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SNL版权的《周六夜现场》能否改写中国喜综现状?

最近,又一部综艺被吃瓜群众热议了。中国版《周六夜现场》自上周六上线后,首播成绩不俗,在101总决赛和世界杯的双重夹击下,依旧以新秀之姿屹立综艺日榜单TOP2。可与此同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有观众指责其抄袭;也有评论称“这节目像春晚”。


辩证地来说,从各种“高仿节目”被全网diss不难看出,吃瓜群众的版权意识确实是节节高了,但吊诡的是,观众对那些版权综艺的要求却尤为苛刻。也难怪花了重金购买原版版权的中国版《周六夜现场》在上线后评价褒贬不一,还有部分原版粉丝,将其与美版进行对标比较。


实际上,囿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版权综艺或不能做到百分百照搬原版,但对于这类节目的重点应该是精神内核的秉持。


引进SNL版权的《周六夜现场》能否改写中国喜综现状?


首先,科普一下。美国综艺《Saturday Night Live》是享誉世界的喜剧小品类节目,在高手如云的美国综艺界屹立40余年而不倒。其最大的特点是结合当下热点话题,用恶搞的小品来针砭时事,内容尺度颇大。声名远播的这档节目可以说是,追随者众多。


单单在中国,此前就有很多节目来拆解重塑《SNL》的节目模式或内容,他们正是通过“借鉴”的方式,在观众间赢得了口碑。比如,卫视综艺《今夜百乐门》《我们都爱笑》借鉴了《SNL》的小品串烧模式,且同样将节目制作的幕后、小品转场的过程放到了台前。网络综艺《冒犯家族》套用了《SNL》的情景模式,《恶毒梁欢秀》的新闻环节与《SNL》也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样的情况,其他地方也存在,比如,台湾早期的《全民乱讲》系列,也是对《SNL》的高仿。


引进SNL版权的《周六夜现场》能否改写中国喜综现状?


这些观众们熟知的喜剧综艺都或多或少有《SNL》的影子,但即使模仿派系的节目制作得再精良,仍甩不掉“借鉴”的帽子,重点是,《SNL》的风格在这些节目中并未体现,相反,大多呈现出内容雷同、包袱老套等硬伤,观感不甚了了。


引进了全球最成功的喜剧模式《SNL》


而原版引进的《周六夜现场》拥有了正版血统,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照美版《SNL》来打造的,更体系化地展示了《SNL》的原汁原味,品相上也更高级。节目同样采用了一镜到底+多个喜剧单元串联的方式,陈赫、岳云鹏担任首席卡司,每期邀请不同的嘉宾进行演绎。


引进SNL版权的《周六夜现场》能否改写中国喜综现状?


网友对正版节目自然是保有高期待的,《周六夜现场》上线一天半播放量就破亿,首播成绩可喜。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对节目存疑,不满意笑点和看点的编排。那么,这档购买了原版版权的节目,到底如何呢?


SNL形式+中国年轻人故事

力求打造最优质的年轻态喜剧综合秀


美版《SNL》政治讽刺内容较多,尺度颇大,但这在东方国家似乎是没有落地土壤的,韩版的《SNL》的成人十九禁节目,也于不久前被叫停。种种因素限制下,《周六夜现场》在落地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及受众口味做了一定的调整和改良。


引进SNL版权的《周六夜现场》能否改写中国喜综现状?


首先,为了辐射更广大的年轻受众,《周六夜现场》在取材上,通过使用大量时效性的社会热点来弥补不能紧跟政治的缺憾。节目里的梗无不贴合当下热点,映射了中国社会,也隐喻了一些社会问题,进而试图引起观众思考。


如节目中《周六夜班车》这个新闻播报环节。刚上线的第二期节目播报了选秀节目《创造10086》张雨绮演绎的绮姐,发出“认识绮姐吗”、“为什么喜欢绮姐”的投票之问,调侃了网友们的跟风行为,这种幽默的,由嘉宾演绎的解读方式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更受用。


引进SNL版权的《周六夜现场》能否改写中国喜综现状?


在内容创作上,并非只有“社会热点”这一单一维度。在舆情官看来,如果美版是在为中产阶级发声的话,那么中国版更像是为年轻一族,在社会上打拼的“中产未满一族”发声。放眼综艺界,真正以年轻群体为本位,旨在表露当下年轻人心声的节目,实际上是缺位的。


《周六夜现场》完全以年轻人的角度思考各种社会问题,贴近现代年轻人的三个半痛点:工作、爱情、友情及半个家庭,关注生活中需要被改善的部分,然后用搞笑的手法,去把这种需要改善的部分给观众强调出来,用笑点去戳中大众的痛点而引起共鸣。


今年,第一批00后参加高考,除了考个好成绩,选个自己喜欢的好专业同样重要,而现实中很多人选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第一期的《这就是高考》sketch,四个80岁老人重新参加高考选择年轻时心仪的专业,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重返高考改变当初的决定呢?


引进SNL版权的《周六夜现场》能否改写中国喜综现状?


第二期张雨绮带来的第一个sketch,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影视套路,网友们早已看腻了,这种套路背后的价值取向,也不被新时代的年轻人所认同,节目组就把它拿出来用“性别反转”来一波幽默的戏谑,《霸道女总裁掉我》的故事颇有意思。


引进SNL版权的《周六夜现场》能否改写中国喜综现状?


