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斐訊到投之家,網貸平台頻頻暴雷背後,行業洗牌已然完成?

近段時間P2P頻頻發生暴雷事件,就連大名鼎鼎的業內大佬斐訊和投之家也沒有能避免,讓人唏噓不已,而在這背後,不僅僅是行業重新洗牌,也是網貸進入新階段的開始,單單憑藉資金運作很難成功,還需要嵌入新的模式,否則備受拷問的信用流動性風險必然會讓P2P企業付出巨大的代價。

從斐訊到投之家,網貸平臺頻頻暴雷背後,行業洗牌已然完成?

斐訊0元購的套路

斐訊其實是一家路由器生產銷售廠商,據悉其路由器產品從最初的399元漲價到799元,而按照斐訊的0元購策略,你購買該產品就相當於投資了與斐訊關聯的聯璧金融的投資產品,購買路由器的錢會分期打入你的帳戶。如果你想快點拿回資金,只需要購買聯璧金融的金融產品,獲得一定的額度就可以。

其實,只要你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其中存在不少問題,一款路由器產品除非是高端產品,否則價格很難達到799元的水平,在京東618期間斐訊賣了7個億,在這背後是用戶投資了大量的聯璧金融的產品。

在2015年的時候,斐訊實現了全年10億的淨利潤,2016年因為借殼上市未果,陷入資金鍊問題。直到2017年與到聯璧金融走到一起,才開始逐步解決資金的問題,而這種資金是存在很高的風險的。特別是現在金融監管加強,多家P2P平臺暴雷,斐訊隨即便出現擠兌風險,這一連串的金融風險就是斐訊利用品牌優勢聯合金融投資P2P公司消費用戶信任的非法集資事件,斐訊雖然未必知道內情,但按照其商業敏感度自然是知道這件事的風險,或許早有覺察,只是一味的自我催眠,希望不會事發的心存僥倖罷了。

從斐訊到投之家,網貸平臺頻頻暴雷背後,行業洗牌已然完成?

投之家到底是不是騙局?

投之家的時機掌控人其實是網貸之家的徐紅偉,只不過投之家經過了多輪的融資,看上去更像是一家正規的網貸公司,再加上還有不少品牌背書,就使得投之家展示給用戶的是十分正規的網貸公司。

其實,在這背後,投之家只是網貸之家推出的金融產品,但是要比斐訊更加純粹。按照徐紅偉和黃詩樵的說法,投之家更多的是在新一輪融資中被人騙了,所以才暴雷。按照P2P非法集資平臺的套路,是必要拿出一個可以信服的說法來拉攏投資人,就如斐訊一般,只不過投之家的產品就是自家的金融產品。

而投之家的暴雷就是因為新股東把控的資金管理不善,部分項目回款出現問題,之後金融家管力度加強,行業系統風險進一步提高,進而導致投之家出現資金鍊斷鏈,說白了是自身運營的問題,最終的結果就是用戶的錢是沒法要回來了。

從斐訊到投之家,網貸平臺頻頻暴雷背後,行業洗牌已然完成?

P2P行業洗牌完成?

隨著民間四大網貸平臺相繼暴雷,包括投之家、斐訊在內的眾多網貸平臺已經進入無法運營的階段,用戶損失數額巨大,那麼,這些錢到底都去哪裡了?有的用於產品生產,有的則直接被資金所有者卷跑,這意味著網貸行業即將進行新的階段,最初的單純的“融資”手段已經不適用了,大多數的人們再也不會將資金投入該行業中去了。

接下來的網貸行業將進入監管、企業、運營者共同監管的階段,而且監管的力度會越來越強,很有可能從民間網貸模式進入半國企、半民間的模式,此外,行業協會、團體也會參與到企業監管中去,信譽度更好的巨頭企業可能會進行用戶收割。

互聯網金融市場本就是風險很高的行業,再加上層出不窮的新概念,所謂的投資噱頭不過是引誘你投資的“餌”,如果不能看清本質,以投資的角度分析,而是希望小成本撬動大回報,最終的結局可想而知。

很顯然,未來的P2P不會消失,行業將會以新的姿態出現在你的面前,他很有可能會從最初的資本投資到後期的項目投資,將民間資本進行企業化管理,再由職業化的投資經理人去運作。而且這其中還要有多層監管加持,以避免非法集資的情況出現,那麼,這其中的利潤點又在哪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