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未成功,《隆中對》至少埋藏三大伏筆

諸葛亮北伐未成功,《隆中對》至少埋藏三大伏筆

在生命的最後7年,諸葛亮曾親自率兵5次北伐,雖竭盡全力,但仍無法奏功。

是人不努力還是天不幫忙?還是對手過於強大?歷來眾說紛紜。

“丞相西趨十萬來,秋風原下久徘徊”,一代賢良“出師未捷身先死”,往事令人唏噓。

不過,對歷史的反思只能來自於理性的考辯,而不能以道德的高標和對智慧的膜拜,代替對歷史謎題和真相的探究。失敗終究是失敗,找出失敗的原因與憑弔英雄一樣重要。

那麼,造成諸葛亮五伐中原而不勝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這一點其實可以在諸葛亮最初為蜀漢事業所作的頂層設計《隆中對》中找到答案。這次對策不僅是一次“面試”,讓劉備對諸葛亮“一見傾心”,而且也規劃了此後劉備集團的發展原則、發展方向和具體路徑,更是諸葛亮不斷北伐的思想基礎。

人們讚賞和歎服《隆中對》,

因為它對當時局勢的分析如此透徹而準確,在它的指引下劉備迅速扭轉了之前的頹勢,佔領了荊州、奪取了益州和漢中,發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所有的一切盡在諸葛亮的預料,也盡在《隆中對》的掌握。

之後蜀漢正式立國,劉備稱帝,似乎《隆中對》的使命該結束了。但此時天下仍三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而關羽、劉備卻突然偏離了《隆中對》中“外結好孫權”的戰略,先失荊州,後敗夷陵。

再之後,永安託孤、後主繼位,諸葛亮“開府治事”。

新的形勢下,應該有新的指導思想、制定新的戰略,但諸葛亮似乎仍堅持按照隆中對策時的思路引領蜀漢帝國前行。

《隆中對》中說“南撫夷越”,這個成功了,諸葛亮親自平定了南中,蜀漢有了相對穩固的大後方,諸葛亮的個人威望也達到頂峰。

諸葛亮北伐未成功,《隆中對》至少埋藏三大伏筆

《隆中對》中說“內修政理”,這個也做得不錯,諸葛亮是史上不可多得的治世良才,發展經濟、整頓吏治、拓展外交,處處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

《隆中對》中還說“霸業可成,漢室可興”,於是整軍北伐,完成“先帝遺業”。

但是,新問題也來了。

第一,《隆中對》制定的北伐路線圖是“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這個現在不存在了。

荊州已成了孫權的地盤,“上將”關羽已身首異處。

“將軍”指的是劉備,他也在白帝城駕鶴西去。

應該說《隆中對》制定的兩路出擊計劃是高明的也是最穩妥的,這兩路大軍中想必有主次之分,劉備率軍由漢中出關中應是輔攻,目的是牽制;關羽出擊宛縣、洛陽,這才是“直搗黃龍”。

現在只剩下諸葛亮率一支人馬出擊了,他掂量了一下,沒敢直接由秦嶺棧道進攻長安,而是繞到了很遠的祁山和隴右。

沒法大決戰,只能來一場爭奪戰。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諸葛亮積極作為的精神值得欽佩,但也預示著這樣的北伐較《隆中對》所定的戰略縮水不少。

第二,《隆中對》提出的北伐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天下有變”,這是北伐的時機選擇。

“天下有變”指的應該是北方發生了重大變故,站在赤壁之戰前去預測未來的事,這樣的變故可能會很多。

比如,曹操在軍事上遭到嚴重挫敗,勢力走向衰落。

比如,漢室與曹操發生了激烈的權力爭鬥,政變、暗殺、叛亂不止,北方陷入一片亂局。

但後來發生的事卻相反,曹操做事還算穩當,政治上也未冒進,臨終前交給兒子曹丕一個好班子,曹丕、曹睿雖缺父祖的雄才大略,但還算稱職,曹魏政權沒亂。

這樣,又一個北伐取勝的先決條件不存在了。

諸葛亮北伐未成功,《隆中對》至少埋藏三大伏筆

第三,《隆中對》強調“人謀”,但這也是有條件的,不是什麼時候都管用。

漢末紛亂,在群雄逐鹿中出現了多次“以弱勝強”的案例,《隆中對》認為“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這個判斷是準確的。

《隆中對》之後發生的赤壁之戰更是如此,是更典型的“以弱勝強”。

但並非任何時候都能做到“以弱勝強”,更不能誤以為“弱”的反而比“強”的還要強。

“弱”就是弱,“強”就是強,這是巔撲不破的真理。

曹操之所以在官渡戰勝袁紹,自己的發揮佔一半,對手的失誤恐怕要佔是更大的一半,面對輕敵冒進、戰術不清、內部勾心鬥角的對手,曹操想失敗都難。

孫權、劉備之所以在赤壁戰勝曹操,自身的努力佔一小半,更大的一半則是曹操戰略時機選擇的錯誤和戰術指揮上的失誤,剛剛取得荊州,穩紮穩打才是上策。

“人謀”的先決條件是對手有失誤,對手如果不失誤,就不靈了。

諸葛亮北伐的對手是曹睿,一個生性內向但很聰明的人,更要命的是他跟諸葛亮的性情相似:都不喜歡冒險。

曹睿手下有個曹真,打仗很有一套,在軍中也很有威望,讓諸葛亮難尋破綻。

曹真倒是有急進的毛病,讓諸葛亮抓住機會狠狠教訓了一番,

但繼任的司馬懿卻比諸葛亮性子還穩,諸葛亮沒招了。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為劉備所作的頂層設計可以分為兩段,一段是“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這是“創業戰略”,管的是眼前,事實證明其戰略是正確的,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

後一段是“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這是“北伐戰略”,管的很久以後的事,應該根據的後面情況的變化做出調整。

諸葛亮北伐未成功,《隆中對》至少埋藏三大伏筆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公元228年,《隆中對》已經提出20多年了,時間在變,對手在變,形勢也在變。

事實證明,對於戰略而言“以不變應萬變”不是求勝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