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田家炳:「中國百校之父」與海南

田家炳:天上最亮的那顆星

海南週刊|田家炳:“中國百校之父”與海南

田家炳

海南週刊|田家炳:“中國百校之父”與海南

2002年,田家炳先生(中)為書院落成剪綵。海南日報記者李英挺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侯賽

7月10日,被譽為“中國百校之父”的田家炳先生安詳辭世,享年99歲。

海南日報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田家炳生前對海南教育事業發展亦給予了極大支持。在海南,每一個與他有過接觸的人心中,都有一個永不磨滅的田家炳形象。

他的名字,或冠於教學樓,或冠於圖書館,或冠於實驗室,甚至被直接用於命名學校,“田家炳中學”“田家炳小學”在全國各地屢見不鮮。

這個數量有多少?自20世紀80年代,田家炳開始捐助教育事業以來,截至去年6月,他在全國範圍內累計捐助了93所大學、166所中學、41所小學、19所專業學校及幼兒園、大約1800間鄉村學校圖書室。從地圖上看,星羅棋佈的田家炳學校從南到北,自東向西,廣泛分佈,像滿天繁星,點亮了整個中國,而無數人的命運也因他的善舉而得到改變。

海南週刊|田家炳:“中國百校之父”與海南

海師田家炳教育書院

海南週刊|田家炳:“中國百校之父”與海南

文昌田家炳中學

 一生致力捐資助學

“我的荷包很小,但我願意把裡面的東西全部拿出來”

田家炳與海南的緣分,始於2002年為海南師範學院(2007年更名為海南師範大學)捐資修建田家炳教育書院。如今這座坐落於海南師範大學龍昆南校區的建築,已迎來送往15屆畢業生。連日來,得知田家炳先生去世的消息,許多師生紛紛發文悼念。

“很多人問我,田家炳先生是不是一個特別有錢的人?這個問題,也有很多人問過他,我記得他曾經用客家話這樣回答‘我的荷包很小,但我願意把裡面的東西全部拿出來’。這句話,時至今日,仍叩擊著我的心靈。”海南師範大學宣傳部部長黃培怡回憶起2006年他與田家炳先生的一次交流。

田家炳是香港化工業大亨。1919年,他出生於廣州梅州市大埔縣。16歲父親逝世後,棄學從商,先到越南推銷瓷土,後轉往印尼從事橡膠業。1958年,田家炳舉家遷居香港,在屯門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塑料廠、田氏化工城,逐步創辦起香港最大的人造革企業。1980年,田家炳已是香港知名的億萬富翁。大家稱他為“香港人造革大王”,他卻自謙:“我是做小生意的!”

1982年,他捐出價值10多億元的4棟工業大廈,成立純公益性質的田家炳基金會,將每年幾千萬元的租金收入用於教育公益;1984年,他將化工廠交給幾個兒子經營,自己成為職業慈善家。

雖然田家炳一生捐資助學,為人卻極為低調。然而,對那些每天出入“田家炳中學”“田家炳教育書院”“田家炳教學樓”的海南學子來說,他的名字和代表的精神,早已深深融入心中。

2002年,田家炳先生捐資500萬元修建的海南師範學院田家炳教育書院正式投入使用,該書院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可容納3450名學生同時上課。

2005年,田家炳捐資250萬港幣興建的田家炳教學樓在文昌市第二中學落成,為感謝田家炳先生的慷慨捐贈,在教學樓落成儀式上,文昌市第二中學改名為田家炳中學,成為我省首所田家炳中學。

2006年,田家炳又向海南大學捐贈150萬港幣,用於興建海南大學科學樓。同年,田家炳再向三亞市崖城高級中學捐贈200萬港幣,用於建設教學大樓。此外,在我省一些鄉鎮學校,田家炳基金會還捐資興建了幾十所田家炳圖書室。

在國內,雖然田家炳的捐款數額不是最多,但他的捐贈數額佔到了自己總資產的80%,後來甚至賣房助學,最後在出租屋裡度過晚年,這一點在國內鮮有人匹敵。1993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編號2886的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之所以將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是因為田家炳傾囊辦教育的行為感人至深。

