這次的6.0改版,廣告收入將成為豆瓣重要的收入來源,首頁豆瓣更加重視信息流,Morketing在多次體驗中發現“推薦”中信息流廣告相對較多,平均兩屏刷新就會出現一次廣告,廣告形式表現為圖文,可點擊跳轉至廣告主網站。

在豆瓣“推薦”首頁投放的廣告主主要是民宿、教育、理財、家居產品等,這一定程度上與豆瓣的用戶屬性相重合,豆瓣以年輕化、文藝青年居多,這部分群體在本身的工作生活之中就特別注重自我提升、生活品質的追求。

豆瓣目前的廣告投放思路,也是沿著這部分群體走的。以造作家居為例,它主要以極簡家居產品設計理念,主打年輕人群體,與豆瓣的品牌調性相符合,相對來說廣告轉化率更高。

豆瓣的廣告相對其他平臺來說表現的更加剋制,與本身的品牌內容相契合,不會給用戶很強的割裂感,這也是沿著“廣告即內容,內容即廣告”的思路展開的,用戶體驗成為平臺最為在意的地方。

Morketing在“動態”領域目前還未發現推廣廣告,但是從豆瓣將“動態”也放在首頁位置來說,足以看出豆瓣的重視程度,在可以預測的未來豆瓣將會全面推行信息流廣告。

豆瓣的另一部分收入來源是渠道分成,因為豆瓣成為書籍、電影、演出等信息獲取的上游入口,它可以給第三方的電商書籍、電影商城、活動網站等導流量,以此獲取分成收入。

加入內容付費大軍

除了信息流廣告、渠道分成,內容付費正在成為豆瓣另一個收入來源。在互聯網內容付費風起雲湧的時候,豆瓣也順勢而為加入其中,去年3月份,豆瓣也推出了內容付費產品“豆瓣時間”。據瞭解,這款產品邀請了學界名家、青年新秀、行業達人制作專欄,以音頻、文字等多種形式呈現。

“豆瓣時間”上線第五天,銷量超100萬,2017年豆瓣知識付費產品營收在千萬元以上,截至今年6月,豆瓣時間上線了38門課程,客單價在百元以上,累積付費用戶達20多萬。豆瓣正在讓沉澱十幾年的內容變得有價值,或許“市集”正是豆瓣新的突破口。

在中國互聯網上,與豆瓣同期的公司比如微博早早掛牌上市了,唯獨豆瓣還在不緊不急的發展,從這兩年來看豆瓣正在改“小步慢跑”為“小步快跑”。

這次的6.0版本更新,豆瓣在繼續保持用戶體驗的基礎上,佈局“動態+廣告”的信息流收入,繼續深入渠道收入,探索內容付費,甚至豆瓣還在銷售實體物品、孵化IP電影上不斷開源,總之它在一點點試探性的嘗試更多的商業模式,究竟能不能擺脫“慢公司”的標籤,還需要時間和成績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