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万吐槽x《周六夜现场》|白瞎了这么好的海外综艺

阿万吐槽x《周六夜现场》|白瞎了这么好的海外综艺

话说优酷《周六夜现场》和龙哥《SNL》的差距,就好像中国男足和法国男足之间的差距一样。

阿万

当听说《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缩写SNL)要引进国内的时候,阿万的内心是拒绝的!

这个在美国红了43年的老牌直播型喜剧小品类综艺,在不少人心中是不可替代的喜剧泰斗!

而国内版《周六夜现场》已于今年6月23日起每周六晚6点在优酷独家播出,虽说是买了版权的“正经引进综艺”,但自开播以来,连个水花都没有,就连中途经历了停播又复播,好像也没几个人关注。

又一个引进的经典综艺,扑街了!

阿万吐槽x《周六夜现场》|白瞎了这么好的海外综艺

周六“车祸”现场

美版《SNL》以纽约市为拍摄地,于1975年10月11日起周六深夜时段直播,就像是观众每周一次的极品宵夜,也是纽约地域文化与美国政治精神的代表产物。

原版《SNL》喜剧小品的一大特色就是,由一系列讽刺恶搞当下政治和文化组成,除了节目的固定卡司,每周还都有不同的客座主持人与音乐来宾加入。

最最最主要的,是节目以现场直播的方式播出。

话说这中国版的《周六夜现场》,生生的把直播变成了录播,这还没完,固定卡司的搭配居然是陈赫和岳云鹏。

阿万吐槽x《周六夜现场》|白瞎了这么好的海外综艺

一个演技毫无进步、只会演真人秀的演员,再加上一个说相声转业影视圈、现在全靠一首歌做梗的相声演员搭档,来主持这么个毫无笑点“半身不遂”的live秀,阿万没整明白这节目组是咋想的?

主持人就算了,既然买了版权,人家原版团队来手把手教咱们,应该没啥问题吧!可播出了这么久,国版《SNL》在节目关注度与观众讨论度上,都差强人意。

“形似而神不像”,无重口,无反讽,这还叫什么“周六夜现场”!

像是《SNL》最经典的组成部分WeekendUpdate(周末更新),由主持人通过新闻播报的方式点评热点时事。一般就是用插科打诨、搞笑的方式对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事件等等进行反讽。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喜剧表现形式,也是《SNL》的灵魂所在。

阿万吐槽x《周六夜现场》|白瞎了这么好的海外综艺

这个经典的环节算是被国版SNL保留了下来,取名为“周六夜班车”,由喜剧演员宋木子和合文俊担任常驻卡司。尽管两人配合得还算默契,但本该是通过模仿政治人物采访调侃政客的形式,改为情景演绎代替语言点评。表达的观点既没有起到反讽事件、引导舆论的作用,也毫无内核可言,根本没有达到设置中用脱口秀形态批判社会的效果。

阿万明白,基于“国情”原因,咱不能完全照搬原版。所以国版制片方提出了“三个半”痛点原则:工作、爱情、友情和半个家庭。但目前节目中的情景短剧,也只是阐述了某一时间段大众关注的“梗”,有些剧情显然没有为笑点服务,表演也透着丝丝尴尬。

引进之前阿万以为,国版《SNL》制作方中,有近几年出品了《吐槽大会》的上海笑果文化的加持,应该不会太烂。结果呢?!瞅瞅人家美版节目制作方,43年来是真的把《SNL》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几乎一辈子在做一件事情。

阿万吐槽x《周六夜现场》|白瞎了这么好的海外综艺

买了版权固然是极好的,也是给其他国内“盗版”综艺做个好典范。但即便是这样,这档节目也是真的烂。一个笑点来自于调侃时事人物或者政治人物的海外综艺,本身就已经天残,劣质小品段子还不用心,想在国内复刻根本不可能。

所以说,不是什么海外综艺都适合引进,国内制作人看人家播的好就想拿来自己做,怎么就不明白“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呢?!

引进综艺“发家史”

现在的国内电视综艺,很少能看到纯原汁原味的中国原创,比较火的几档综艺节目,都能在外国找到原型。

从最开始的《快乐大本营》,就是模仿香港《综艺60分》;《超级女声》取材于美国选秀节目《美国偶像》的制作形式;名气最大的《奔跑吧兄弟》是引进韩国综艺《running man》;《我是歌手》改编自韩国综艺《I AM A SINGER》;

阿万吐槽x《周六夜现场》|白瞎了这么好的海外综艺

《极限挑战》和《了不起的挑战》原型是韩国老牌综艺《无限挑战》,只不过后者买了版权,前者就是抄袭;刚刚收官何炅和黄磊主持的《向往的生活2》也与韩国《三时三餐》形式雷同。

其实从2000年前后,央视就已经开始引进国外节目模式,那时候各地卫视的版权意识还不强,大家仍然以借鉴、模仿为主。之后以湖南、东方卫视为首的几家电视台逐渐开始引进海外综艺。