比起照搬美版《SNL》,在政治讽刺的边缘试探,面临下架的风险,做出一档中国版的《周六夜现场》显然更为重要。从内容上看,《周六夜现场》在保持原版的趣味性和讽刺性的基础上,融入了本土的故事,相较于刻意说教,《周六夜现场》把叙述视角延展为“身边人”。 sketch里面的一个个小人物,仿佛就是身边的你我他,那里面的一个个小吐槽,仿佛就是日常聊天对话框的再现。


继承SNL基因+推陈出新

升级中国喜剧内容创造力


虽然带着镣铐跳舞,但《周六夜现场》还是继承了美版《SNL》的基因。在版权引进的制作模式中,接受美式成熟喜剧工业的打磨,与国内同类节目相比,有不少进步之处。


首先在话题上,《周六夜现场》开始试探人性、女权等深层次问题,学会用原版中的“戏谑”的方式来表达。第二期节目中的《母系氏族的男人们》sketch,对敏感问题换个角度来演绎,强权掌握在女性手上,恰如其分地描摹了现实生活中,不少女性遭受压迫这一社会现象。


引进SNL版权的《周六夜现场》能否改写中国喜综现状?


其次,美版《SNL》中的恶搞和自黑因素,在《周六夜现场》中俯拾皆是,而这无疑大大提高了节目的笑点密度 。节目中,张杰、张雨绮等嘉宾一出场就释放天性,无所顾忌地自黑。张雨绮“走红毯就像大家上班坐地铁一样”,这些看似狂妄却又真实的话扎心之余,也被观众传播出去,在社交媒体上刷屏。


引进SNL版权的《周六夜现场》能否改写中国喜综现状?


更为重要的是,在揭露“现实生活扎心”这件事情上,《周六夜现场》和美版几乎是一脉相承的。抛弃教化模式,而是用“调侃”“扎心”的方式,讲好中国年轻人的故事,正如周六夜班车的slogan“社会千奇百态,调侃不要见外”。


对于年轻观众来说,《周六夜现场》非常的年轻、友好,不是一本正式地刻意讲事情,摆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精炼的sketch道出年轻人的苦恼和焦虑。Sketch里面的“小确丧”,把生活中那些不美好的事情揭露,但看过之后,付之一笑,继续前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里面的扎心金曲榜这个sketch,这个创新part获得一众好评,名副其实的“音浪太强,扎进你胸膛”。“喝啤酒记得泡枸杞,熬夜蹦迪记得带上护膝”、“瘦不下来,累成狗,腹肌还是一整块”等改编的歌词实在扎心洗脑,以至于观众都忘了原版。故而,在继承经典的同时,《周六夜现场》也有推陈出新的一部分。


引进SNL版权的《周六夜现场》能否改写中国喜综现状?


精良的美版《SNL》固然值得称道,但舆情官更喜欢,现在这个有点粗粝感的中国版,因为他是全新的,生机勃勃的,没有进入套路化之前,后续的一切都值得期待。


一镜到底准直播模式

观众为节目笑点打call


因各种原因,《周六夜现场》选择采用一镜到底的准直播模式弥补遗憾,全程无cut,一气呵成。而这背后,是大量的、事无巨细的准备工作,尤其是剧本的创作和打磨。毕竟一旦开录就不会停,没有机会改剧本,前期必须交出最佳的剧本。


据悉,在内容创作上,节目集结了国内最好的年轻态喜剧编创团队,一周产出近百个剧本。甚至“处女座编剧团队”还会倒逼自己,将现场观众体验不好的两个sketch砍掉,力求完美。



除了准备工作,LIVE场也考验了嘉宾们的反应能力,有时现场发挥更有着锦上添花的作用。观众后来看到的小岳岳笑场,嘉宾应变能力其实都属即兴发挥。就像美版里,很多时候卡司的笑场甚至成为了节目最后的一大亮点,观众也乐于通过这样的形式去看到明星的另一面。


引进SNL版权的《周六夜现场》能否改写中国喜综现状?


据参与过几期现场录制的观众反映“看现场真的更有感觉,更精彩”,而观众在屏幕端听到的笑声也是他们的真实录音。据了解,现场200多个观众席设置了20个收声话筒,全面呈现绝对真实的笑声。所以,观众在屏幕端听到的笑声是最真实的现场笑声和反馈,而不是提前录好的罐头笑声。


比起最终呈现在屏幕端有所删减的版本,在节目录制现场的观众们可以看完全程,他们对节目的评价也许更到位。在他们的反馈中,现场氛围特别爆,每一个场景都充满笑点。


引进SNL版权的《周六夜现场》能否改写中国喜综现状?


唱歌+Sketch+TVC +新闻播报,国内从来没有过这种形式,很美式,感觉整个现场都显得高级很多。


引进SNL版权的《周六夜现场》能否改写中国喜综现状?


目前节目才上线没多久,各方声音的反馈倒也更像是引进后落地的阵痛。其实通过两期节目的比较,也能发现陈赫和小岳岳之间,卡司和卡司之间的配合都磨合地更为默契了,而各种精心设计的sketch,也更能戳心。对于这样诚意十足的原版引进,就像豆瓣网友栗子叁所说,不妨多一点耐心和等待,多一些鼓励和肯定。

引进SNL版权的《周六夜现场》能否改写中国喜综现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