海南週刊|田家炳:“中國百校之父”與海南

海南師範大學內矗立的田家炳塑像。海南日報記者 李英挺 攝

 最慷慨卻最簡樸

一瓶水從香港喝到海南,最後瓶子還要帶回去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皮革大王”、大慈善家,與他接觸過的人,卻沒有人不提到他的“摳”。

“一瓶水從香港喝到海口,喝完的瓶子,還要從海口帶回香港。”田家炳先生的節儉讓每一個接觸他的人都印象深刻,2006年,田家炳來海南大學參加海南大學田家炳科學樓的落成儀式,時任海南大學副校長的嚴慶對田家炳這樣一個細節印象深刻。

多年來,嚴慶一直跟田家炳先生保持聯繫,每逢過年,他都要給田家炳先生寄一張賀年卡。而每年田家炳先生回寄給他的賀年卡,總讓他印象深刻。“那是老先生辦公用過的廢棄打印紙又經過重新印刷做成的卡片。他還特意在信中解釋,卡片是否精美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表達自己的心意。”

言傳不如身教,一生為教育事業捐資助學的田家炳先生,總是用自己的善行和修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著每一個接觸過他的人。

深受他教誨的還有海南日報記者蔡葩。2006年,田家炳到海南參加文昌田家炳中學的落成儀式,順便應邀到海南師範學院做一次講座,蔡葩作為隨行記者,跟他有過3天的近距離接觸。

“田家炳先生對社會對教育非常慷慨,對自己卻是苛簡至極!”蔡葩印象深刻的是,當時海南師範學院為他安排了專門的酒店住宿,卻被老先生婉言拒絕了,“孩子們的教育環境還很艱苦,我們要把錢省下來,用在教育上”。當晚田家炳先生就下榻在學校的招待所裡。第二天,當蔡葩早早來等候田家炳先生時發現,他在離開招待所時,還不忘把用剩的一塊小香皂悉心包好,隨身帶走。

不浪費一點社會資源,儘量節儉。時至今日,田家炳先生的一言一行依然深深烙刻在蔡葩腦海中。每次住酒店,蔡葩總是自己攜帶日常生活用品,儘量不用酒店一次性用品。面對身邊朋友的些許不解,她經常對他們談起這段對田家炳先生的採訪往事。

“十幾年來,每當我收起那一塊小肥皂,都會想起田家炳先生”。蔡葩動情地講述。

以誠立人、一以貫之

賣掉祖孫三代居住多年的豪宅只為助學

田家炳不僅是一位慈善家,更是一位為香港經濟發展貢獻力量的實業家。無論是在慈善還是實業領域,他都恪守“勤儉誠樸、己立立人、以德服人”的原則。

嚴慶回憶,當年他去香港給田家炳先生做海南大學田家炳科學樓的建設情況彙報時,看到田家炳先生的辦公室裡,張貼著一張朱柏廬寫的誠信為人的千字格言,“田家炳先生先是正序背誦了下來,後來又一字不錯地倒背一遍,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近90歲的人,對一篇千字誠信格言倒背如流。”

一諾千金,是田家炳先生堅守了一生的做人底線。1997年,香港遭遇金融風暴,田家炳基金會的收入大大減少,對外承諾的捐資難以為繼。這時,田家炳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賣掉自己祖孫三代住了多年的花園式豪宅,將5600萬元房款全部捐出資助教育事業。就是秉承這樣的價值觀,幾十年來,在教育捐贈上,田家炳不遺餘力,成為受人敬仰的大慈善家。

田家炳先生曾在海南師範學院的講座中講述,自己此生能小有成就,和父親從小的教誨關係重大。

據瞭解,田家炳出生時父親已經48歲。他雖將獨子視如掌珠,但從不溺愛。父親嚴慈兼備的態度,讓田家炳能愉快地接受批評並加以改正。父親更以“田家姓小丁薄”來特別激勵他立志做人,要隨時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辱親,長大後多做有益於人民、造福於社會的事。

父親常以“寧可實而不華,切忌華而不實”,“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等深具意義的做人道理教育田家炳,從小培養他強烈的自省精神。這讓田家炳往後在與人的交往中,常常能將心比心,設身處地考慮對方的利益和感受;與人爭執時,也極樂意讓步,以德報怨,所以他朋友如雲,遇到危機時,能夠遇險而安,事業不斷地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