曾几何时,引进海外版权是国内台播综艺收视冲高的重要依托,浙江、湖南卫视凭借引进的综艺新模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现象级节目和收视奇迹,排名前10的卫视热播综艺,10档有9档都引进海外版权,风头一时无二。

2013年号称是“版权综艺元年”,一年引进了高达30档综艺;直至2015年,广电总局下发“限真令”,要求适度控制数量引进节目模式,避免过度集中在某一地区或国家;2016年7月,广电总局又下发“限模令”, “限制版权引进、鼓励原创节目”,要求部分类型节目发放牌照才能于特定时间段播出。

阿万吐槽x《周六夜现场》|白瞎了这么好的海外综艺

“限模令”一出,哪家卫视还敢播版权综艺,大量的模式生意必然流向视频平台。从此以后,视频网站倒成了海外版权综艺在中国的主要客户。

像是引进自韩国MBC《爸爸我们去哪儿》的湖南卫视老牌综艺《爸爸去哪儿》,在“限娃令”和“限模令”一齐打压下,直接从台播改成网播;创意源自韩国JTBC台《犯罪现场》的《明星大侦探》;还有同样源于韩国综艺《Produce 101》的《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前者抄袭、后者则买了版权。

国内各大卫视与视频平台,从“湖南卫视抄欧美,全国抄湖南”,无节目版权意识、无版权购买之说,到海外版权风靡、告别“山寨”,跨越了十几年的时间。而观众记住的,只是那些凤毛麟角的高收视节目,其实重金砸下的“炮灰”,还有很多。

阿万吐槽x《周六夜现场》|白瞎了这么好的海外综艺

“扑街”才是常态

曾经在2016年,浙江唐德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以6000万美元的价格,获得了荷兰版权方在5年内制作四季《the voice of china》(《中国好声音》)的授权,成为该节目在中国的唯一版权所有者;

韩国方通过向中国电视台出售《RunningMan》(《奔跑吧兄弟》)的版权,获得了超过300亿韩元(合计人民币1.8亿元)利润。

值得庆幸的是,这两个高收视综艺回本了,冠名、特约赞助、视频版权等各项收入加起不止回本,还赚了!

而那些观众看不到的,引进海外版权的“炮灰”综艺,似乎没这么幸运。像是些收视率连0.5都没达到,关注度和口碑都不咋地的引进版权节目,就没能成功。

阿万吐槽x《周六夜现场》|白瞎了这么好的海外综艺

比如《激情唱响》《欢喜冤家》《完美暗恋》《明天就出发》《黄金年代》《男左女右》《我去上学了》《谁是大歌神》《看见你声音》《我们战斗吧》,这些名字你们听过吗?

听都没听过!可这些都是正儿八经引进海外版权的综艺。

还有去年各种引进版权综艺的续集,《旅途的花样》(《花样姐姐第三季》)、《我们相爱吧3》、《奔跑吧》(《奔跑吧兄弟》第五季)、包括《高能少年团》等等,口碑纷纷扑街,豆瓣评分过6都是一大关。

今年大火的女团偶像养成类节目《创造101》,明明引进韩国最洋气的综艺《Produce101》,生生的被腾讯拍成了“土创101”。从节目制作,到后期成团出道,浑身上下透漏着一股“不伦不类”的土气,腾讯现在还和艺人经纪公司打起了官司,你说这节目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阿万吐槽x《周六夜现场》|白瞎了这么好的海外综艺

阿万看报道说,中国一年引进10档节目,都是出身名门引进版权了的综艺,实际上真正能火能挣钱的,有一档就不错了。保本的最多两档,剩下大多流产,因为“水土不服”而“销声匿迹”的节目不胜枚举。

按道理来讲,这些引进版权的综艺都是成熟节目,有经验有受众有技巧,怎么一到中国,“下金蛋的母鸡”就成了“炮灰”!

说白了就是制作团队不如人家呗!

版权方给了本“制作宝典”,国内制作人就知道照葫芦画瓢,然后还画不好。

阿万吐槽x《周六夜现场》|白瞎了这么好的海外综艺

国外的经验和制作理念毕竟只适用于国外,你只学皮毛,哪能做出好节目。要么就是意识不到位,总是盲目的想要本土化,一通瞎改,把原版改的“四不像”;人家花了好几年做的节目模式,你想用一两个月就改得比别人好,这不现实好嘛。

说到这,阿万想起了当年《中国好声音》刚播出,每个音乐类选秀节目都开始采用“转椅+盲选”的模式;后来改名《中国新歌声》时,因为版权问题,生生的将“转椅+盲选”改成了“战车+盲选”。

明明都是不要脸的剽窃行为,还都非得说自己是“原创”。

所以说,自己原创不出来,结果引进海外版权的综艺,节目做得再好,也不过是“模仿得像”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